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她、它:古老的语言如何与现代性别观念发生碰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她、它:古老的语言如何与现代性别观念发生碰撞?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性别的认知正在发生迅速转变,但这种转变似乎在语言上遇到了麻烦:ta到底是他、她,还是它?

图片来源:Getty

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有50%的美国千禧一代认为性别是一种频谱,因此有些人并不属于传统类别。去年年底,德国成为了接受除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类性别的国家(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尼泊尔和美国)。

保守估计,在英国总人口中,自认为非男性也非女性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0.4%,也就是说,每250人中就有一人不属于二元性别之列。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法律角度,全世界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性别并不是二元性的,但语言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这种趋势。

英语和瑞典语是性别中性的语言,意味着人类有性别,但事物却没有性别。相比之下,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是性别化语言,这意味着无论是人类还是勺子都会被赋予性别。有些语言(中文、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是没有性别的,代词并无法透露指代对象的性别。

每种类型的语言都会带来不同的问题。但那些不认同二元性别却要说性别化语言的人,面对着最严峻的挑战。在很多欧洲语言中,如果不说明是男性还是女性,甚至很难进行自我介绍。在德语中,你不是老师,你是Lehrer(男老师)或Lehrerin(女老师)。在西班牙语中,你不是医生,是médico(男医生)或médica(女医生)。

德语的语法有三种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人们可能会认为这种中性词性可以为那些不符合二元性别的人提供合适的替代方案。 德语中的中性代词es可以理解成英语中的it(它),但后者其实包含着一层物化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在所修饰的人物名词是中性名词时(如一个小孩、一个婴儿),es也可以被用来指代人。

德语的中性名词以后缀-chen或-lein结尾,这个后缀让使名词听起来小而可爱,就像Püppchen(一个小娃娃)或Hündchen(一只小狗)。也就是说,这些中性名词一般在指代人时,会剥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德国非二元性别人士很少广泛使用这个代词的原因。

西班牙语中的阴性阳性区别

在这些语言中,词性并不具备纯粹的语法功能,有时也很难将语言与文化分开。而在性别化语言中,女性常常占据弱势。西班牙语中所有名词都有阴性和阳性,以-o结尾的是阳性,而阴性以-a结尾。但是西班牙语中,秘书的阴性secretaria(女秘书)一般是指办公室助理,而秘书的阳性secretario(男秘书)则指的是更高级的职位,如外国秘书。

一位讲德英双语的朋友曾告诉我,在德语中,如果有个词听上去很有力度,那它有很大可能是阳性。例如,Leiter这个词可以表示“领导者”或“阶梯”,取决于修饰它的冠词的词性。

语言是灵活的,却也存在着大量干扰因素,但语言也正在开始试图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瑞典,LGBTQ和女权主义者一直鼓励使用性别中性的代词hen,取代hon(她)和han(他)。有时官方也会使用hon,比如在议会辩论上。Hon也成为了瑞典语词汇表的一部分。德语也有一个新的性别中性代词xier。然而,对其变位方式的争论,使这个代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Latinx(发音为la-teen-ex)这个词是latinos(拉丁男人)和latinas(拉丁女人)的中性词,这个术语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但部分拉丁人对此持有争议。因为这个词主要在美国使用,而不是在讲西班牙语的拉美地区。语言对于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使得外国强加给本国性别化语言的“解决方案”不太可能长久。

但是,数字世界的在线交流很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书面形式让性别中立语言变得更容易。例如,西班牙语有时会使用“@”符号来同时代表-a和-o。法国会用“middot”这个单词来指代一大群人,防止一群男性和女性被统称为阳性复数。这些词或符号无法发音,因此使用也不是非常普遍。

无性别语言(中文、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在芬兰语中,lakimies是一个所谓的性别中性名词,意指律师,但由于大多数律师都是男性,如果对方是女性,别人就仍然会称她为“女律师”。当语言有明确的词性时,就会显得过于二元化和严格,但当语言没有明确规定性别时,就会产生男性规范。

让语言能够更好地反映我们对性别不断加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某些人群可能会被从语言中抹除。自2013年以来,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自称为Professorinnen(阴性复数),试图让语言更加性别中立,且不忽视女教授的存在。虽然阳性复数的Professoren更好发音,但默认词性为阳性只会让大众认为,无论是语法还是文化中,阳性是常态,阴性是局外人。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语言是一定会适应社会变化的,如今的英语语言已经与一个世纪前相差甚远。也许英语不是世界上最无性别的语言,但英语中一直有一个中性的代词:“They”(他/她/它们)。比起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点。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新政治人

原标题:How centuries-old languages collided with modern ideas about gender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她、它:古老的语言如何与现代性别观念发生碰撞?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性别的认知正在发生迅速转变,但这种转变似乎在语言上遇到了麻烦:ta到底是他、她,还是它?

图片来源:Getty

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有50%的美国千禧一代认为性别是一种频谱,因此有些人并不属于传统类别。去年年底,德国成为了接受除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类性别的国家(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尼泊尔和美国)。

保守估计,在英国总人口中,自认为非男性也非女性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0.4%,也就是说,每250人中就有一人不属于二元性别之列。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法律角度,全世界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性别并不是二元性的,但语言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这种趋势。

英语和瑞典语是性别中性的语言,意味着人类有性别,但事物却没有性别。相比之下,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是性别化语言,这意味着无论是人类还是勺子都会被赋予性别。有些语言(中文、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是没有性别的,代词并无法透露指代对象的性别。

每种类型的语言都会带来不同的问题。但那些不认同二元性别却要说性别化语言的人,面对着最严峻的挑战。在很多欧洲语言中,如果不说明是男性还是女性,甚至很难进行自我介绍。在德语中,你不是老师,你是Lehrer(男老师)或Lehrerin(女老师)。在西班牙语中,你不是医生,是médico(男医生)或médica(女医生)。

德语的语法有三种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人们可能会认为这种中性词性可以为那些不符合二元性别的人提供合适的替代方案。 德语中的中性代词es可以理解成英语中的it(它),但后者其实包含着一层物化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在所修饰的人物名词是中性名词时(如一个小孩、一个婴儿),es也可以被用来指代人。

德语的中性名词以后缀-chen或-lein结尾,这个后缀让使名词听起来小而可爱,就像Püppchen(一个小娃娃)或Hündchen(一只小狗)。也就是说,这些中性名词一般在指代人时,会剥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德国非二元性别人士很少广泛使用这个代词的原因。

西班牙语中的阴性阳性区别

在这些语言中,词性并不具备纯粹的语法功能,有时也很难将语言与文化分开。而在性别化语言中,女性常常占据弱势。西班牙语中所有名词都有阴性和阳性,以-o结尾的是阳性,而阴性以-a结尾。但是西班牙语中,秘书的阴性secretaria(女秘书)一般是指办公室助理,而秘书的阳性secretario(男秘书)则指的是更高级的职位,如外国秘书。

一位讲德英双语的朋友曾告诉我,在德语中,如果有个词听上去很有力度,那它有很大可能是阳性。例如,Leiter这个词可以表示“领导者”或“阶梯”,取决于修饰它的冠词的词性。

语言是灵活的,却也存在着大量干扰因素,但语言也正在开始试图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瑞典,LGBTQ和女权主义者一直鼓励使用性别中性的代词hen,取代hon(她)和han(他)。有时官方也会使用hon,比如在议会辩论上。Hon也成为了瑞典语词汇表的一部分。德语也有一个新的性别中性代词xier。然而,对其变位方式的争论,使这个代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Latinx(发音为la-teen-ex)这个词是latinos(拉丁男人)和latinas(拉丁女人)的中性词,这个术语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但部分拉丁人对此持有争议。因为这个词主要在美国使用,而不是在讲西班牙语的拉美地区。语言对于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使得外国强加给本国性别化语言的“解决方案”不太可能长久。

但是,数字世界的在线交流很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书面形式让性别中立语言变得更容易。例如,西班牙语有时会使用“@”符号来同时代表-a和-o。法国会用“middot”这个单词来指代一大群人,防止一群男性和女性被统称为阳性复数。这些词或符号无法发音,因此使用也不是非常普遍。

无性别语言(中文、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在芬兰语中,lakimies是一个所谓的性别中性名词,意指律师,但由于大多数律师都是男性,如果对方是女性,别人就仍然会称她为“女律师”。当语言有明确的词性时,就会显得过于二元化和严格,但当语言没有明确规定性别时,就会产生男性规范。

让语言能够更好地反映我们对性别不断加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某些人群可能会被从语言中抹除。自2013年以来,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自称为Professorinnen(阴性复数),试图让语言更加性别中立,且不忽视女教授的存在。虽然阳性复数的Professoren更好发音,但默认词性为阳性只会让大众认为,无论是语法还是文化中,阳性是常态,阴性是局外人。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语言是一定会适应社会变化的,如今的英语语言已经与一个世纪前相差甚远。也许英语不是世界上最无性别的语言,但英语中一直有一个中性的代词:“They”(他/她/它们)。比起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点。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新政治人

原标题:How centuries-old languages collided with modern ideas about gender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