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美国作家瑞萨·沃克:我真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美国作家瑞萨·沃克:我真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

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现什么样的新面貌?瑞萨·沃克的作品或许是一个答案。

瑞萨·沃克《穿梭时间的女孩》获得2013年亚马逊突破大奖和青少年小说大奖

“我的风格已经过时了。”在不久前与雨果奖擦肩而过后,刘慈欣这样说道。在他看来,传统科幻类作品已经希望渺茫,“吸引的都是大腹便便、上了岁数的人”,如今,世界科幻潮流正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另一种”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美国作家瑞萨·沃克(Rysa Walker)的作品《穿梭时间的女孩》(Timebound)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答案。这部小说曾在2013年获得亚马逊突破大奖和青少年小说大奖,是沃克“柯罗诺斯(Chronos)三部曲”的第一本,这一系列已销售近百万册,在青少年读者和成年读者中都广受欢迎。有评论人士认为,本书畅销的原因是在青少年文学中加入了科幻与历史内容,也有人说是因该书涉及了种族、性别等现实议题,而瑞萨·沃克自己则认为:比起硬科幻的宏大设定与新奇概念,软科幻中的真实角色和浪漫恋情会更受年轻读者与女性科幻迷的喜爱。

在2017上海书展之际,瑞萨·沃克来到了中国。她的穿着打扮相当富有“科幻”色彩:涂着深蓝色指甲,蓝色的染发中透出几缕灰白,胸前的大挂坠让人想起她作品中用来进行时空穿越的钥匙。早在沉迷于《星际迷航》的童年时代,沃克就常常幻想自己生活在遥远未来的星球之上,而到了五十岁之后,身为历史与政治学教授的她才出版了处女作《穿梭时间的女孩》。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时,她说自己写作的初衷是“让学生们在历史学习中获得乐趣”。

这部作品是一部和青少年有关的作品,在谈及希望通过作品向青少年传递什么思想时,沃克说,很多青少年文学都在灌输一见钟情、命中注定的观念,她认为那是不对的,“其实你可以爱上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即使恋情结束了,没关系,你还会遇上其他人,人生还在继续。”

《穿梭时间的女孩》
[美]瑞萨·沃克 著  钱仪雯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08

写时间旅行的故事,让历史课不那么枯燥

界面文化:你是怎么想到要写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青少年小说的?

瑞萨·沃克:我从小是个科幻迷,长大后又成了一位历史老师,这种背景就决定了我的写作内容要么是时间旅行,要么就是历史。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可是实际上,历史很迷人。我觉得写时间旅行的故事可以使历史课不那么枯燥。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历史事件是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国际盛事。在写作的时候,我还加上了其他有趣的历史事件。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芝加哥世博会,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瑞萨·沃克: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妇女参政,第一届国际妇女大会就是在芝加哥世博会举办的,这让我开始了解这场盛事。除了妇女权利问题,当时的种族关系也很紧张,世博会举办了一个颇具种族歧视色彩的“有色人种日”。由于当时的人们以为有色人种喜欢吃西瓜,所以还在现场分发了很多西瓜。

从科技方面来说,芝加哥世博会是第一次完全使用人工照明的世博会。除此之外,摩天轮、拉链、洗碗机这些发明都是第一次亮相。当时也去了很多作家,马克·吐温去了,但因为生病他一直呆在旅馆里,什么都没有看成。而对于《绿野仙踪》的作者弗兰克·鲍姆来说,芝加哥世博会是奥兹国的原型,芝加哥被称为“白城”,他也把奥兹国设置成“白城”:所有的建筑都是白色的。华特·迪士尼的父亲参与了世博会所有临时建筑的设计,这让华特·迪士尼产生了一个想法:这样漂亮的建筑不该是临时的,而应该永久地存在。后来他也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了。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除此之外,世博会期间,连环杀手H·H·霍尔姆斯开了一家旅店,暗中谋杀了很多无辜者。在世博会的最后一天,由于对芝加哥市长的刺杀事件,闭幕式没有举办。这些凶杀案件为世博会增加了很多戏剧性的色彩。

所以,芝加哥世博会上的很多故事都是美国历史中的重要部分,又暗含着美国社会的许多冲突。这些东西如果呈现在教科书上,可能就是枯燥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如果写在小说里,却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

界面文化:关于世博会的这些历史材料进入小说之后,你是怎么做取舍的?

瑞萨·沃克:教书的时候我写过讲义,做过线上教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了教学还做过一个视频,让观众感觉自己在世博会的大街上行走。我则希望用小说的手法来让读者获得真实的感受,我让主人公凯特穿着当年流行的服饰,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她在世博会上走很长的路,累得脚上起泡,这就是小说能够做到的:更多的细节。除此之外,这本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了。

就算回到过去,我也不会谋杀希特勒

界面文化:在你的书中,利用时间旅行来建立赛勒斯教这样的邪教是不道德的,但用未来的药物治疗现在的疾病是被认可的。在时间旅行中,究竟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能被改变?有没有一条真正正确的时间线?

瑞萨·沃克:在时间旅行中,改变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风险。一旦你触碰了历史的线程,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拿我自己的过去来举例:我第一段婚姻失败了,但是如果回到过去,我会想改变这个事实吗?不会,因为这段婚姻给我留下了一个儿子,我不会想要他消失。我的道德判断是:只有在明确知道自己不会改变很多人的生命的情况下,才能改变历史。

从《穿梭时间的女孩》一书主人公凯特的视角来看——在一条时间线里,她的父亲养育了她;另一条时间线里,她不存在,父亲有两个儿子——很难判断哪一条时间线是正确的。在多条时间线里,道德问题是模糊的,但是如果只有一条时间线,那么改变历史的举动一般都是不道德的。有一个电视剧叫做《明日传奇》(Legends of Tomorrow),里面有一集讲了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看到一个奴隶正在挨打。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干预历史,最后终于忍不住,决定站出来干涉,他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引发什么后果。但是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不能够忍受站在那里看着奴隶挨打。

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最正确的时间线就是最接近我们现实的时间线。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也把时间线修复成了最接近她原本现实的时间线。

界面文化:如果你有机会回到过去改变一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瑞萨·沃克:如果有奴隶在我眼前挨打,我不能保证自己不去干预。但我的初衷是只观察、不改变。因为我会担心自己的举动对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我甚至不会去谋杀希特勒,因为那些战争是我们必经的历史轮回,经历了这些,世界才能最终变得更好。

界面文化:作为一位科幻作家,你眼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更好还是更坏?

瑞萨·沃克:未来在某些方面会更好,在某些方面会更坏。好的方面是,未来人类的战争会减少,医疗条件也会变得更好,我们也会控制基因的变异。不好的方面呢?是隐私的泄露。现在,个人隐私已经遭到了泄露,我们用Facebook,你们用微信,都把很多的信息泄露给了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在未来,我们的基因信息会从小被记录下来,基因的隐私也将被泄露。如果人们知道你很可能得某种疾病,那么健康保险就会成问题。隐私泄露可能是未来世界最糟糕的事情。

在未来,也许我们是前进两步、倒退一步,但我们还是会进步。整体来说,我是乐观的。

女性读者增多使科幻文学进化了

界面文化:《三体》作者刘慈欣认为美国传统科幻类作品的读者正在老龄化,这一类作品甚至无人问津,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瑞萨·沃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性读者增多了,这一点改变了科幻文学。女性读者喜欢看充满浪漫元素的科幻,很多硬科幻或太空剧的男作者、男读者对这一趋势感到愤怒。但我觉得,这就是科幻的进化。

现在硬科幻的读者主要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年轻男读者也不怎么读硬科幻。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我的读者中有大约40%是男性,平均年龄是35岁。知道了读者的年龄分布之后,我也在这一系列的后续作品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改变。《哈利·波特》也是一样的情况,最开始一本书是非常简单的故事,但到了第七部,有些主题就很黑暗了,内容也更复杂了。

《三体》可以说是硬科幻的一个代表,它有着非常宏大的世界,发生了很多错综复杂的事件,也处理了很多概念,我偶尔喜欢读这些作品。但是如果想要读本书放松一下的话,作为读者,我还是会选择人物驱动型的小说,我想要看看一个人物怎么处理复杂情况、怎么谈恋爱。当然,作品中依然可以有大概念,但我希望它们能够同时处理好人物。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斯蒂芬·金和J.K.罗琳,他们小说里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不论是科幻还是奇幻,不论是时间旅行者还是吸血鬼的故事,只有人物生动,人们才会接受作者的设定。

瑞萨·沃克最喜欢的作家斯蒂芬·金和J.K.罗琳

界面文化:现在流行的写作中似乎有一种倾向——作者对超自然力量的运用很节制,作品中的幻想因素不太明显,你的作品也是如此。这种倾向是如何产生的?

瑞萨·沃克:有两个原因吧。一个就是让自己的世界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所有人写吸血鬼都是一个样,有什么意思?另一个原因,你看,J.K.罗琳喜欢把魔法世界之外设置成麻瓜的世界,在我的小说中,在大街上走着的普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线已经被改变了,这样比较接近现实,也更加吸引人。

当然,也有人写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住着精灵、霍比特人,也非常成功。但我比较喜欢那种故事——魔法在一个普通世界的角落里发生。想到我们的周围就可能正在发生神奇的事情,不是更有意思吗?

“干净”的青少年文学受妈妈们欢迎,但不够真实

界面文化:除了包含《穿梭时间的女孩》在内的柯罗诺斯三部曲之外,你还写了“德尔菲效应(Delphi Effect)系列”作品,这两个系列的主人公都是女生,你是女权主义者吗?你最希望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瑞萨·沃克:女权主义者这个词在美国遭受了污名化。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要不就是同性恋,要不就是厌男症患者。很多女生不愿意自称女权主义者,但如果你仔细问,她们都认为男女应当平等,那就是女权主义者呀。我觉得人们应该改变对这个词的看法。我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我的主角也是女权主义者,希望读者读过我的书之后也都能认同男女平等。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很多青少年文学都在灌输一见钟情、命中注定的观念,我认为那是不对的,其实你可以爱上很多不同种类的人。在我的小说中,在两条时间线上,在不同的情境里,凯特爱上了两个不同的男人。我自己18岁就结婚了,婚姻没成功,现在我和另一个人结婚了。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即使恋情结束了,没关系,你还会遇上其他人,人生还在继续。

另外我尤其想告诉女性读者的是,你不需要男人来拯救。在我的故事中,要说女主角完全不依靠谁,也是不现实的,男主角也会和她互相帮忙,但凯特大部分时间是自己拯救自己。

界面文化:在中国,大部分青春文学的作者是年轻作家,而像《饥饿游戏》的作者苏珊·柯林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创作时的年龄其实更大一些。不同年龄阶段的作者写作青少年文学会有区别吗?

瑞萨·沃克:在美国也有年轻作家写青少年文学,我常常给这些作者培训,他们在网上写作,读者也很多,只是没有正式出版作品而已,因为要出版的话得父母签字才行。在大部分国家,父母看到孩子在写小说,都会觉得这不是他们该追求的正经职业。我也是这个情况,在五十岁之前,我都在赚钱。

大出版社会想要稳定一点的作者,就是说,这个作者一定会写下一本书,他们理想的青少年文学的作者是20岁到35岁的女性,这样读者会把她们看作是比较酷的姐姐。我年纪比较大,介于妈妈和奶奶之间,而且又是历史老师,人们担心我一方面都不记得青少年时期是什么样了,一方面可能写作太学术,作品卖起来会困难,所以一开始我是自己出版的,后来才在亚马逊平台出版。

出版社还喜欢不需要太多改动的作者,可年轻的作者写作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我要是在大学里写《穿梭时间的女孩》,故事肯定不一样,至少我肯定不会有这么深厚的历史背景,对社会问题、宗教问题也不会有太多意识。由于我经过了更多的训练,现在一定比20岁的时候写得好。

你说在中国写青春文学的都是年轻作者,那么读者是不是也都是年轻人?但是在美国,市场是有交叉的。这种市场交叉的趋势,我想是从《哈利·波特》开始、由《暮光之城》推动的。出版社很看重年长一些的作者吸引成年人和青少年两个市场的能力。

界面文化:在过去,人们说到美国青少年文学想到的可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到了今天,你认为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特征?

瑞萨·沃克:和过去相比有两个变化。一个是主题的变化,现在的青少年文学中会出现更多奇幻、科幻、异托邦的故事。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人们越来越觉得青少年文学应当“干净”,没有性场景,不涉及毒品,也没人说脏话。这和我刚才说的市场交叉也有关系,很多妈妈会先读一遍,来确保故事是干净的,再把书交给孩子。

可是,即使是“肮脏”的内容也是在青少年当中真实发生的,如果什么“肮脏”的内容都没有,那就不够真实了。在我看来,青少年文学的定义就是主人公小于18岁。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只有“干净”才是青少年文学,这种趋势我不喜欢,却是美国青少年文学市场的现实。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美国作家瑞萨·沃克:我真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

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现什么样的新面貌?瑞萨·沃克的作品或许是一个答案。

瑞萨·沃克《穿梭时间的女孩》获得2013年亚马逊突破大奖和青少年小说大奖

“我的风格已经过时了。”在不久前与雨果奖擦肩而过后,刘慈欣这样说道。在他看来,传统科幻类作品已经希望渺茫,“吸引的都是大腹便便、上了岁数的人”,如今,世界科幻潮流正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另一种”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美国作家瑞萨·沃克(Rysa Walker)的作品《穿梭时间的女孩》(Timebound)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答案。这部小说曾在2013年获得亚马逊突破大奖和青少年小说大奖,是沃克“柯罗诺斯(Chronos)三部曲”的第一本,这一系列已销售近百万册,在青少年读者和成年读者中都广受欢迎。有评论人士认为,本书畅销的原因是在青少年文学中加入了科幻与历史内容,也有人说是因该书涉及了种族、性别等现实议题,而瑞萨·沃克自己则认为:比起硬科幻的宏大设定与新奇概念,软科幻中的真实角色和浪漫恋情会更受年轻读者与女性科幻迷的喜爱。

在2017上海书展之际,瑞萨·沃克来到了中国。她的穿着打扮相当富有“科幻”色彩:涂着深蓝色指甲,蓝色的染发中透出几缕灰白,胸前的大挂坠让人想起她作品中用来进行时空穿越的钥匙。早在沉迷于《星际迷航》的童年时代,沃克就常常幻想自己生活在遥远未来的星球之上,而到了五十岁之后,身为历史与政治学教授的她才出版了处女作《穿梭时间的女孩》。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时,她说自己写作的初衷是“让学生们在历史学习中获得乐趣”。

这部作品是一部和青少年有关的作品,在谈及希望通过作品向青少年传递什么思想时,沃克说,很多青少年文学都在灌输一见钟情、命中注定的观念,她认为那是不对的,“其实你可以爱上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即使恋情结束了,没关系,你还会遇上其他人,人生还在继续。”

《穿梭时间的女孩》
[美]瑞萨·沃克 著  钱仪雯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08

写时间旅行的故事,让历史课不那么枯燥

界面文化:你是怎么想到要写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青少年小说的?

瑞萨·沃克:我从小是个科幻迷,长大后又成了一位历史老师,这种背景就决定了我的写作内容要么是时间旅行,要么就是历史。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可是实际上,历史很迷人。我觉得写时间旅行的故事可以使历史课不那么枯燥。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历史事件是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国际盛事。在写作的时候,我还加上了其他有趣的历史事件。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芝加哥世博会,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瑞萨·沃克: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妇女参政,第一届国际妇女大会就是在芝加哥世博会举办的,这让我开始了解这场盛事。除了妇女权利问题,当时的种族关系也很紧张,世博会举办了一个颇具种族歧视色彩的“有色人种日”。由于当时的人们以为有色人种喜欢吃西瓜,所以还在现场分发了很多西瓜。

从科技方面来说,芝加哥世博会是第一次完全使用人工照明的世博会。除此之外,摩天轮、拉链、洗碗机这些发明都是第一次亮相。当时也去了很多作家,马克·吐温去了,但因为生病他一直呆在旅馆里,什么都没有看成。而对于《绿野仙踪》的作者弗兰克·鲍姆来说,芝加哥世博会是奥兹国的原型,芝加哥被称为“白城”,他也把奥兹国设置成“白城”:所有的建筑都是白色的。华特·迪士尼的父亲参与了世博会所有临时建筑的设计,这让华特·迪士尼产生了一个想法:这样漂亮的建筑不该是临时的,而应该永久地存在。后来他也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了。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除此之外,世博会期间,连环杀手H·H·霍尔姆斯开了一家旅店,暗中谋杀了很多无辜者。在世博会的最后一天,由于对芝加哥市长的刺杀事件,闭幕式没有举办。这些凶杀案件为世博会增加了很多戏剧性的色彩。

所以,芝加哥世博会上的很多故事都是美国历史中的重要部分,又暗含着美国社会的许多冲突。这些东西如果呈现在教科书上,可能就是枯燥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如果写在小说里,却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

界面文化:关于世博会的这些历史材料进入小说之后,你是怎么做取舍的?

瑞萨·沃克:教书的时候我写过讲义,做过线上教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了教学还做过一个视频,让观众感觉自己在世博会的大街上行走。我则希望用小说的手法来让读者获得真实的感受,我让主人公凯特穿着当年流行的服饰,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她在世博会上走很长的路,累得脚上起泡,这就是小说能够做到的:更多的细节。除此之外,这本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更能让人身临其境了。

就算回到过去,我也不会谋杀希特勒

界面文化:在你的书中,利用时间旅行来建立赛勒斯教这样的邪教是不道德的,但用未来的药物治疗现在的疾病是被认可的。在时间旅行中,究竟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能被改变?有没有一条真正正确的时间线?

瑞萨·沃克:在时间旅行中,改变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风险。一旦你触碰了历史的线程,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拿我自己的过去来举例:我第一段婚姻失败了,但是如果回到过去,我会想改变这个事实吗?不会,因为这段婚姻给我留下了一个儿子,我不会想要他消失。我的道德判断是:只有在明确知道自己不会改变很多人的生命的情况下,才能改变历史。

从《穿梭时间的女孩》一书主人公凯特的视角来看——在一条时间线里,她的父亲养育了她;另一条时间线里,她不存在,父亲有两个儿子——很难判断哪一条时间线是正确的。在多条时间线里,道德问题是模糊的,但是如果只有一条时间线,那么改变历史的举动一般都是不道德的。有一个电视剧叫做《明日传奇》(Legends of Tomorrow),里面有一集讲了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看到一个奴隶正在挨打。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干预历史,最后终于忍不住,决定站出来干涉,他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引发什么后果。但是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不能够忍受站在那里看着奴隶挨打。

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最正确的时间线就是最接近我们现实的时间线。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也把时间线修复成了最接近她原本现实的时间线。

界面文化:如果你有机会回到过去改变一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瑞萨·沃克:如果有奴隶在我眼前挨打,我不能保证自己不去干预。但我的初衷是只观察、不改变。因为我会担心自己的举动对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我甚至不会去谋杀希特勒,因为那些战争是我们必经的历史轮回,经历了这些,世界才能最终变得更好。

界面文化:作为一位科幻作家,你眼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更好还是更坏?

瑞萨·沃克:未来在某些方面会更好,在某些方面会更坏。好的方面是,未来人类的战争会减少,医疗条件也会变得更好,我们也会控制基因的变异。不好的方面呢?是隐私的泄露。现在,个人隐私已经遭到了泄露,我们用Facebook,你们用微信,都把很多的信息泄露给了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在未来,我们的基因信息会从小被记录下来,基因的隐私也将被泄露。如果人们知道你很可能得某种疾病,那么健康保险就会成问题。隐私泄露可能是未来世界最糟糕的事情。

在未来,也许我们是前进两步、倒退一步,但我们还是会进步。整体来说,我是乐观的。

女性读者增多使科幻文学进化了

界面文化:《三体》作者刘慈欣认为美国传统科幻类作品的读者正在老龄化,这一类作品甚至无人问津,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瑞萨·沃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性读者增多了,这一点改变了科幻文学。女性读者喜欢看充满浪漫元素的科幻,很多硬科幻或太空剧的男作者、男读者对这一趋势感到愤怒。但我觉得,这就是科幻的进化。

现在硬科幻的读者主要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年轻男读者也不怎么读硬科幻。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我的读者中有大约40%是男性,平均年龄是35岁。知道了读者的年龄分布之后,我也在这一系列的后续作品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改变。《哈利·波特》也是一样的情况,最开始一本书是非常简单的故事,但到了第七部,有些主题就很黑暗了,内容也更复杂了。

《三体》可以说是硬科幻的一个代表,它有着非常宏大的世界,发生了很多错综复杂的事件,也处理了很多概念,我偶尔喜欢读这些作品。但是如果想要读本书放松一下的话,作为读者,我还是会选择人物驱动型的小说,我想要看看一个人物怎么处理复杂情况、怎么谈恋爱。当然,作品中依然可以有大概念,但我希望它们能够同时处理好人物。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斯蒂芬·金和J.K.罗琳,他们小说里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不论是科幻还是奇幻,不论是时间旅行者还是吸血鬼的故事,只有人物生动,人们才会接受作者的设定。

瑞萨·沃克最喜欢的作家斯蒂芬·金和J.K.罗琳

界面文化:现在流行的写作中似乎有一种倾向——作者对超自然力量的运用很节制,作品中的幻想因素不太明显,你的作品也是如此。这种倾向是如何产生的?

瑞萨·沃克:有两个原因吧。一个就是让自己的世界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所有人写吸血鬼都是一个样,有什么意思?另一个原因,你看,J.K.罗琳喜欢把魔法世界之外设置成麻瓜的世界,在我的小说中,在大街上走着的普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线已经被改变了,这样比较接近现实,也更加吸引人。

当然,也有人写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住着精灵、霍比特人,也非常成功。但我比较喜欢那种故事——魔法在一个普通世界的角落里发生。想到我们的周围就可能正在发生神奇的事情,不是更有意思吗?

“干净”的青少年文学受妈妈们欢迎,但不够真实

界面文化:除了包含《穿梭时间的女孩》在内的柯罗诺斯三部曲之外,你还写了“德尔菲效应(Delphi Effect)系列”作品,这两个系列的主人公都是女生,你是女权主义者吗?你最希望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瑞萨·沃克:女权主义者这个词在美国遭受了污名化。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要不就是同性恋,要不就是厌男症患者。很多女生不愿意自称女权主义者,但如果你仔细问,她们都认为男女应当平等,那就是女权主义者呀。我觉得人们应该改变对这个词的看法。我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我的主角也是女权主义者,希望读者读过我的书之后也都能认同男女平等。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很多青少年文学都在灌输一见钟情、命中注定的观念,我认为那是不对的,其实你可以爱上很多不同种类的人。在我的小说中,在两条时间线上,在不同的情境里,凯特爱上了两个不同的男人。我自己18岁就结婚了,婚姻没成功,现在我和另一个人结婚了。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唯一的真爱和命中注定。即使恋情结束了,没关系,你还会遇上其他人,人生还在继续。

另外我尤其想告诉女性读者的是,你不需要男人来拯救。在我的故事中,要说女主角完全不依靠谁,也是不现实的,男主角也会和她互相帮忙,但凯特大部分时间是自己拯救自己。

界面文化:在中国,大部分青春文学的作者是年轻作家,而像《饥饿游戏》的作者苏珊·柯林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创作时的年龄其实更大一些。不同年龄阶段的作者写作青少年文学会有区别吗?

瑞萨·沃克:在美国也有年轻作家写青少年文学,我常常给这些作者培训,他们在网上写作,读者也很多,只是没有正式出版作品而已,因为要出版的话得父母签字才行。在大部分国家,父母看到孩子在写小说,都会觉得这不是他们该追求的正经职业。我也是这个情况,在五十岁之前,我都在赚钱。

大出版社会想要稳定一点的作者,就是说,这个作者一定会写下一本书,他们理想的青少年文学的作者是20岁到35岁的女性,这样读者会把她们看作是比较酷的姐姐。我年纪比较大,介于妈妈和奶奶之间,而且又是历史老师,人们担心我一方面都不记得青少年时期是什么样了,一方面可能写作太学术,作品卖起来会困难,所以一开始我是自己出版的,后来才在亚马逊平台出版。

出版社还喜欢不需要太多改动的作者,可年轻的作者写作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我要是在大学里写《穿梭时间的女孩》,故事肯定不一样,至少我肯定不会有这么深厚的历史背景,对社会问题、宗教问题也不会有太多意识。由于我经过了更多的训练,现在一定比20岁的时候写得好。

你说在中国写青春文学的都是年轻作者,那么读者是不是也都是年轻人?但是在美国,市场是有交叉的。这种市场交叉的趋势,我想是从《哈利·波特》开始、由《暮光之城》推动的。出版社很看重年长一些的作者吸引成年人和青少年两个市场的能力。

界面文化:在过去,人们说到美国青少年文学想到的可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到了今天,你认为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特征?

瑞萨·沃克:和过去相比有两个变化。一个是主题的变化,现在的青少年文学中会出现更多奇幻、科幻、异托邦的故事。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人们越来越觉得青少年文学应当“干净”,没有性场景,不涉及毒品,也没人说脏话。这和我刚才说的市场交叉也有关系,很多妈妈会先读一遍,来确保故事是干净的,再把书交给孩子。

可是,即使是“肮脏”的内容也是在青少年当中真实发生的,如果什么“肮脏”的内容都没有,那就不够真实了。在我看来,青少年文学的定义就是主人公小于18岁。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只有“干净”才是青少年文学,这种趋势我不喜欢,却是美国青少年文学市场的现实。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