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社交媒体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战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社交媒体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战场

这是一块人人皆可参与,没有硝烟的战场。

乌克兰顿涅茨克Oktyabrsky地区的一处废墟。戴维·帕特里克拉克斯撰文表示,这里的冲突既是大众认知的战争,也是一场领土争夺之战。图片来源:Getty

20世纪90年代,我(指本文作者马蒂·弗里德曼,他是《南瓜花》一书的作者)在黎巴嫩南部一个隐蔽的以色列前哨站担任步兵。1994年某个周六早晨,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件让这里一举成名:一支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袭击了山顶的基地,突袭了这里的驻防兵,然后在这里插了一杆旗就逃走了。

在当时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时代,让这场袭击变得异乎寻常的,是其中一个真主党战士手里拿着的不是一杆来复枪,而是一台摄像机。插旗子的戏剧性画面(就像那张著名的硫磺岛插旗照一样)通过最近兴起的卫星接收器转播了出去,出现在各个中东电视节目上。黎巴嫩真主党声称取得了胜利,整个阿拉伯世界为之欢呼,以色列则对这种认知上的溃败大为光火。有关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游击战的舆论,开始朝着有利于黎巴嫩真主党的方向转变,而在战场上并没发生什么意义重大的军事事件。但是这些圣战分子最先意识到,这根本无所谓——因为新的信息技术使得争夺的战场变得相对平稳,现实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远不及屏幕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来得重要。

当时还处在萌芽期的革命性的数字化世界,现今已经全面实现,这也是新闻记者戴维·帕特里克拉克斯(David Patrikarakos)新作《140字里的战争》的主题。戴维是《每日野兽》和The Politico财经新闻网站的撰稿人,此前曾出版过一本有关伊朗核计划的书。戴维写道,《140字里的战争》的灵感来自于几年前:“当时我躺在顿涅茨克华美达酒店一个阴冷房间里的床上,听着从城郊传来的炮击声。”

《140字里的战争》

在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战事的过程中,他发现,Twitter发现新动态的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媒体,而乌克兰军方在Twitter上的消息来源,皆由一个只有Facebook账号、没有正式工作的女性提供。还远不止如此:真正的军事行动似乎不及战争双方在网上描述的故事重要。“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战争中的信息作战是为了给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戴维写道,“但在乌克兰,很显然,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是为了给电视和网络上的信息作战提供支持。”

读到这几句话,我不禁想起了在这一趋势方兴未艾之时,有人曾对它做出了最尖锐的分析——在1997年好莱坞大片《摇尾狗》(Wag the Dog)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康洛德‧布里恩这一角色。布里恩是受雇于白宫的危机处理专家,他在电视上虚拟出一场战争,来转移公众对一桩性丑闻的注意力。当总统助手提出反对,说美国公众将会发现这一骗局时,布里恩一点儿也不为此担心。“他们在海外战争中发现了些什么?”他问道,“只有一个镜头:一个炸弹从屋顶落下来,谁知道这些建筑是不是乐高积木砌出来的。”甚至没人知道这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

戴维在乌克兰经历的那场战争的关注点,似乎在于人们对所发生之事的认知,而非领土主权之争。或者就像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角色所说的那样,顿涅茨克的废墟和坦克——很有可能是乐高积木罢了。

戴维想了解这个令人费解的新世界,于是动身从乌克兰前往西伯利亚。他在那里采访了一个俄罗斯互联网巨头,然后又前往法国,与一个被“荧幕前的哈里发”的招聘人员引诱到伊斯兰国的女性见了面。他还追踪了一个英国电子游戏迷,后者在2014年抛弃了《魔兽世界》的战斗精灵们,转而对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遭导弹袭击以致坠毁事件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调查,削弱了俄罗斯推脱责任的说辞,成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人物——所有这些都是在他的电脑上进行的,甚至不需要离开客厅。

为了说明权力平衡发生了改变,戴维采访了法拉·贝克和她的线上反对者们。加沙少女法拉·贝克在2014年用推特讲述了加沙战争的经历,当时她才16岁。而她的反对者们则是穿着以色列军装的孩子,比她大不了几岁。她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不同视角下的加沙空袭,而她能够在这场对抗中占上风的原因之一,是她是个弱者:她只是自己一个人,并不是某个大型组织精心编织语言的一份子。这位加沙少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真诚”,戴维写道。而在这个新的媒体世界里,这“便是法拉在对抗以色列国防军等机构时所掌握的优势”。

戴维还讲述了在YouTube和Twitter兴起之后,中东其他地方精通科技的伊斯兰武装分子从伊拉克的废墟中东山再起的经历。这些新工具使得他们得以吹嘘自己的成就,从遥远的角落去威胁他人,并获取全世界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就比如1994年那支拿着摄像机的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美国也努力在网上回击,不过可能收效不大:我们知道,2014年当伊斯兰国武装夺取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时,美国政府某个办公室职员曾试着“拦截”武装分子的话题标签#CalamityWillBefallUS,不断发送反对消息。却在当晚整理结果时发现,在使用这一话题标签的10万条推文中,真正由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发出的推文比例只占1%。“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一个主要政府部门,”戴维写道,“竟然无法与那些在叙利亚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的残破楼宇间远程操作网络的个体、或在自己房间里创造和分享信息的青少年相抗衡。”

这种现代化的战争方式或许包含了推特和青少年拍摄的两分钟视频,但事实上,令人慰藉的是,这还是得通过传统的方法来达成:通过某个在现实世界有过真正经历并知道如何叙述的人的著作来表述。戴维风趣地向读者介绍说,战场已经转移到了我们的手机和电脑上,并且直接从这些东西上转移到了我们的脑子里,而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种状况令人困惑,每个受其影响的人——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140字里的战争》这本书。

(翻译:熊小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In war, the battle today is less on the ground than on social media

最新更新时间:12/21 12: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社交媒体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战场

这是一块人人皆可参与,没有硝烟的战场。

乌克兰顿涅茨克Oktyabrsky地区的一处废墟。戴维·帕特里克拉克斯撰文表示,这里的冲突既是大众认知的战争,也是一场领土争夺之战。图片来源:Getty

20世纪90年代,我(指本文作者马蒂·弗里德曼,他是《南瓜花》一书的作者)在黎巴嫩南部一个隐蔽的以色列前哨站担任步兵。1994年某个周六早晨,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件让这里一举成名:一支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袭击了山顶的基地,突袭了这里的驻防兵,然后在这里插了一杆旗就逃走了。

在当时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时代,让这场袭击变得异乎寻常的,是其中一个真主党战士手里拿着的不是一杆来复枪,而是一台摄像机。插旗子的戏剧性画面(就像那张著名的硫磺岛插旗照一样)通过最近兴起的卫星接收器转播了出去,出现在各个中东电视节目上。黎巴嫩真主党声称取得了胜利,整个阿拉伯世界为之欢呼,以色列则对这种认知上的溃败大为光火。有关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游击战的舆论,开始朝着有利于黎巴嫩真主党的方向转变,而在战场上并没发生什么意义重大的军事事件。但是这些圣战分子最先意识到,这根本无所谓——因为新的信息技术使得争夺的战场变得相对平稳,现实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远不及屏幕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来得重要。

当时还处在萌芽期的革命性的数字化世界,现今已经全面实现,这也是新闻记者戴维·帕特里克拉克斯(David Patrikarakos)新作《140字里的战争》的主题。戴维是《每日野兽》和The Politico财经新闻网站的撰稿人,此前曾出版过一本有关伊朗核计划的书。戴维写道,《140字里的战争》的灵感来自于几年前:“当时我躺在顿涅茨克华美达酒店一个阴冷房间里的床上,听着从城郊传来的炮击声。”

《140字里的战争》

在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战事的过程中,他发现,Twitter发现新动态的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媒体,而乌克兰军方在Twitter上的消息来源,皆由一个只有Facebook账号、没有正式工作的女性提供。还远不止如此:真正的军事行动似乎不及战争双方在网上描述的故事重要。“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战争中的信息作战是为了给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戴维写道,“但在乌克兰,很显然,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是为了给电视和网络上的信息作战提供支持。”

读到这几句话,我不禁想起了在这一趋势方兴未艾之时,有人曾对它做出了最尖锐的分析——在1997年好莱坞大片《摇尾狗》(Wag the Dog)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康洛德‧布里恩这一角色。布里恩是受雇于白宫的危机处理专家,他在电视上虚拟出一场战争,来转移公众对一桩性丑闻的注意力。当总统助手提出反对,说美国公众将会发现这一骗局时,布里恩一点儿也不为此担心。“他们在海外战争中发现了些什么?”他问道,“只有一个镜头:一个炸弹从屋顶落下来,谁知道这些建筑是不是乐高积木砌出来的。”甚至没人知道这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

戴维在乌克兰经历的那场战争的关注点,似乎在于人们对所发生之事的认知,而非领土主权之争。或者就像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角色所说的那样,顿涅茨克的废墟和坦克——很有可能是乐高积木罢了。

戴维想了解这个令人费解的新世界,于是动身从乌克兰前往西伯利亚。他在那里采访了一个俄罗斯互联网巨头,然后又前往法国,与一个被“荧幕前的哈里发”的招聘人员引诱到伊斯兰国的女性见了面。他还追踪了一个英国电子游戏迷,后者在2014年抛弃了《魔兽世界》的战斗精灵们,转而对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遭导弹袭击以致坠毁事件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调查,削弱了俄罗斯推脱责任的说辞,成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国际人物——所有这些都是在他的电脑上进行的,甚至不需要离开客厅。

为了说明权力平衡发生了改变,戴维采访了法拉·贝克和她的线上反对者们。加沙少女法拉·贝克在2014年用推特讲述了加沙战争的经历,当时她才16岁。而她的反对者们则是穿着以色列军装的孩子,比她大不了几岁。她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不同视角下的加沙空袭,而她能够在这场对抗中占上风的原因之一,是她是个弱者:她只是自己一个人,并不是某个大型组织精心编织语言的一份子。这位加沙少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真诚”,戴维写道。而在这个新的媒体世界里,这“便是法拉在对抗以色列国防军等机构时所掌握的优势”。

戴维还讲述了在YouTube和Twitter兴起之后,中东其他地方精通科技的伊斯兰武装分子从伊拉克的废墟中东山再起的经历。这些新工具使得他们得以吹嘘自己的成就,从遥远的角落去威胁他人,并获取全世界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就比如1994年那支拿着摄像机的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美国也努力在网上回击,不过可能收效不大:我们知道,2014年当伊斯兰国武装夺取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时,美国政府某个办公室职员曾试着“拦截”武装分子的话题标签#CalamityWillBefallUS,不断发送反对消息。却在当晚整理结果时发现,在使用这一话题标签的10万条推文中,真正由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发出的推文比例只占1%。“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一个主要政府部门,”戴维写道,“竟然无法与那些在叙利亚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的残破楼宇间远程操作网络的个体、或在自己房间里创造和分享信息的青少年相抗衡。”

这种现代化的战争方式或许包含了推特和青少年拍摄的两分钟视频,但事实上,令人慰藉的是,这还是得通过传统的方法来达成:通过某个在现实世界有过真正经历并知道如何叙述的人的著作来表述。戴维风趣地向读者介绍说,战场已经转移到了我们的手机和电脑上,并且直接从这些东西上转移到了我们的脑子里,而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种状况令人困惑,每个受其影响的人——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140字里的战争》这本书。

(翻译:熊小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In war, the battle today is less on the ground than on social media

最新更新时间:12/21 12: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