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著名作家二月河今日凌晨病逝,《雍正皇帝》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著名作家二月河今日凌晨病逝,《雍正皇帝》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二月河刚开始写作时,将自己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形容为,“天下文艺刊物多如牛毛,文艺出版社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没有二月河的杯水之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作家二月河于今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73岁。《雍正皇帝》一书责编曾撰文称,该书曾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小说作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

在二月河写于2001年的文章《我和我的编辑》中,讲到自己的创作生涯是从写通讯报道、消息新闻开始的,“在部队军旅十年有余,到地方又在宣传部门,我的业务工作其实是个业余记者。”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康熙大帝》也是“昏天黑地偷着写出来的”,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发表,也不知道写出来投给哪个出版社,他将自己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形容为,“天下文艺刊物多如牛毛,文艺出版社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没有二月河的杯水之交。”

1984年,黄河文艺出版社的社长王汉章和编辑顾仕朋找到了二月河,因为听说“南阳有个凌解放,在写康熙大帝”,这次来访使得二月河“受宠若惊”,赶忙将《康熙大帝》的第一卷的前十章给他们看,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看稿子用了半天,对他进行知识考核倒是用了两天半,二月河和两位编辑坐在招待所,两张床面对面,问答的全是清史相关的问题,不单是正史,还包括野史笔记、民风民俗、版图疆域,方方面面,直至两位编辑满意为止。之后二月河就开始了与顾仕鹏的合作,写出了《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等作品。在《康熙大帝》第二卷写完尚未成熟、第三卷刚开始的日子里,1995年秋天,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周百义又找到了二月河,并再三劝说二月河为长江文艺写“雍正皇帝”,二月河最终接受。

在二月河的回忆中,《雍正皇帝》成书远比《康熙大帝》艰难,原因包括,当时周百义资历尚浅,只有小说的初审权,不能做决策,所以《雍正皇帝》的第一卷被搁置了不断的时间,最终终于得以成书。而据《雍正皇帝》的责任编辑周百义、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在今年刊于《长江日报》的文章中透露,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曾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两次在终评时都以一票之差落选。

周百义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1996年出版社在北京文采阁召开《雍正皇帝》研讨会时,茅盾文学奖初评已经结束,《雍正皇帝》取得了23位评委中的19票,其中有位评委表示,《雍正皇帝》是《红楼梦》以来一百年间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但同时因为人们对于这部小说并不了解,周百义写道,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陈建功建议他们去北京做宣传。到了1997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审时,《雍正皇帝》挺到了终评的最后一轮,那时只剩7本书了,然而最后周百义从陈建功那里收到的是最终落选的消息。落选的原因包括《雍正皇帝》的情节和人物不符合历史,比如雍正的死因、李卫的出身还有引娣与雍正有“乱伦”的嫌疑,还有人认为小说的诗词歌赋不合格律。

针对评委对《雍正皇帝》提出的意见,周百义表示希望二月河可以做修改,但是二月河拒绝了修改的要求,他认为小说就是小说,不存在与历史是不是相符,责任编辑既然不能说服二月河,就只能邀请专家为二月河的诗词把关,只是后来因为“杂事缠身”,始终没有将书寄送到专家那里。到了第五次茅盾文学奖评审时,又是到了终评阶段,周百义写道,有一位大学教授始终认为《雍正皇帝》的情节不符合史实,他的意见又应道到了其他评委的态度,结果又是遗憾落败。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著名作家二月河今日凌晨病逝,《雍正皇帝》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二月河刚开始写作时,将自己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形容为,“天下文艺刊物多如牛毛,文艺出版社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没有二月河的杯水之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作家二月河于今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73岁。《雍正皇帝》一书责编曾撰文称,该书曾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小说作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

在二月河写于2001年的文章《我和我的编辑》中,讲到自己的创作生涯是从写通讯报道、消息新闻开始的,“在部队军旅十年有余,到地方又在宣传部门,我的业务工作其实是个业余记者。”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康熙大帝》也是“昏天黑地偷着写出来的”,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发表,也不知道写出来投给哪个出版社,他将自己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形容为,“天下文艺刊物多如牛毛,文艺出版社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没有二月河的杯水之交。”

1984年,黄河文艺出版社的社长王汉章和编辑顾仕朋找到了二月河,因为听说“南阳有个凌解放,在写康熙大帝”,这次来访使得二月河“受宠若惊”,赶忙将《康熙大帝》的第一卷的前十章给他们看,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看稿子用了半天,对他进行知识考核倒是用了两天半,二月河和两位编辑坐在招待所,两张床面对面,问答的全是清史相关的问题,不单是正史,还包括野史笔记、民风民俗、版图疆域,方方面面,直至两位编辑满意为止。之后二月河就开始了与顾仕鹏的合作,写出了《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等作品。在《康熙大帝》第二卷写完尚未成熟、第三卷刚开始的日子里,1995年秋天,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周百义又找到了二月河,并再三劝说二月河为长江文艺写“雍正皇帝”,二月河最终接受。

在二月河的回忆中,《雍正皇帝》成书远比《康熙大帝》艰难,原因包括,当时周百义资历尚浅,只有小说的初审权,不能做决策,所以《雍正皇帝》的第一卷被搁置了不断的时间,最终终于得以成书。而据《雍正皇帝》的责任编辑周百义、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在今年刊于《长江日报》的文章中透露,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曾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两次在终评时都以一票之差落选。

周百义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1996年出版社在北京文采阁召开《雍正皇帝》研讨会时,茅盾文学奖初评已经结束,《雍正皇帝》取得了23位评委中的19票,其中有位评委表示,《雍正皇帝》是《红楼梦》以来一百年间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但同时因为人们对于这部小说并不了解,周百义写道,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陈建功建议他们去北京做宣传。到了1997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审时,《雍正皇帝》挺到了终评的最后一轮,那时只剩7本书了,然而最后周百义从陈建功那里收到的是最终落选的消息。落选的原因包括《雍正皇帝》的情节和人物不符合历史,比如雍正的死因、李卫的出身还有引娣与雍正有“乱伦”的嫌疑,还有人认为小说的诗词歌赋不合格律。

针对评委对《雍正皇帝》提出的意见,周百义表示希望二月河可以做修改,但是二月河拒绝了修改的要求,他认为小说就是小说,不存在与历史是不是相符,责任编辑既然不能说服二月河,就只能邀请专家为二月河的诗词把关,只是后来因为“杂事缠身”,始终没有将书寄送到专家那里。到了第五次茅盾文学奖评审时,又是到了终评阶段,周百义写道,有一位大学教授始终认为《雍正皇帝》的情节不符合史实,他的意见又应道到了其他评委的态度,结果又是遗憾落败。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