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幻作家巴拉德:一栋四十层的大厦 就能把世界折叠起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幻作家巴拉德:一栋四十层的大厦 就能把世界折叠起来

对于战争的“一手经验”让《摩天楼》的作者巴拉德非常怀疑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稳定性”,所以他转向了超现实主义。

“后来,罗伯特·莱恩先生坐在阳台上嚼着狗肉,回想三个月里发生在这幢巨型公寓楼中的件件奇事。如果一切都回归了常态。”这个平静而荒蛮的开头,来自上世纪70年代的科幻小说《摩天楼》,在时隔40年后由世纪文景引入中国。如其标题“摩天楼”所示,这幢设计精密、40层之高的大厦既是故事的背景,又是绝对的主角,它从上到下装载着两千个住户,配备有商场、泳池、健身房、美发沙龙、银行、幼儿园、小学、高级餐厅,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便利又舒适的生活,如一座“垂直的小城”。 

大厦中的居民并不是随机排列在40层之间,虽然他们总体都是富有的专业人士——中产阶级,还是依据身份、地位、收入不同,从低到高地进行分布,如果说1层是可以进入大厦的入门人群,由电视台记者、儿童书评作者等构成,那么40层就是大厦的最高缔造者和统治阶级,他们是富豪、演员、建筑师,俯瞰全楼,电梯专用,还决定着儿童进入泳池的时间和饭店的菜品和价格,具有绝对权力。

《摩天楼》J.G.巴拉德著
陈醉等译
世纪文景2017年6月

在常态的生活中,不同楼层的人们虽暗有隔阂,但表面上相安无事,底层的健壮男子甚至可以征服顶层的女演员,但是事情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一个住在高层的女演员的狗被淹死了,这引起了不同楼层的人们相互之间的猜忌,很快,猜忌变成攻击,谩骂升为暴力,终于摩天楼分化成了三个社会群体,下等、中等和上等阶层,前者包括最下方9个楼层是技术人员、空姐组成的“无产阶级”,第10层到35层是懦弱温驯的“中产阶级”,最上面5层是企业家、电视演员和事业型学者组成的”贵族阶级”。人们把所住楼层写在脸上,气势汹汹地在“敌层”门口倾倒垃圾、张贴标语、互相作战。底层的人再也上不去高层住宅,高层的人也不敢落入底层人手上。商场、泳池、银行都完全关闭,大楼完全断电。这样一栋现代的摩天大楼,重回蛮荒时代。

这个故事的恐怖之处在于,楼内战争并不只是阶级间的互相倾轧那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只要有人退出就可以结束了——这栋大厦如同有魔力般锁定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互相消磨,而居民们竟然从暴力混乱、肮脏饥饿中获得了团结感、归属感与持久的快乐,所以当摩天楼如肌体一般衰竭,人们反而更加乐于见到它的倾颓,还更加迷恋自身散发的越来越浓烈的臭味——旧的文明毁灭了,新的秩序正在形成,谁也不愿意离开。 

与作者巴拉德批评《星球大战》的故事可以发生在过去或者未来不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发生在遥远、或者未来时代的故事,相反,摩天楼充满着20世纪的科技产物,比如摄影还有色情,而它们都具有讽刺性的推动了情节发展。底层的男人是一个电视台记者,远在骚动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在策划一场揭露摩天大楼的纪录片;当骚动发生,他的纪录片也有了刺激的开头,那就是顶层住户,一个珠宝商的死亡;他的拍摄与动乱同时进行,甚至互相促进,他背负摄像机的登顶计划,如同“奥德赛”般悲壮,而他的拍摄如同恐怖袭击,不仅射向了受伤的邻居,还射向了他强暴的女人。

这段关于“拍摄”的诡异描写来源于巴拉德的一次亲身经历,巴拉德曾在西班牙一栋临海公寓的底层房间里住过一个月,居住其中的都是有钱的专业人士。然而某天,他惊讶地发现,一居住在底层的邻居男人,站在大海前,对着这幢公寓进行偷拍——因为当时公寓高层和底层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矛盾,高层的烟蒂和水都会莫名其妙地掉到楼下的阳台上,而这激起了底层男人的仇恨。“谁会在这么贵的地段这么干,这简直太难以置信了。我得记住这个故事。”巴拉德说。

比“拍摄袭击”更具冲击力和毁灭性的,是此时大楼里的男女关系。当食物缺乏、秩序混乱,男女性别之间的完全的统治服从关系便被合理地接纳了,作者将之称为“部落团结感”——意思是,当一个男性取得部落的领袖位置,女性就要服从之,顶层的夫妻就是这样操作的,妻子可以献祭出自己的好友,来取得丈夫的性满足,她默默地在一边观看,毫无异议。而住在中层的离异男子,后来与姐姐顺理成章地同居了,因为姐姐害怕被落在黑暗之中,而亲弟弟是个可靠的领袖人物。“我并不是想表现色情,我只是想看到我们在孤离的生活是如何塑造并影响我们的性幻想的。”巴拉德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他对笔下人物性关系的处理。

至此,摩天大厦已经不是发生故事的场所,而更像是居民们内心恐惧、欲望、以及新的部落秩序的外现,这体现了巴拉德作为科幻文学的作者对于“内层空间”而非“外部空间”的重视。他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由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和克拉克组成的科幻正统和乐观的科幻文学提出批评,“科幻认同外层空间的概念——太空船、外星人的星球。这对我来说毫无合理……它们忽略了我认为最重要的领域 ‘内层空间’,用来描述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的相会之处。……我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探索那个领域,那个心灵撞击外部世界的领域,而不只是描绘幻想。”

巴拉德对于“内层空间”的定义是,“在梦中,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画中那个被创造出来的空间,但它也存在于高度错乱的现实中。诸如战争区、飞机失事现场、地震废墟、被遗弃的建筑,观察者在那儿叠加了他自己的畏惧、梦境、恐怖症……”与这个定义相关的是,在小说中,作者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这幢楼就是一个“小型部落飞地”,“即将成为未来所有高层建筑范本的社会模式”,因此遵循一套新的社会秩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与外界社会无干的未来世界。

J.G.巴拉德(1930-2009)

《摩天楼》写于1975年,是英国科幻作家巴拉德“都市灾难三部曲系列中的一部,在2015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三部曲其他两部为《撞车》和《混凝土岛》。作者J.G.巴拉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是英国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家。珍珠港事变后,他被日军羁押在龙华集中营。在中国上海,他目睹了战乱、疾病、死亡——在多次采访中,他都曾提到,对于战争的“一手经验”让他非常怀疑中产阶级由房子、车子组成的生活方式的“稳定性”,这也将他引向了“超现实主义”,他欣赏超现实主义如何混乱地展现战时景象,因为正是那些“被遗弃的宾馆、干涸的泳池展示出了一个关于文明生活的更深层的真相”。巴拉德承认,自己很迷恋那些混乱的意象,比如干涸的泳池、飞翔的鸟群、废弃的楼房,它们被他称为“创作的垫脚石”,因为他认为,“所有的迷恋都是等待出生的意象”。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幻作家巴拉德:一栋四十层的大厦 就能把世界折叠起来

对于战争的“一手经验”让《摩天楼》的作者巴拉德非常怀疑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稳定性”,所以他转向了超现实主义。

“后来,罗伯特·莱恩先生坐在阳台上嚼着狗肉,回想三个月里发生在这幢巨型公寓楼中的件件奇事。如果一切都回归了常态。”这个平静而荒蛮的开头,来自上世纪70年代的科幻小说《摩天楼》,在时隔40年后由世纪文景引入中国。如其标题“摩天楼”所示,这幢设计精密、40层之高的大厦既是故事的背景,又是绝对的主角,它从上到下装载着两千个住户,配备有商场、泳池、健身房、美发沙龙、银行、幼儿园、小学、高级餐厅,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便利又舒适的生活,如一座“垂直的小城”。 

大厦中的居民并不是随机排列在40层之间,虽然他们总体都是富有的专业人士——中产阶级,还是依据身份、地位、收入不同,从低到高地进行分布,如果说1层是可以进入大厦的入门人群,由电视台记者、儿童书评作者等构成,那么40层就是大厦的最高缔造者和统治阶级,他们是富豪、演员、建筑师,俯瞰全楼,电梯专用,还决定着儿童进入泳池的时间和饭店的菜品和价格,具有绝对权力。

《摩天楼》J.G.巴拉德著
陈醉等译
世纪文景2017年6月

在常态的生活中,不同楼层的人们虽暗有隔阂,但表面上相安无事,底层的健壮男子甚至可以征服顶层的女演员,但是事情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一个住在高层的女演员的狗被淹死了,这引起了不同楼层的人们相互之间的猜忌,很快,猜忌变成攻击,谩骂升为暴力,终于摩天楼分化成了三个社会群体,下等、中等和上等阶层,前者包括最下方9个楼层是技术人员、空姐组成的“无产阶级”,第10层到35层是懦弱温驯的“中产阶级”,最上面5层是企业家、电视演员和事业型学者组成的”贵族阶级”。人们把所住楼层写在脸上,气势汹汹地在“敌层”门口倾倒垃圾、张贴标语、互相作战。底层的人再也上不去高层住宅,高层的人也不敢落入底层人手上。商场、泳池、银行都完全关闭,大楼完全断电。这样一栋现代的摩天大楼,重回蛮荒时代。

这个故事的恐怖之处在于,楼内战争并不只是阶级间的互相倾轧那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只要有人退出就可以结束了——这栋大厦如同有魔力般锁定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互相消磨,而居民们竟然从暴力混乱、肮脏饥饿中获得了团结感、归属感与持久的快乐,所以当摩天楼如肌体一般衰竭,人们反而更加乐于见到它的倾颓,还更加迷恋自身散发的越来越浓烈的臭味——旧的文明毁灭了,新的秩序正在形成,谁也不愿意离开。 

与作者巴拉德批评《星球大战》的故事可以发生在过去或者未来不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发生在遥远、或者未来时代的故事,相反,摩天楼充满着20世纪的科技产物,比如摄影还有色情,而它们都具有讽刺性的推动了情节发展。底层的男人是一个电视台记者,远在骚动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在策划一场揭露摩天大楼的纪录片;当骚动发生,他的纪录片也有了刺激的开头,那就是顶层住户,一个珠宝商的死亡;他的拍摄与动乱同时进行,甚至互相促进,他背负摄像机的登顶计划,如同“奥德赛”般悲壮,而他的拍摄如同恐怖袭击,不仅射向了受伤的邻居,还射向了他强暴的女人。

这段关于“拍摄”的诡异描写来源于巴拉德的一次亲身经历,巴拉德曾在西班牙一栋临海公寓的底层房间里住过一个月,居住其中的都是有钱的专业人士。然而某天,他惊讶地发现,一居住在底层的邻居男人,站在大海前,对着这幢公寓进行偷拍——因为当时公寓高层和底层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矛盾,高层的烟蒂和水都会莫名其妙地掉到楼下的阳台上,而这激起了底层男人的仇恨。“谁会在这么贵的地段这么干,这简直太难以置信了。我得记住这个故事。”巴拉德说。

比“拍摄袭击”更具冲击力和毁灭性的,是此时大楼里的男女关系。当食物缺乏、秩序混乱,男女性别之间的完全的统治服从关系便被合理地接纳了,作者将之称为“部落团结感”——意思是,当一个男性取得部落的领袖位置,女性就要服从之,顶层的夫妻就是这样操作的,妻子可以献祭出自己的好友,来取得丈夫的性满足,她默默地在一边观看,毫无异议。而住在中层的离异男子,后来与姐姐顺理成章地同居了,因为姐姐害怕被落在黑暗之中,而亲弟弟是个可靠的领袖人物。“我并不是想表现色情,我只是想看到我们在孤离的生活是如何塑造并影响我们的性幻想的。”巴拉德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他对笔下人物性关系的处理。

至此,摩天大厦已经不是发生故事的场所,而更像是居民们内心恐惧、欲望、以及新的部落秩序的外现,这体现了巴拉德作为科幻文学的作者对于“内层空间”而非“外部空间”的重视。他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由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和克拉克组成的科幻正统和乐观的科幻文学提出批评,“科幻认同外层空间的概念——太空船、外星人的星球。这对我来说毫无合理……它们忽略了我认为最重要的领域 ‘内层空间’,用来描述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的相会之处。……我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探索那个领域,那个心灵撞击外部世界的领域,而不只是描绘幻想。”

巴拉德对于“内层空间”的定义是,“在梦中,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画中那个被创造出来的空间,但它也存在于高度错乱的现实中。诸如战争区、飞机失事现场、地震废墟、被遗弃的建筑,观察者在那儿叠加了他自己的畏惧、梦境、恐怖症……”与这个定义相关的是,在小说中,作者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这幢楼就是一个“小型部落飞地”,“即将成为未来所有高层建筑范本的社会模式”,因此遵循一套新的社会秩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与外界社会无干的未来世界。

J.G.巴拉德(1930-2009)

《摩天楼》写于1975年,是英国科幻作家巴拉德“都市灾难三部曲系列中的一部,在2015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三部曲其他两部为《撞车》和《混凝土岛》。作者J.G.巴拉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是英国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家。珍珠港事变后,他被日军羁押在龙华集中营。在中国上海,他目睹了战乱、疾病、死亡——在多次采访中,他都曾提到,对于战争的“一手经验”让他非常怀疑中产阶级由房子、车子组成的生活方式的“稳定性”,这也将他引向了“超现实主义”,他欣赏超现实主义如何混乱地展现战时景象,因为正是那些“被遗弃的宾馆、干涸的泳池展示出了一个关于文明生活的更深层的真相”。巴拉德承认,自己很迷恋那些混乱的意象,比如干涸的泳池、飞翔的鸟群、废弃的楼房,它们被他称为“创作的垫脚石”,因为他认为,“所有的迷恋都是等待出生的意象”。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