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布克国际奖得主阿尔哈西:文学因普世而美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布克国际奖得主阿尔哈西:文学因普世而美好

约哈·阿尔哈西是第一位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的阿曼女性作家,她的“幸运之书”《天体》获得了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阿曼的社会历史变迁。

约哈·阿尔哈西是第一位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的阿曼女性作家,她凭借小说《天体》获得了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The Guardian

《天体》(Celestial Bodies)是约哈·阿尔哈西(Jokha Alharthi)的第二部小说,这本书以阿曼农村为背景——那里有着灌溉运河,在沙漠高原的夜晚下,是凉爽的后屋和繁忙的庭院。但这本书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写成的。阿尔哈西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还带着8个月大的孩子,她和丈夫几乎找不到住处,只能每周临时租一间小公寓。在求学期间,她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比如,虽然她的博士学位是关于阿拉伯古典诗歌文学的,但她被要求“写流利的英语文章”,“我想,我从来没有那样做过!从来没有!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公寓,哄孩子睡觉后,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思考——英语写作不仅仅意味着摈弃阿曼语(即阿曼阿拉伯语,是阿拉伯语方言分支中的一种——译注),而且要面对的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一种不同的语言环境。我真心热爱我的母语阿曼语,并且我认为有必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所以我开始用阿曼语创作。” 阿尔哈西出版的第一本书名为《梦》(Dream), “大概,是一个爱情故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在构思另一本书,思索着一些想法、地点和人物。“一开始我的想法并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但我一直在构思,同时也在思考那些正在阿曼逐渐消逝的传统。我一直没有开始,直到下笔那一刻,那一刻对我来说举步维艰,但就像再次回到母亲的子宫,我感到安然又温暖。我认为这本小说拯救了我自己,这么说也许有点过——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真的。”

2019年5月,在首次出版近10年后,《天体》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阿尔哈西的竞争对手包括去年摘得此奖项的波兰畅销书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等一众优秀作家,最终她跟随韩国作家韩江等前几位获奖者的脚步,成功拿下了布克国际文学奖,这也是阿拉伯语作品第一次荣获国际布克奖。她获奖的第二天早上,在伦敦市中心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总部顶楼一间明亮的屋子里,我们对阿尔哈西进行了专访。与阿尔哈西一同接受专访的还有《天体》的翻译玛里琳·布斯(Marilyn Booth)。据布斯回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也是在爱丁堡大学开始的:当时阿尔哈西的博士生导师刚刚退休,但是她还没有完成博士学位,布斯接手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玛里琳·布斯现任牛津大学当代阿拉伯世界研究的教授)。“当时阿尔哈西给我带来了她的小说。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想把它翻译成英语。” 布斯对这本书的翻译非常上心,甚至在还没有出版社准备出版前就完成了翻译工作,“当然,这并不总是一个好主意,”她说。《天体》是阿曼女性作家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小说,布克国际文学奖5万英镑的奖金将由作者约哈·阿尔哈西和译者玛里琳·布斯两人平分。

2019年5月,约哈·阿尔哈西和玛里琳·布斯在布克国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图片来源:Andy Rain/EPA/ The Guardian

《天体》一书讲述了al-Awafi村庄三代人的故事,围绕三姊妹以及她们的父母、孩子、丈夫和公公婆婆展开。在小说开篇,一个被命名为“伦敦”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奇怪的基督教国家首都的名字让亲戚邻居们议论纷纷),这件事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在开头短短6页中,我们目睹了一场真实的悲剧以及一位母亲令人难忘的分娩经历,“宛如一匹挺拔的母马”。阿尔哈西笔下的角色独一无二,性格鲜明,他们会像普通人一样充满矛盾,易犯错误。譬如溺爱孩子的爸爸给未断奶的孩子喂婴儿食品,这种行为“没什么必要,而且有点丟人现眼”;一个被困窘的女儿当成“疯子”关起来的前奴隶,每当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就会大叫:“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是马苏德(Masoud),我在这儿!”

《天体》是一部关于多代人的家世小说,同时也映照出了阿曼的社会历史演化:从伊斯兰教和Zār崇拜(Zār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的一种特殊宗教习俗——译注)的传统父权农村社会,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1970年),到一个盛产石油、多城市的海湾国家,她的笔触,有时在一句话或一个段落里,便涉及到这种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从一个声音到另一个声音、从一个十年到另一个十年的变迁。这种手法在各国文学中并不鲜见,诸如古代阿拉伯语诗人摩泰纳比(Abū al-Tayyib Ahmad ibn Husayn al-Mutanabbī)、现代的巴勒斯坦民族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Mahmoud Darwish),以及阿尔哈西最喜欢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契诃夫,还有她在18岁时候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里。从那之后,她还写了三部故事集,被翻译成五种语言,除此之外她也写了一些儿童读物。

《天体》

《天体》于2010年首次出版,阿尔哈西说,这本书是一本“幸运之书”,40岁的阿尔哈西就像她的散文一样率直而自信。“我认为书就像人一样,这本书受到了很多关注,就像有些人时来运转。” 《天体》一书深受评论家喜爱,有人写了一篇关于这部小说的硕士论文,去年还有一项关于它的文学批评研究。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阿尔哈西几乎都是用流利而权威的英语进行的,但话及此处她转向布斯:“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用阿拉伯语说这句话,准确地说——我不想弄错意思。” “有些人觉得,触及像奴隶制这样的敏感话题是在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煽动过去,” 布斯顿了一会儿说,“因为阿曼是一个新的国家,奴隶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她说,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忖量过去,思考历史。”

阿尔哈西的一位叔叔是诗人和旅行作家,她的祖父是一位诗人,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喜爱历史,尤其是阿拉伯文学中的历史。“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引用摩泰纳比的诗句来证明祖父的地位” ——就像她笔下的人物亚兹安(Azzan),他美丽的贝多因情人却愈发觉得他陌生而疏远。布斯研究的现代阿拉伯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埃及阿拉伯语(她从未去过阿曼,在遇到不认识的阿曼文化相关东西的时候不得不给阿尔哈西发图片询问),她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这些诗歌,包括诗歌的双重含义和一千年前的文化背景,这是翻译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她因为这些恨死我了!” 阿尔哈西笑着说。

目前阿尔哈西和她的丈夫以及三个孩子住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的苏丹喀布斯大学教授古典阿拉伯文学。图片来源:Alamy/ The Guardian

阿尔哈西的母亲在Al-Qabil村长大,彼时无论男女,除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在小村庄里就学不到其他的东西了,除非去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所以她只能自学,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诗歌。到了阿尔哈西和她的兄弟姐妹出生时,情况已经慢慢变好,但是当地还是没有学前班。所以她的父亲作为当地的地方官,伪造了他们的出生证明,好让孩子们可以早点上学。“父亲认为我们太聪明,坐在家里浪费了。”现在,阿尔哈西住在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的苏丹喀布斯大学教授古典阿拉伯文学,是家里八姐妹四兄弟中的一员。你在兄弟姐妹中排第几? “好吧,让我看看,”她低声用手指数了数,“我是老四。”阿尔哈西的兄弟姐妹工作范围很广,有石油公司的员工,有一个在外交部的弟弟,有一个经营通讯公司的妹妹。阿尔哈西本人嫁给了一位土木工程师,二人育有三个孩子。

《天体》一书中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阿尔哈西并没有简单地设想所谓的权力和人们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她书中的主角之一、女族长萨利玛(Salima)小时候只是家族里贫困家庭的小女孩。那时,萨利玛既不能像其他有钱的亲戚一样丰衣足食,也不能和仆人混在一起,不能像她们那样洗澡,不能像女奴那样跳舞。成年的萨利玛更是无法忍受女婿家的一名前奴隶,扎里法(Zarifa)——她操持着全家上下,深受她所谓主人和主人儿子的喜爱,扎里法虽然不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但她拥有实际上的权力。“于我而言,这些都是错综复杂的东西,” 阿尔哈西说,“人际关系尤为复杂,因为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试图捍卫自己的权威。很多女人即使身为奴隶,忍辱负重,但依然铿锵有力。” 《天体》每一个章节名皆为人名,该人物便是本章的视点人物,有趣的是,书中只在开篇出现了一位男性视点人物阿卜杜拉(Abdallah)——他是一个商人,是家族财富的继承人,同时是一家之主,理应享受男权世界里一个男人应有的权力。“但阿卜杜拉并没有!”阿尔哈蒂说,部分原因是过去的创伤,部分原因是他深爱着一个不爱他的人,部分原因是他的世界变化太快,部分原因被周围的女性力量所左右。“你也许会在认为,在第一人称视角下,人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权威,”布斯补充道,“然而,事实上阿卜杜拉是最脆弱的那一个。”

当阿尔哈西被问到,对于这个奖项可能给她带来的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有什么看法时,她沉默了一会儿。“我不知道,这很奇怪……yanni”——她转向布斯,在急促的阿拉伯语中,英语短语就像气泡一样不时冒出来。“拥有更庞大的读者群不失为一件好事,”布斯最后说,“世界各地都有读者,但这也有一点奇怪的感觉,因为这些角色都是她创作出来的。这些角色一开始在她的心里构思和成长,现在他们正走向全世界,世界各地的读者们在读关于这些角色的书,思考这些角色的际遇,很难说就这样放手。”或者,正如书中萨利玛在谈到她女儿时说的那样:“我们把女儿养大,却是陌生人将她们带走。”阿尔哈西说,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那就是“当这本小说以阿拉伯语出版时,阿拉伯语读者,尤其是阿曼读者,很容易就能对它产生共鸣”——而非阿拉伯语读者则很难有相同的认同感。“但我仍然认为,文学之所以吸引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对其耳熟能详,而是我们能与文学中颠扑不破的普世价值产生共鸣,即使它有很强的mahaliya。”“当地气质,”布斯补充说,“我希望读者们能够理解这本书的普世价值。”

(翻译:张海宁)

来源:卫报

原标题:Jokha Alharthi: ‘A lot of women are really strong, even though they are slaves'

最新更新时间:07/18 09: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布克国际奖得主阿尔哈西:文学因普世而美好

约哈·阿尔哈西是第一位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的阿曼女性作家,她的“幸运之书”《天体》获得了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阿曼的社会历史变迁。

约哈·阿尔哈西是第一位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的阿曼女性作家,她凭借小说《天体》获得了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 图片来源:Christian Sinibaldi/The Guardian

《天体》(Celestial Bodies)是约哈·阿尔哈西(Jokha Alharthi)的第二部小说,这本书以阿曼农村为背景——那里有着灌溉运河,在沙漠高原的夜晚下,是凉爽的后屋和繁忙的庭院。但这本书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写成的。阿尔哈西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还带着8个月大的孩子,她和丈夫几乎找不到住处,只能每周临时租一间小公寓。在求学期间,她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比如,虽然她的博士学位是关于阿拉伯古典诗歌文学的,但她被要求“写流利的英语文章”,“我想,我从来没有那样做过!从来没有!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公寓,哄孩子睡觉后,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思考——英语写作不仅仅意味着摈弃阿曼语(即阿曼阿拉伯语,是阿拉伯语方言分支中的一种——译注),而且要面对的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一种不同的语言环境。我真心热爱我的母语阿曼语,并且我认为有必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所以我开始用阿曼语创作。” 阿尔哈西出版的第一本书名为《梦》(Dream), “大概,是一个爱情故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在构思另一本书,思索着一些想法、地点和人物。“一开始我的想法并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但我一直在构思,同时也在思考那些正在阿曼逐渐消逝的传统。我一直没有开始,直到下笔那一刻,那一刻对我来说举步维艰,但就像再次回到母亲的子宫,我感到安然又温暖。我认为这本小说拯救了我自己,这么说也许有点过——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真的。”

2019年5月,在首次出版近10年后,《天体》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阿尔哈西的竞争对手包括去年摘得此奖项的波兰畅销书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等一众优秀作家,最终她跟随韩国作家韩江等前几位获奖者的脚步,成功拿下了布克国际文学奖,这也是阿拉伯语作品第一次荣获国际布克奖。她获奖的第二天早上,在伦敦市中心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总部顶楼一间明亮的屋子里,我们对阿尔哈西进行了专访。与阿尔哈西一同接受专访的还有《天体》的翻译玛里琳·布斯(Marilyn Booth)。据布斯回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也是在爱丁堡大学开始的:当时阿尔哈西的博士生导师刚刚退休,但是她还没有完成博士学位,布斯接手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玛里琳·布斯现任牛津大学当代阿拉伯世界研究的教授)。“当时阿尔哈西给我带来了她的小说。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想把它翻译成英语。” 布斯对这本书的翻译非常上心,甚至在还没有出版社准备出版前就完成了翻译工作,“当然,这并不总是一个好主意,”她说。《天体》是阿曼女性作家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小说,布克国际文学奖5万英镑的奖金将由作者约哈·阿尔哈西和译者玛里琳·布斯两人平分。

2019年5月,约哈·阿尔哈西和玛里琳·布斯在布克国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图片来源:Andy Rain/EPA/ The Guardian

《天体》一书讲述了al-Awafi村庄三代人的故事,围绕三姊妹以及她们的父母、孩子、丈夫和公公婆婆展开。在小说开篇,一个被命名为“伦敦”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奇怪的基督教国家首都的名字让亲戚邻居们议论纷纷),这件事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在开头短短6页中,我们目睹了一场真实的悲剧以及一位母亲令人难忘的分娩经历,“宛如一匹挺拔的母马”。阿尔哈西笔下的角色独一无二,性格鲜明,他们会像普通人一样充满矛盾,易犯错误。譬如溺爱孩子的爸爸给未断奶的孩子喂婴儿食品,这种行为“没什么必要,而且有点丟人现眼”;一个被困窘的女儿当成“疯子”关起来的前奴隶,每当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就会大叫:“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是马苏德(Masoud),我在这儿!”

《天体》是一部关于多代人的家世小说,同时也映照出了阿曼的社会历史演化:从伊斯兰教和Zār崇拜(Zār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的一种特殊宗教习俗——译注)的传统父权农村社会,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1970年),到一个盛产石油、多城市的海湾国家,她的笔触,有时在一句话或一个段落里,便涉及到这种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从一个声音到另一个声音、从一个十年到另一个十年的变迁。这种手法在各国文学中并不鲜见,诸如古代阿拉伯语诗人摩泰纳比(Abū al-Tayyib Ahmad ibn Husayn al-Mutanabbī)、现代的巴勒斯坦民族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Mahmoud Darwish),以及阿尔哈西最喜欢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契诃夫,还有她在18岁时候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里。从那之后,她还写了三部故事集,被翻译成五种语言,除此之外她也写了一些儿童读物。

《天体》

《天体》于2010年首次出版,阿尔哈西说,这本书是一本“幸运之书”,40岁的阿尔哈西就像她的散文一样率直而自信。“我认为书就像人一样,这本书受到了很多关注,就像有些人时来运转。” 《天体》一书深受评论家喜爱,有人写了一篇关于这部小说的硕士论文,去年还有一项关于它的文学批评研究。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阿尔哈西几乎都是用流利而权威的英语进行的,但话及此处她转向布斯:“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用阿拉伯语说这句话,准确地说——我不想弄错意思。” “有些人觉得,触及像奴隶制这样的敏感话题是在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煽动过去,” 布斯顿了一会儿说,“因为阿曼是一个新的国家,奴隶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她说,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忖量过去,思考历史。”

阿尔哈西的一位叔叔是诗人和旅行作家,她的祖父是一位诗人,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喜爱历史,尤其是阿拉伯文学中的历史。“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引用摩泰纳比的诗句来证明祖父的地位” ——就像她笔下的人物亚兹安(Azzan),他美丽的贝多因情人却愈发觉得他陌生而疏远。布斯研究的现代阿拉伯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埃及阿拉伯语(她从未去过阿曼,在遇到不认识的阿曼文化相关东西的时候不得不给阿尔哈西发图片询问),她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这些诗歌,包括诗歌的双重含义和一千年前的文化背景,这是翻译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她因为这些恨死我了!” 阿尔哈西笑着说。

目前阿尔哈西和她的丈夫以及三个孩子住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的苏丹喀布斯大学教授古典阿拉伯文学。图片来源:Alamy/ The Guardian

阿尔哈西的母亲在Al-Qabil村长大,彼时无论男女,除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在小村庄里就学不到其他的东西了,除非去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所以她只能自学,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诗歌。到了阿尔哈西和她的兄弟姐妹出生时,情况已经慢慢变好,但是当地还是没有学前班。所以她的父亲作为当地的地方官,伪造了他们的出生证明,好让孩子们可以早点上学。“父亲认为我们太聪明,坐在家里浪费了。”现在,阿尔哈西住在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的苏丹喀布斯大学教授古典阿拉伯文学,是家里八姐妹四兄弟中的一员。你在兄弟姐妹中排第几? “好吧,让我看看,”她低声用手指数了数,“我是老四。”阿尔哈西的兄弟姐妹工作范围很广,有石油公司的员工,有一个在外交部的弟弟,有一个经营通讯公司的妹妹。阿尔哈西本人嫁给了一位土木工程师,二人育有三个孩子。

《天体》一书中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阿尔哈西并没有简单地设想所谓的权力和人们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她书中的主角之一、女族长萨利玛(Salima)小时候只是家族里贫困家庭的小女孩。那时,萨利玛既不能像其他有钱的亲戚一样丰衣足食,也不能和仆人混在一起,不能像她们那样洗澡,不能像女奴那样跳舞。成年的萨利玛更是无法忍受女婿家的一名前奴隶,扎里法(Zarifa)——她操持着全家上下,深受她所谓主人和主人儿子的喜爱,扎里法虽然不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但她拥有实际上的权力。“于我而言,这些都是错综复杂的东西,” 阿尔哈西说,“人际关系尤为复杂,因为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试图捍卫自己的权威。很多女人即使身为奴隶,忍辱负重,但依然铿锵有力。” 《天体》每一个章节名皆为人名,该人物便是本章的视点人物,有趣的是,书中只在开篇出现了一位男性视点人物阿卜杜拉(Abdallah)——他是一个商人,是家族财富的继承人,同时是一家之主,理应享受男权世界里一个男人应有的权力。“但阿卜杜拉并没有!”阿尔哈蒂说,部分原因是过去的创伤,部分原因是他深爱着一个不爱他的人,部分原因是他的世界变化太快,部分原因被周围的女性力量所左右。“你也许会在认为,在第一人称视角下,人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权威,”布斯补充道,“然而,事实上阿卜杜拉是最脆弱的那一个。”

当阿尔哈西被问到,对于这个奖项可能给她带来的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有什么看法时,她沉默了一会儿。“我不知道,这很奇怪……yanni”——她转向布斯,在急促的阿拉伯语中,英语短语就像气泡一样不时冒出来。“拥有更庞大的读者群不失为一件好事,”布斯最后说,“世界各地都有读者,但这也有一点奇怪的感觉,因为这些角色都是她创作出来的。这些角色一开始在她的心里构思和成长,现在他们正走向全世界,世界各地的读者们在读关于这些角色的书,思考这些角色的际遇,很难说就这样放手。”或者,正如书中萨利玛在谈到她女儿时说的那样:“我们把女儿养大,却是陌生人将她们带走。”阿尔哈西说,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那就是“当这本小说以阿拉伯语出版时,阿拉伯语读者,尤其是阿曼读者,很容易就能对它产生共鸣”——而非阿拉伯语读者则很难有相同的认同感。“但我仍然认为,文学之所以吸引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对其耳熟能详,而是我们能与文学中颠扑不破的普世价值产生共鸣,即使它有很强的mahaliya。”“当地气质,”布斯补充说,“我希望读者们能够理解这本书的普世价值。”

(翻译:张海宁)

来源:卫报

原标题:Jokha Alharthi: ‘A lot of women are really strong, even though they are slaves'

最新更新时间:07/18 09: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