正在阅读:

他们眼中的余光中:是流行诗人 是勤奋老者 是一面镜子 是一份乡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们眼中的余光中:是流行诗人 是勤奋老者 是一面镜子 是一份乡愁

听他们为我们讲述他们曾经见到的、共处的,以及阅读到的诗人余光中。

诗人余光中

1966年,早在38岁壮年之时,余光中就毫不忌讳地写下了遗嘱式的诗篇《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今天,这位90岁的诗人在台湾辞世,希望他最终是如愿“坦然睡去”、“满足地睡去”的。

余光中打破了我们对于诗歌创作阳春白雪、远离土地的偏见,他的《乡愁》被选入中学课本,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依然记忆犹新,他的《乡愁四韵》等诗歌被谱曲成歌,在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传唱不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杨柳回忆说:“著名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诗句,仿佛撩起得更多的是我们对宝岛台湾的‘乡愁’,是两岸同胞的血肉之情,分离之愁。那首‘给我一掌海棠红’、‘给我一瓢长江水’、‘给我一片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的《乡愁四韵》,更是令人泪眼迷离。”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五卷本《余光中选集》的编者之一,惊闻噩耗后,他难过地以十个字评价逝者:“高峻而平易,智慧而温润。”

得知余光中先生逝世的噩耗后,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一系列文化人物,包括负责《他们在岛屿写作》纪录片余光中一集的行人文化行销总监李玉华、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诗人李黎、胡弦等人。听他们为我们讲述他们曾经见到的、共处的,以及阅读到的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属于流行诗人,像个美丽的符号”

傅元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余光中都非常有影响的诗人,他几乎贯穿了百年新诗的发展历史。他的诗歌也开启了两岸文化密切交流的先河,也是南大校友。在文化交流方面,在台湾现代文学方面,他都已经走进了文学史和诗歌史。

他的诗歌创作偏重古典、浪漫的审美情趣;语言比较典雅、简洁,富有音乐性;他使得许多诗歌古典意象复活,在新诗中重焕生机。余光中的诗已经成了诗歌界的“路碑”,已有定论。

我认为他作为诗人和文化使者的贡献大于诗学和文本的价值。《乡愁》这首诗遇到了非常合适的阅读时机,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呼应了时代的整体情绪。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南京诗人,甚至是江苏诗人,最近江苏作协编选的《江苏百年诗选》也收录了他的诗。但是他作品中所写的南京早已经随风远去了,只是局部的记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余光中曾来南大,但他很少做讲座,因此并没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们在学生时代听过他的演讲,把他作为著名诗人来膜拜,但随着诗歌研究进入专业,对于他的诗歌的贡献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在我心目中,他应该属于流行诗人,流行诗人起到的是文化推进、诗歌经典化的作用,引领的是潮流、文化动向和民间温度;而另外一种诗人负责引领人的精神,比如海子,引领着母语往前走。余光中像个美丽的符号。他的逝去是美丽风景的消逝,是一种自然而然地消亡,让他安息吧。

“他有他诗人的部分,也有他生活的部分”

李玉华(行人文化行销总监)

我不是余光中的家人,也不是经常往来的朋友,是因为拍《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关系而有一些接触。我前几年曾带着他到大陆放映,放映后有一些交流和演讲,期间接触更多,所以会稍微熟悉一点。

我大概一年去拜访他一次,偶尔通个电话。他年纪大了,已经有一点耳背,所以有时候电话上讲不清楚,当面讲话会比较好。但精神和记忆力都挺好的,这几年其实没什么问题。余师母精神、体力也都很好,没有耳背的问题,所以每一次我去拜访他们或是跟他们聊天,师母都会在的。

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

我最后一次见到余光中是今年春天,当时他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很好。他去年不小心跌倒,到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出院在家休养,有很多邀约都婉拒了。 

他一直在持续创作。在我今年去看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还在挑战一些新的领域。对我来说,我接触这么多的文学大家,他们不断地读书、持续地创作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记得那次余老师还跟我说,一方面他还持续写诗,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个翻译计划,是一个大部头,但我不确定他完成到了什么阶段。

在和他的接触中,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人。当然不能由我来评价他,我毕竟是个晚辈,我们是仰望他的。但我跟他之间没有那么有距离感,是可以闲话家常的。他喜欢看电影,所以我每次到大陆都会买一些电影回来给他看,也会给他带最近的连续剧。有一些连续剧我们还会讨论一下,它是怎么好看或者编剧如何。我和他的相处相对是比较生活的。我虽把他当长辈,但也可以坐下来聊天。从我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内外非常统一的人。我觉得他是一个方方面面都令人钦佩、欣赏和喜欢的文学家。他有他诗人的部分,也有他生活的部分。总之,他是一个非常愿意接受新鲜资讯的人,完全不设限,好奇心跟学习心一直持续不断。

“余光中的诗是另一面镜子”

胡弦(诗人,文学期刊《扬子江诗刊》主编)

余先生对中国诗歌的现代化是有贡献的,与同年龄段的大陆诗人相比,他的诗是另一面镜子,曾给后起的汉语诗人以启迪。后起的诗人大体是指大陆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出生的诗人。

说同龄,也是指和大陆诗人对比。他在台湾同龄(用"同代"可能更准确点儿)诗人中倒算不上最现代。

“他凭借《乡愁》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

李黎(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

余光中近九十年的人生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已经足够丰富,甚至超出了一个诗人所能承受的范畴,这也是余光中先生在经历了社会变革和文艺纷争后,始终坚持朴素的乡愁体诗歌写作的一个原因。他对汉语诗歌的影响力,尤其是传承古典诗歌意向志趣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身处一个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向的时代,余光中和他的诗作的存在又给人某种精神皈依的期待。他最后一部公开出版的诗集是《风筝怨》,仅从书名可以看出一种浓烈的乡土情怀,和对百年飘零的哀叹,写种情绪或许对应着今天绝大多数的个体。

他凭借《乡愁》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今天离世的讯息,我们可以看做是凡俗人世的残忍之处而不是他的悲剧。

余光中旧时全家福

“白发一圈,围绕着产生了无数美好诗句的头颅”

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十几年前,我们编一套中国当代名诗人代表作,策划中有余光中先生一本。我和余先生辗转联系上,在电话里跟他讲了编诗集的事。我们商量好,作品由我来选,余先生最后敲定目录。

在那之前,已读过不少余先生的诗。著名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诗句,仿佛撩起得更多的是我们对宝岛台湾的“乡愁”,是两岸同胞的血肉之情,分离之愁。那首“给我一掌海棠红”、“给我一瓢长江水”、“给我一片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的《乡愁四韵》,更是令人泪眼迷离。

签定诗集出版合同的时候,正值余先生路过北京。我到友谊宾馆拜见余先生,他面容清癯,身材瘦小,不似我想象中的高大。远远的头顶在灯下发光,白发一圈,围绕着产生了无数美好诗句的头颅(笑)。他讲话声音不大,彬彬有礼,余师母在旁,胖乎乎的,特别亲切,老是招呼喝茶吃零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们眼中的余光中:是流行诗人 是勤奋老者 是一面镜子 是一份乡愁

听他们为我们讲述他们曾经见到的、共处的,以及阅读到的诗人余光中。

诗人余光中

1966年,早在38岁壮年之时,余光中就毫不忌讳地写下了遗嘱式的诗篇《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今天,这位90岁的诗人在台湾辞世,希望他最终是如愿“坦然睡去”、“满足地睡去”的。

余光中打破了我们对于诗歌创作阳春白雪、远离土地的偏见,他的《乡愁》被选入中学课本,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依然记忆犹新,他的《乡愁四韵》等诗歌被谱曲成歌,在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传唱不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杨柳回忆说:“著名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诗句,仿佛撩起得更多的是我们对宝岛台湾的‘乡愁’,是两岸同胞的血肉之情,分离之愁。那首‘给我一掌海棠红’、‘给我一瓢长江水’、‘给我一片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的《乡愁四韵》,更是令人泪眼迷离。”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五卷本《余光中选集》的编者之一,惊闻噩耗后,他难过地以十个字评价逝者:“高峻而平易,智慧而温润。”

得知余光中先生逝世的噩耗后,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一系列文化人物,包括负责《他们在岛屿写作》纪录片余光中一集的行人文化行销总监李玉华、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诗人李黎、胡弦等人。听他们为我们讲述他们曾经见到的、共处的,以及阅读到的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属于流行诗人,像个美丽的符号”

傅元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余光中都非常有影响的诗人,他几乎贯穿了百年新诗的发展历史。他的诗歌也开启了两岸文化密切交流的先河,也是南大校友。在文化交流方面,在台湾现代文学方面,他都已经走进了文学史和诗歌史。

他的诗歌创作偏重古典、浪漫的审美情趣;语言比较典雅、简洁,富有音乐性;他使得许多诗歌古典意象复活,在新诗中重焕生机。余光中的诗已经成了诗歌界的“路碑”,已有定论。

我认为他作为诗人和文化使者的贡献大于诗学和文本的价值。《乡愁》这首诗遇到了非常合适的阅读时机,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呼应了时代的整体情绪。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南京诗人,甚至是江苏诗人,最近江苏作协编选的《江苏百年诗选》也收录了他的诗。但是他作品中所写的南京早已经随风远去了,只是局部的记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余光中曾来南大,但他很少做讲座,因此并没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们在学生时代听过他的演讲,把他作为著名诗人来膜拜,但随着诗歌研究进入专业,对于他的诗歌的贡献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在我心目中,他应该属于流行诗人,流行诗人起到的是文化推进、诗歌经典化的作用,引领的是潮流、文化动向和民间温度;而另外一种诗人负责引领人的精神,比如海子,引领着母语往前走。余光中像个美丽的符号。他的逝去是美丽风景的消逝,是一种自然而然地消亡,让他安息吧。

“他有他诗人的部分,也有他生活的部分”

李玉华(行人文化行销总监)

我不是余光中的家人,也不是经常往来的朋友,是因为拍《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关系而有一些接触。我前几年曾带着他到大陆放映,放映后有一些交流和演讲,期间接触更多,所以会稍微熟悉一点。

我大概一年去拜访他一次,偶尔通个电话。他年纪大了,已经有一点耳背,所以有时候电话上讲不清楚,当面讲话会比较好。但精神和记忆力都挺好的,这几年其实没什么问题。余师母精神、体力也都很好,没有耳背的问题,所以每一次我去拜访他们或是跟他们聊天,师母都会在的。

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

我最后一次见到余光中是今年春天,当时他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很好。他去年不小心跌倒,到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出院在家休养,有很多邀约都婉拒了。 

他一直在持续创作。在我今年去看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还在挑战一些新的领域。对我来说,我接触这么多的文学大家,他们不断地读书、持续地创作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记得那次余老师还跟我说,一方面他还持续写诗,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个翻译计划,是一个大部头,但我不确定他完成到了什么阶段。

在和他的接触中,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人。当然不能由我来评价他,我毕竟是个晚辈,我们是仰望他的。但我跟他之间没有那么有距离感,是可以闲话家常的。他喜欢看电影,所以我每次到大陆都会买一些电影回来给他看,也会给他带最近的连续剧。有一些连续剧我们还会讨论一下,它是怎么好看或者编剧如何。我和他的相处相对是比较生活的。我虽把他当长辈,但也可以坐下来聊天。从我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内外非常统一的人。我觉得他是一个方方面面都令人钦佩、欣赏和喜欢的文学家。他有他诗人的部分,也有他生活的部分。总之,他是一个非常愿意接受新鲜资讯的人,完全不设限,好奇心跟学习心一直持续不断。

“余光中的诗是另一面镜子”

胡弦(诗人,文学期刊《扬子江诗刊》主编)

余先生对中国诗歌的现代化是有贡献的,与同年龄段的大陆诗人相比,他的诗是另一面镜子,曾给后起的汉语诗人以启迪。后起的诗人大体是指大陆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出生的诗人。

说同龄,也是指和大陆诗人对比。他在台湾同龄(用"同代"可能更准确点儿)诗人中倒算不上最现代。

“他凭借《乡愁》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

李黎(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

余光中近九十年的人生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已经足够丰富,甚至超出了一个诗人所能承受的范畴,这也是余光中先生在经历了社会变革和文艺纷争后,始终坚持朴素的乡愁体诗歌写作的一个原因。他对汉语诗歌的影响力,尤其是传承古典诗歌意向志趣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身处一个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向的时代,余光中和他的诗作的存在又给人某种精神皈依的期待。他最后一部公开出版的诗集是《风筝怨》,仅从书名可以看出一种浓烈的乡土情怀,和对百年飘零的哀叹,写种情绪或许对应着今天绝大多数的个体。

他凭借《乡愁》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今天离世的讯息,我们可以看做是凡俗人世的残忍之处而不是他的悲剧。

余光中旧时全家福

“白发一圈,围绕着产生了无数美好诗句的头颅”

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十几年前,我们编一套中国当代名诗人代表作,策划中有余光中先生一本。我和余先生辗转联系上,在电话里跟他讲了编诗集的事。我们商量好,作品由我来选,余先生最后敲定目录。

在那之前,已读过不少余先生的诗。著名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诗句,仿佛撩起得更多的是我们对宝岛台湾的“乡愁”,是两岸同胞的血肉之情,分离之愁。那首“给我一掌海棠红”、“给我一瓢长江水”、“给我一片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的《乡愁四韵》,更是令人泪眼迷离。

签定诗集出版合同的时候,正值余先生路过北京。我到友谊宾馆拜见余先生,他面容清癯,身材瘦小,不似我想象中的高大。远远的头顶在灯下发光,白发一圈,围绕着产生了无数美好诗句的头颅(笑)。他讲话声音不大,彬彬有礼,余师母在旁,胖乎乎的,特别亲切,老是招呼喝茶吃零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