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9上海车展】奥迪用这款概念车展示了未来的都市出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9上海车展】奥迪用这款概念车展示了未来的都市出行

本次上海车展针对未来城市出行,奥迪用一款前沿概念车--AI:ME给出了解决方案。奥迪AI:ME以小尺寸的紧凑型车身设计、极具空间感和未来感的内舱设计,以及L4级自动驾驶功能,使用户得以尽享所想车内驾乘时光。

奥迪AI:ME概念车的车身线条设计与2017年奥迪推出的适合长距离出行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奥迪AIcon相互呼应,这两款概念车都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展出,共同展现其在设计理念上的一脉相承。

奥迪AI:ME车身长4.30米,宽1.90米,尽管所占面积与紧凑型车型相同,而凭借长达2.77米的轴距和1.52米的车身高度,奥迪AI:ME带来可比肩更高一个级别车型的宽敞内部空间。得益于电动车型的车身结构,更加短促的前悬和没有传统传动轴的设计可为车辆内舱节省更多空间。电动驱动单元位于车辆后桥,功率可达125千瓦。

紧凑的驱动系统可最大限度地为驾乘人员带来更加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和高度灵活的布局设计。奥迪AI:ME采用“2+X”的座舱布局,可根据座椅位置和储物空间需求灵活配置。在多数情况下,驾乘者只需用到前排的独立式座椅;有需要时,前后两排可共容纳四人同行。

在未来,奥迪首先对灯光进行了重新定义,随着拥有自动驾驶功能车型的不断推出,驾驶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分配给其它任务,因此也很少需要将前方的道路照亮,所以车辆的前照灯将需要担任更多“角色”。用车灯与其他道路使用者进行交流也是照明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奥迪AIcon已经展示了数字矩阵车灯除了基础照明之外,是如何通过图形的移动和变换,发出清晰易懂的驾驶信号的。

而奥迪AI:ME将这一设计再次深化。在城市道路中,随着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车辆位于传统位置的前后车灯将变得不再醒目。因此,奥迪照明系统的设计团队将LED车灯置于轮眉上方,这一非传统的高位车灯设计使其在各个角度均清晰可见。这种360度全方位的对话方式为行人和骑车人提供了重要的额外安全保障。

自动驾驶技术在轨道交通和航空运输业早已被广泛运用,而在汽车行业内则刚刚起步。奥迪AI:ME专为城市路况而生,并可在该路况下实现L4级自动驾驶。即使自动驾驶科技水平仍在不断提高,L4级自动驾驶仍是在全球通用标准下第二高的自动驾驶等级。

L4级自动驾驶系统下,在高速公路或市中心的指定区域等特定区域,车辆可完全交由系统驾驶,无需驾驶者介入;当车辆驶出以上指定区域时,则需驾驶者再次接管对于车辆的控制。奥迪AIcon则具有L5级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奥迪AI:ME则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方向盘和踏板控制单元。从另外一种角度看,AI:ME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灵活的座椅位置布局可满足乘客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前排座椅采用贵宾室经典的舒适设计,宽大的座椅软垫采用暖色调的灰色纺织面料;座椅靠背采用贝壳弧形的设计,并通过垂直的托架直接连接到座垫上。当无需踏板操作时,驾驶者可以将双脚放置在仪表板下方的支撑踏板上,如同在脚凳上休息般舒适;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范围拓展至车辆两侧边缘区域,乘客可随意按需调节座椅的位置。

车载通讯和交互系统以及车辆本身均可通过人眼追踪、语音输入和车门内饰面板上的触摸感应区控制。以上各个传感器均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位置布局,并完美暗嵌于内饰面板之内。传感器灯光在靠近时方可激活,从而将用户的视线引导至功能界面。

贯穿式OLED多功能3D显示器位于前挡风玻璃下方,主要用于显示人眼追踪的对话结果。功能菜单均采用按功能分类的排列逻辑,例如导航专用或信息娱乐系统专用等。该菜单可通过人眼激活,随后打开的子目录将从画面背景移至前方,在3D显示器上以清晰视图模式显示。

车载VR眼镜主要用于信息娱乐系统的视觉输出,为乘客带来联网、观影,甚至互动游戏等绝佳的车内体验。2019年初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展示了“Holoride”系统在未来应用中的更多可能性。搭载的传感器系统可监测车辆自身的运动,并将其集成至游戏的视觉体验中,为乘客打造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车辆内饰的面料和结构设计均采用与家庭环境相似的风格。优质织造面料为已然科技感十足的车内空间增添了一丝既舒适又奢华的触感。内饰纺织面料由回收材料以及木材制成;车门扶手面板上的触控区域由矿物复合材料可丽耐(Corian)制成,触感非常温和有质感。自然与科技元素的碰撞为新车的内饰营造出独具一格的氛围。纵深车窗和车顶区域的大尺寸玻璃令车内更加明亮清透。电致变色玻璃可不断调节车窗的颜色,以隔绝进入车内的光和热。车顶内饰面板上的精致木质挡板也可遮挡阳光,为车内带来一丝清凉。

此外,奥迪AI:ME开创了在车内使用真正植物的设计先河。绿植在恶劣的城市环境中十分罕见,在带来亲近自然的感受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先进的过滤技术是阻隔外部交通和城市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为最好地满足一台城市用车的需求,奥迪针对AI:ME的各项参数进行了重新规划。适合长距离行驶的车型注重续航里程,而AI:ME这类车型主要在20-70公里/小时的车速区间内行驶,同时,一次充电还需要可以支撑数小时的旅途。所以,充分挖掘行驶时长远比延长以公里计算的续航里程更为重要。续航里程、过弯速度、极限加速和最高时速等数据,并非奥迪AI:ME这类车型的关注重点。

因此,工程师团队采用了简洁且轻便的基础配置设计,容量为65千瓦时的电池单元足以满足奥迪AI:ME的出行需求。此外,车辆后桥上还搭载一部永磁同步电机,在必要时可带来高达125千瓦的额外功率,只需发挥其小部分功能即可满足正常的城市出行需求。得益于动能回收系统和较轻的车身重量,即使在城市交通中,奥迪AI:ME也能保持极低的能耗。

奥迪AI:ME所采用的车轴和悬挂系统的其它组件,均与奥迪家族的其它紧凑型车型通用。自适应避震器与轻量化的簧下质量相结合,共同保障了车辆在城市路况行驶时的舒适性。奥迪AI:ME的车身及附件均由高科技钢、铝和塑料等轻量化复合材料打造。

奥迪AI:ME将成为用户个人数字生态圈的一个支点。日常两点一线的冗长驾驶变成了轻松愉快的悠享旅程。抵达目的地后,用户便可下车离开,无需寻找停车位或充电站,奥迪AI:ME将自动回泊停车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奥迪

4.6k
  • 汽车早报|理想首款纯电SUV将于7月下旬发布 奥迪就电动化战略发布回应性声明
  • 奥迪就电动化战略发布回应性声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9上海车展】奥迪用这款概念车展示了未来的都市出行

本次上海车展针对未来城市出行,奥迪用一款前沿概念车--AI:ME给出了解决方案。奥迪AI:ME以小尺寸的紧凑型车身设计、极具空间感和未来感的内舱设计,以及L4级自动驾驶功能,使用户得以尽享所想车内驾乘时光。

奥迪AI:ME概念车的车身线条设计与2017年奥迪推出的适合长距离出行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奥迪AIcon相互呼应,这两款概念车都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展出,共同展现其在设计理念上的一脉相承。

奥迪AI:ME车身长4.30米,宽1.90米,尽管所占面积与紧凑型车型相同,而凭借长达2.77米的轴距和1.52米的车身高度,奥迪AI:ME带来可比肩更高一个级别车型的宽敞内部空间。得益于电动车型的车身结构,更加短促的前悬和没有传统传动轴的设计可为车辆内舱节省更多空间。电动驱动单元位于车辆后桥,功率可达125千瓦。

紧凑的驱动系统可最大限度地为驾乘人员带来更加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和高度灵活的布局设计。奥迪AI:ME采用“2+X”的座舱布局,可根据座椅位置和储物空间需求灵活配置。在多数情况下,驾乘者只需用到前排的独立式座椅;有需要时,前后两排可共容纳四人同行。

在未来,奥迪首先对灯光进行了重新定义,随着拥有自动驾驶功能车型的不断推出,驾驶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分配给其它任务,因此也很少需要将前方的道路照亮,所以车辆的前照灯将需要担任更多“角色”。用车灯与其他道路使用者进行交流也是照明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奥迪AIcon已经展示了数字矩阵车灯除了基础照明之外,是如何通过图形的移动和变换,发出清晰易懂的驾驶信号的。

而奥迪AI:ME将这一设计再次深化。在城市道路中,随着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车辆位于传统位置的前后车灯将变得不再醒目。因此,奥迪照明系统的设计团队将LED车灯置于轮眉上方,这一非传统的高位车灯设计使其在各个角度均清晰可见。这种360度全方位的对话方式为行人和骑车人提供了重要的额外安全保障。

自动驾驶技术在轨道交通和航空运输业早已被广泛运用,而在汽车行业内则刚刚起步。奥迪AI:ME专为城市路况而生,并可在该路况下实现L4级自动驾驶。即使自动驾驶科技水平仍在不断提高,L4级自动驾驶仍是在全球通用标准下第二高的自动驾驶等级。

L4级自动驾驶系统下,在高速公路或市中心的指定区域等特定区域,车辆可完全交由系统驾驶,无需驾驶者介入;当车辆驶出以上指定区域时,则需驾驶者再次接管对于车辆的控制。奥迪AIcon则具有L5级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奥迪AI:ME则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方向盘和踏板控制单元。从另外一种角度看,AI:ME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灵活的座椅位置布局可满足乘客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前排座椅采用贵宾室经典的舒适设计,宽大的座椅软垫采用暖色调的灰色纺织面料;座椅靠背采用贝壳弧形的设计,并通过垂直的托架直接连接到座垫上。当无需踏板操作时,驾驶者可以将双脚放置在仪表板下方的支撑踏板上,如同在脚凳上休息般舒适;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范围拓展至车辆两侧边缘区域,乘客可随意按需调节座椅的位置。

车载通讯和交互系统以及车辆本身均可通过人眼追踪、语音输入和车门内饰面板上的触摸感应区控制。以上各个传感器均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位置布局,并完美暗嵌于内饰面板之内。传感器灯光在靠近时方可激活,从而将用户的视线引导至功能界面。

贯穿式OLED多功能3D显示器位于前挡风玻璃下方,主要用于显示人眼追踪的对话结果。功能菜单均采用按功能分类的排列逻辑,例如导航专用或信息娱乐系统专用等。该菜单可通过人眼激活,随后打开的子目录将从画面背景移至前方,在3D显示器上以清晰视图模式显示。

车载VR眼镜主要用于信息娱乐系统的视觉输出,为乘客带来联网、观影,甚至互动游戏等绝佳的车内体验。2019年初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展示了“Holoride”系统在未来应用中的更多可能性。搭载的传感器系统可监测车辆自身的运动,并将其集成至游戏的视觉体验中,为乘客打造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车辆内饰的面料和结构设计均采用与家庭环境相似的风格。优质织造面料为已然科技感十足的车内空间增添了一丝既舒适又奢华的触感。内饰纺织面料由回收材料以及木材制成;车门扶手面板上的触控区域由矿物复合材料可丽耐(Corian)制成,触感非常温和有质感。自然与科技元素的碰撞为新车的内饰营造出独具一格的氛围。纵深车窗和车顶区域的大尺寸玻璃令车内更加明亮清透。电致变色玻璃可不断调节车窗的颜色,以隔绝进入车内的光和热。车顶内饰面板上的精致木质挡板也可遮挡阳光,为车内带来一丝清凉。

此外,奥迪AI:ME开创了在车内使用真正植物的设计先河。绿植在恶劣的城市环境中十分罕见,在带来亲近自然的感受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先进的过滤技术是阻隔外部交通和城市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为最好地满足一台城市用车的需求,奥迪针对AI:ME的各项参数进行了重新规划。适合长距离行驶的车型注重续航里程,而AI:ME这类车型主要在20-70公里/小时的车速区间内行驶,同时,一次充电还需要可以支撑数小时的旅途。所以,充分挖掘行驶时长远比延长以公里计算的续航里程更为重要。续航里程、过弯速度、极限加速和最高时速等数据,并非奥迪AI:ME这类车型的关注重点。

因此,工程师团队采用了简洁且轻便的基础配置设计,容量为65千瓦时的电池单元足以满足奥迪AI:ME的出行需求。此外,车辆后桥上还搭载一部永磁同步电机,在必要时可带来高达125千瓦的额外功率,只需发挥其小部分功能即可满足正常的城市出行需求。得益于动能回收系统和较轻的车身重量,即使在城市交通中,奥迪AI:ME也能保持极低的能耗。

奥迪AI:ME所采用的车轴和悬挂系统的其它组件,均与奥迪家族的其它紧凑型车型通用。自适应避震器与轻量化的簧下质量相结合,共同保障了车辆在城市路况行驶时的舒适性。奥迪AI:ME的车身及附件均由高科技钢、铝和塑料等轻量化复合材料打造。

奥迪AI:ME将成为用户个人数字生态圈的一个支点。日常两点一线的冗长驾驶变成了轻松愉快的悠享旅程。抵达目的地后,用户便可下车离开,无需寻找停车位或充电站,奥迪AI:ME将自动回泊停车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