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推特与电邮进入小说:网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和社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推特与电邮进入小说:网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和社交?

造词、拼写错误、不打标点……网络写作已经变成了一个独具风格的领域,但在这种精心呈现的杂乱无章背后,是一场语言的革新。

梅丽莎·布罗德的小说是开车时对着苹果手机上的Siri一字一句念出来的 图片来源:Dan Tuffs/The Observer

在上一个十年的末尾,微博客网站Tumblr的用户中兴起了一种独特的极简主义风格。除开需要强调的情形,大写字母基本弃用;标点符号的阙如引人注目;话题大多用于反讽(例如#暴言)。不久后该站用户——与其他网民相比多为高学历年轻女性——即对此现象有了反思性的见解。一条推文自2012年以来获得了超过50万的点赞数:

问Tumblr用户何时一致决定不用标点就好比问此事何时发生以及为什么这算个事儿

它看起来自然而然我想说请看这句话它就像丛林里的大河一样流动

或者如其他用户所言:

你做了些什么(大写)

在我看来,但凡关心互联网对我们的集体精神健康有何影响者,一般也都会论及它所释出的诗意——你可以在Tumblr或推特乃至于抖音国际版上见到五花八门的文本创新和表达,三个点(...)、不带问号的问题或者“idk lol”(即“我不知道”I don't know和“放声大笑”laugh out loudly——译注)等缩写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思。

社会语言学家格蕾欣·麦克库洛克(Gretchen McCulloch)最近在新书《因为互联网:理解语言是如何变化的》(Because Internet: Understanding How Language Is Changing)中就有力地论证了这一点,该书不乏亮点,其中对Tumblr标点符号的分析尤其出彩。她指出,不同于表情包与缩写的简单混用,“互联网写作自成一体且有其自身目的,其成功实现有赖于对语言全方位的敏锐感知。”

麦克库洛克提到,以往只有小说家、戏剧作家和电影编剧才会在意如何以写作唤起情感回应。对于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这一代人而言——用她的术语讲就是“完全的网民”(full internet people)——这是一项基本技能。但凡你想要过某种社会生活,你就必须学习它。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正在造就一整代准小说家、喜剧作家和电影编剧?是否已经没有阅读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的必要了?

美国作家达西·怀德(Darcie Wilder)的推特账号@33333333343333的典型风格如下:“我想我需要一个想法相近的艺术家共同体。为此我找到了推特。现在我只想去死(全部使用小写字母——译者注)。”

《我永远不可能美到足以让我们一起变美》作者米拉·冈萨雷斯

如果你沉迷推特,这种情绪想必司空见惯。你或许也很熟悉她这种表达方式,怀德及其同时代人已经将此类以可爱的抑郁、顽皮的崩溃为特征的“马上杀了我”(kill-me-now)模式发展为了一种独特的文体。现居洛杉矶的诗人米拉·冈萨雷斯(Mira Gonzalez,@miragonz)尤擅此道。她与“另类文学”(alt-lit)作家林韬(Tao Lin,@tao_lin)合著了一本《推文选集》(Selected Tweets),且业已将这种冷淡风融入了自己的诗作:“我在想这如何可能/世界上有数十亿人/然而我是这颗星球上的唯一一人。”她2013年的诗集《我永远不可能美到足以让我们一起变美》(i will never be beautiful enough to make us beautiful together)里的标志性诗句如此总结。作家、推特活跃用户梅丽莎·布罗德(Melissa Broder)也住在洛杉矶。她的账号@sosadtoday以诸如“我的羞耻总在变着法子表现自己”以及“我那挥之不去的末日临近感向你致意”等丧气话赢得了90万粉丝。

就怀德而言,全然由数字组成的用户名令她显得像无中生有的机器人,一律使用小写字母给人的感觉则是这家伙就像从id里突然蹦出来的一样,而句号和连字符的强势运用又促使观者高度重视她的自我表达方式。怀德的第一部小说《从字面上表明我是一个健康的人》(Literally Show Me a Healthy Person)便证实了这一点。一名评论者将其碎片化的自我刻画与葡萄牙先锋派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相对比。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曾称之为“疾病的完美表达”——这种病即是互联网似乎正在缔造着的那种心烦意乱、戒心强烈、被永久性保存的人格。对史密斯那一代作家而言,这种病是要费尽心思严防死守的——屏蔽一切社交媒体,彻底封杀自己的互联网端口。史密斯新出的选集《大团圆》(Grand Union)里有一个名叫《Tumblr情绪百态》的故事章节便戏仿了Tumblr文风。“不要把你那荒唐的意见强加给人们的艺术。天呐。(前一句一律大写,后一句一律小写——译注)”然而,就算这的确是一种“疾病”,那也是怀德这代作家(她今年29岁)借以与年轻人打交道以及可学会与之共处的唯一方式。

《从字面上表明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开头就是一个不带标点的长句,全数小写,叙事者描述了自己年幼时如何一度假装色盲来捉弄母亲,以便让她给自己买眼镜:“……现在我有了散光,我妈妈死了。”句末是胡乱敲击键盘得出的字段:“khdjysbfshsjtstjsjts。”其间还有讽刺性的推销辞令:“要不是眼神接触何须避孕套。”还有对语言的反思性见解:“当我用诸如<3和:)这样的颜文字来替代表情包时这意味着我话里有话。”下面这一句甚至有些叔本华的味道:“每当我想起那些主张万物总是同时发生的非线性时间理论我就有特别抓狂的感觉。”

这很像浏览Tumblr订阅,唯一的区别是碎片化的推文最终确实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了解到叙事者的母亲死于癌症,父母离异,父亲不知所踪,她自己逐渐陷于绝望。写作意图是明确的。怀德解释称,没有结尾的句子旨在表达“尚未得到疗愈的大脑”。条目间的鸿沟也服务于类似的目的:“受过创伤的小孩经常是呆若木鸡的,可以失语好一阵子,我想传达的正是那种麻木感。我不认为正常使用标点符号能做到这些。”

她还回顾了自己幼时读到的青年读物对一些缩写和表情的“拙劣”运用。在她的作品里,这并非青涩的象征,而是表达独特的互联网心态的方式。“我23岁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当我天天泡在网上——我要看的第一件东西便是手机,我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在电脑前的,然后我攥着手机就睡着了。这是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方式。它有点类似于通过镜子来与世界沟通。”

诗人克里斯宾·贝斯特(Crispin Best,@crispinbest)也经常在推特和自己的诗歌里运用网络话语,他对“低俗的互联网”语言进入文学语言持欢迎态度。“新的潜能相当值得期待,”他透过邮件告诉我,“它给人的感觉更自然,我可以明确地说不拘一格比墨守成规要好。”他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可逾越的代沟,这种言谈方式对他这一代人确实来得更加自然。“我也不清楚——不妨读一读(克里斯廷·鲁佩尼安(Kristen Roupenian)的短篇故事)《猫奴》(cat person);人们对短篇故事里竟然出现了短信感到非常震惊。我觉得在诗歌里公开运用‘短信话语’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这之后的那段时间……总之和一切流行的事物没什么两样。我推测如此。”

克里斯宾·贝斯特在台上读手机里的诗 图片来源:Serpentine Galleries/YouTube

此外,意料之中的是,青年女性是最熟练运用互联网语言的群体之一。社会语言学里有一条老生常谈,那就是青年女性通常走在语言变革的最前沿——先锋派的母语使用者。麦克库洛克援引了一项针对1417年至1681年间的信件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女性通信者乃是首先适应“does/has/makes”等新表述并淘汰“doth/hath/maketh”等老旧用法的群体。与此类似,升调语式(uptalking)——每句话的音调皆类似于提问——于1970年代首先兴起于加州郊区,如今它在使用英语的中年男性群体里也很常见了。话虽如此,也不必担忧正式语言就此将会发生激进的变迁。麦克库洛克指出,互联网英语里的各种新梗乃是从非正式言谈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表情包代表动作,大小写代表声调,标点符号代表强调。完全意义上的网民在情况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自如地运用完整的句子。不过怀德也承认,自己花在即时通讯上的时间有半天之多,已经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里正常说话了。她表示,打字要求的乃是话出口之前就考虑周到的能力。

在大部分情况下,作家都倾向于将互联网的语言创新融入各种细节。小说里出现苹果手机或者带有强烈性暗示的短信,就好比简·奥斯汀的著作里出现一匹马一样稀松平常。在艾里夫·巴图曼(Elif Batuman)《蠢材》(The Idiot)里,电子邮件就对核心情节的发展至关重要,且是其中的叙事者赛琳(Selin)发声的媒介。小说的开头是赛琳于1997年到达哈佛时收到第一封电邮的情景:

来自你认识以及不认识的所有人的消息清单十分显眼,措辞一致,就像思想或世界的通稿一般。一些消息是正式的书信体,带有“亲爱的”和“诚挚地”;另一些则是电报体,一概小写且遗漏标点,就像是从人们的脑子里径自投射出来的一样。此外每条消息里都含有前一条消息,这样一来你自己的文字也会回到你这里——你投出去的所有文字都会回来。这就像一个你与他人关系的故事,一个你的生活与他人生活的交叉的故事,不断得到记录和更新,而且你还可以随时查看它。

巴图曼不无尖刻地谈到了创意写作课造就的“矫揉造作”(artisanal)文风。她自己的散文有一种源自删除、退格、剪切和粘贴键的精致细腻,也有来自电子邮件的非正式性和亲切感。

莎莉·鲁尼(Sally Rooney)也将自己的文学“声音”归结为与友人的长期电邮往来。“我的意思是,这就是我的声音,难道不是吗?”她解释说,“我是可以雕琢和修饰一番,然而把语言风格切换成某种抒情散文体的想法,与我在日常生活里的沟通方式出入实在太大,对我而言并不合适。”她的首部小说《聊天记录》里有多种语言风格共存,引发了一些误解。即时通讯工具——结合了口语的自发性与电邮的审慎——令弗朗西丝与情人尼克之间的沟通趋于崩溃。身为即时通讯工具的重度使用者,弗朗西丝对语气高度敏感,而尼克并不太在意,并因此遭到了弗朗西斯对他“理解力不足”的奚落。

《理查德·耶茨》作者林韬 摄影:Noah Kalina

线上与线下沟通的矛盾也是林韬《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一书的核心论题。它讲述了22岁的男性作家哈利·乔尔·奥斯蒙和超重的新泽西州16岁女学生达科塔·范宁之间的悲剧爱情,后者的姓名取自一位真实生活中的前童星,恰如聊天室的用户都隐藏在化名背后。恋人在以Gmail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美妙的、无关肉体的连接,然而两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后,关系里却充满了悲惨和暴力。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和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故事里的某个角色在某时读过他的作品而已。林韬称,他选择此标题的缘由,类似于我们会在电邮的正文里面随机选择一个词填入主题栏。散文的21世纪风格虽然略显刻意,但总体来看仍潜含着一种断裂性,与耶茨的《革命之路》与《复活节游行》并非同类。

梅丽莎·布罗德刚开始写《双鱼座》(The Pisces)这部小说时还没有打算引入自己推特上一律使用小写的风格。但她确实是在自己的苹果手机上“写”出了这部小说——在洛杉矶开车时用Siri和简单笔记(Simple Note)逐字念出来——这让它有了一种意识流的味道。有一次,书中的叙事者观看了一对Instagram上的网红情侣在阿伯特·金尼大道上调情的短视频,她惊异于这对情侣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他们为什么还有工夫开口说话?谁有空关注这些?”她如此发问。布罗德告诉我说,在某位早期的读者赞赏她“勇敢”之前,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笔下的主角是如此地厌恶人类(misanthropic)。

“我的感觉就类似于:我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她患有抑郁,”她笑称,“我重读了以后才发现其自杀倾向之显著。我甚至根本没留意这一点,因为我的想法是:‘谁不会以这种方式看待世界?’”小说的场景虽然不在网上——用她的说法是“痴迷症的培养皿”——但超越人类肉体限制的冲动仍是一大主题。“渴望(longing)是我生活的一大重点,”布罗德说,“你可以说这是缺乏多巴胺和血清素,也可以说这是抑郁症,还可以说这是对虚无的觉察。它以各种方式贯穿于我的推文和小说当中。”

当我与怀德交谈时,令我感到宽慰的是,她看起来比在网上的时候要更积极一点。她现在找到了一份工作——Vice占星术应用的社交媒体编辑——并且在写她的下一部小说,用的是正规的句子。她说,那个曾经谱写过数字创伤咆哮的人格如今感觉就像另一个自己。“我写下它,然后停止了饮酒。它就像是一段杂乱无章的时光的画像,并且也是这段时光的一部分。我不太清楚。我28岁了,我做出了把自动大写打开的决定。我感到我现在需要跳出来了。”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language as we know it (ikr lo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witter

2.8k
  • 现代汽车因品牌安全问题暂停在X上投放广告
  • GE Vernova将加快推进下一代风机上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推特与电邮进入小说:网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和社交?

造词、拼写错误、不打标点……网络写作已经变成了一个独具风格的领域,但在这种精心呈现的杂乱无章背后,是一场语言的革新。

梅丽莎·布罗德的小说是开车时对着苹果手机上的Siri一字一句念出来的 图片来源:Dan Tuffs/The Observer

在上一个十年的末尾,微博客网站Tumblr的用户中兴起了一种独特的极简主义风格。除开需要强调的情形,大写字母基本弃用;标点符号的阙如引人注目;话题大多用于反讽(例如#暴言)。不久后该站用户——与其他网民相比多为高学历年轻女性——即对此现象有了反思性的见解。一条推文自2012年以来获得了超过50万的点赞数:

问Tumblr用户何时一致决定不用标点就好比问此事何时发生以及为什么这算个事儿

它看起来自然而然我想说请看这句话它就像丛林里的大河一样流动

或者如其他用户所言:

你做了些什么(大写)

在我看来,但凡关心互联网对我们的集体精神健康有何影响者,一般也都会论及它所释出的诗意——你可以在Tumblr或推特乃至于抖音国际版上见到五花八门的文本创新和表达,三个点(...)、不带问号的问题或者“idk lol”(即“我不知道”I don't know和“放声大笑”laugh out loudly——译注)等缩写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思。

社会语言学家格蕾欣·麦克库洛克(Gretchen McCulloch)最近在新书《因为互联网:理解语言是如何变化的》(Because Internet: Understanding How Language Is Changing)中就有力地论证了这一点,该书不乏亮点,其中对Tumblr标点符号的分析尤其出彩。她指出,不同于表情包与缩写的简单混用,“互联网写作自成一体且有其自身目的,其成功实现有赖于对语言全方位的敏锐感知。”

麦克库洛克提到,以往只有小说家、戏剧作家和电影编剧才会在意如何以写作唤起情感回应。对于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这一代人而言——用她的术语讲就是“完全的网民”(full internet people)——这是一项基本技能。但凡你想要过某种社会生活,你就必须学习它。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正在造就一整代准小说家、喜剧作家和电影编剧?是否已经没有阅读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的必要了?

美国作家达西·怀德(Darcie Wilder)的推特账号@33333333343333的典型风格如下:“我想我需要一个想法相近的艺术家共同体。为此我找到了推特。现在我只想去死(全部使用小写字母——译者注)。”

《我永远不可能美到足以让我们一起变美》作者米拉·冈萨雷斯

如果你沉迷推特,这种情绪想必司空见惯。你或许也很熟悉她这种表达方式,怀德及其同时代人已经将此类以可爱的抑郁、顽皮的崩溃为特征的“马上杀了我”(kill-me-now)模式发展为了一种独特的文体。现居洛杉矶的诗人米拉·冈萨雷斯(Mira Gonzalez,@miragonz)尤擅此道。她与“另类文学”(alt-lit)作家林韬(Tao Lin,@tao_lin)合著了一本《推文选集》(Selected Tweets),且业已将这种冷淡风融入了自己的诗作:“我在想这如何可能/世界上有数十亿人/然而我是这颗星球上的唯一一人。”她2013年的诗集《我永远不可能美到足以让我们一起变美》(i will never be beautiful enough to make us beautiful together)里的标志性诗句如此总结。作家、推特活跃用户梅丽莎·布罗德(Melissa Broder)也住在洛杉矶。她的账号@sosadtoday以诸如“我的羞耻总在变着法子表现自己”以及“我那挥之不去的末日临近感向你致意”等丧气话赢得了90万粉丝。

就怀德而言,全然由数字组成的用户名令她显得像无中生有的机器人,一律使用小写字母给人的感觉则是这家伙就像从id里突然蹦出来的一样,而句号和连字符的强势运用又促使观者高度重视她的自我表达方式。怀德的第一部小说《从字面上表明我是一个健康的人》(Literally Show Me a Healthy Person)便证实了这一点。一名评论者将其碎片化的自我刻画与葡萄牙先锋派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相对比。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曾称之为“疾病的完美表达”——这种病即是互联网似乎正在缔造着的那种心烦意乱、戒心强烈、被永久性保存的人格。对史密斯那一代作家而言,这种病是要费尽心思严防死守的——屏蔽一切社交媒体,彻底封杀自己的互联网端口。史密斯新出的选集《大团圆》(Grand Union)里有一个名叫《Tumblr情绪百态》的故事章节便戏仿了Tumblr文风。“不要把你那荒唐的意见强加给人们的艺术。天呐。(前一句一律大写,后一句一律小写——译注)”然而,就算这的确是一种“疾病”,那也是怀德这代作家(她今年29岁)借以与年轻人打交道以及可学会与之共处的唯一方式。

《从字面上表明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开头就是一个不带标点的长句,全数小写,叙事者描述了自己年幼时如何一度假装色盲来捉弄母亲,以便让她给自己买眼镜:“……现在我有了散光,我妈妈死了。”句末是胡乱敲击键盘得出的字段:“khdjysbfshsjtstjsjts。”其间还有讽刺性的推销辞令:“要不是眼神接触何须避孕套。”还有对语言的反思性见解:“当我用诸如<3和:)这样的颜文字来替代表情包时这意味着我话里有话。”下面这一句甚至有些叔本华的味道:“每当我想起那些主张万物总是同时发生的非线性时间理论我就有特别抓狂的感觉。”

这很像浏览Tumblr订阅,唯一的区别是碎片化的推文最终确实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了解到叙事者的母亲死于癌症,父母离异,父亲不知所踪,她自己逐渐陷于绝望。写作意图是明确的。怀德解释称,没有结尾的句子旨在表达“尚未得到疗愈的大脑”。条目间的鸿沟也服务于类似的目的:“受过创伤的小孩经常是呆若木鸡的,可以失语好一阵子,我想传达的正是那种麻木感。我不认为正常使用标点符号能做到这些。”

她还回顾了自己幼时读到的青年读物对一些缩写和表情的“拙劣”运用。在她的作品里,这并非青涩的象征,而是表达独特的互联网心态的方式。“我23岁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当我天天泡在网上——我要看的第一件东西便是手机,我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在电脑前的,然后我攥着手机就睡着了。这是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方式。它有点类似于通过镜子来与世界沟通。”

诗人克里斯宾·贝斯特(Crispin Best,@crispinbest)也经常在推特和自己的诗歌里运用网络话语,他对“低俗的互联网”语言进入文学语言持欢迎态度。“新的潜能相当值得期待,”他透过邮件告诉我,“它给人的感觉更自然,我可以明确地说不拘一格比墨守成规要好。”他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可逾越的代沟,这种言谈方式对他这一代人确实来得更加自然。“我也不清楚——不妨读一读(克里斯廷·鲁佩尼安(Kristen Roupenian)的短篇故事)《猫奴》(cat person);人们对短篇故事里竟然出现了短信感到非常震惊。我觉得在诗歌里公开运用‘短信话语’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这之后的那段时间……总之和一切流行的事物没什么两样。我推测如此。”

克里斯宾·贝斯特在台上读手机里的诗 图片来源:Serpentine Galleries/YouTube

此外,意料之中的是,青年女性是最熟练运用互联网语言的群体之一。社会语言学里有一条老生常谈,那就是青年女性通常走在语言变革的最前沿——先锋派的母语使用者。麦克库洛克援引了一项针对1417年至1681年间的信件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女性通信者乃是首先适应“does/has/makes”等新表述并淘汰“doth/hath/maketh”等老旧用法的群体。与此类似,升调语式(uptalking)——每句话的音调皆类似于提问——于1970年代首先兴起于加州郊区,如今它在使用英语的中年男性群体里也很常见了。话虽如此,也不必担忧正式语言就此将会发生激进的变迁。麦克库洛克指出,互联网英语里的各种新梗乃是从非正式言谈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表情包代表动作,大小写代表声调,标点符号代表强调。完全意义上的网民在情况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自如地运用完整的句子。不过怀德也承认,自己花在即时通讯上的时间有半天之多,已经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里正常说话了。她表示,打字要求的乃是话出口之前就考虑周到的能力。

在大部分情况下,作家都倾向于将互联网的语言创新融入各种细节。小说里出现苹果手机或者带有强烈性暗示的短信,就好比简·奥斯汀的著作里出现一匹马一样稀松平常。在艾里夫·巴图曼(Elif Batuman)《蠢材》(The Idiot)里,电子邮件就对核心情节的发展至关重要,且是其中的叙事者赛琳(Selin)发声的媒介。小说的开头是赛琳于1997年到达哈佛时收到第一封电邮的情景:

来自你认识以及不认识的所有人的消息清单十分显眼,措辞一致,就像思想或世界的通稿一般。一些消息是正式的书信体,带有“亲爱的”和“诚挚地”;另一些则是电报体,一概小写且遗漏标点,就像是从人们的脑子里径自投射出来的一样。此外每条消息里都含有前一条消息,这样一来你自己的文字也会回到你这里——你投出去的所有文字都会回来。这就像一个你与他人关系的故事,一个你的生活与他人生活的交叉的故事,不断得到记录和更新,而且你还可以随时查看它。

巴图曼不无尖刻地谈到了创意写作课造就的“矫揉造作”(artisanal)文风。她自己的散文有一种源自删除、退格、剪切和粘贴键的精致细腻,也有来自电子邮件的非正式性和亲切感。

莎莉·鲁尼(Sally Rooney)也将自己的文学“声音”归结为与友人的长期电邮往来。“我的意思是,这就是我的声音,难道不是吗?”她解释说,“我是可以雕琢和修饰一番,然而把语言风格切换成某种抒情散文体的想法,与我在日常生活里的沟通方式出入实在太大,对我而言并不合适。”她的首部小说《聊天记录》里有多种语言风格共存,引发了一些误解。即时通讯工具——结合了口语的自发性与电邮的审慎——令弗朗西丝与情人尼克之间的沟通趋于崩溃。身为即时通讯工具的重度使用者,弗朗西丝对语气高度敏感,而尼克并不太在意,并因此遭到了弗朗西斯对他“理解力不足”的奚落。

《理查德·耶茨》作者林韬 摄影:Noah Kalina

线上与线下沟通的矛盾也是林韬《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一书的核心论题。它讲述了22岁的男性作家哈利·乔尔·奥斯蒙和超重的新泽西州16岁女学生达科塔·范宁之间的悲剧爱情,后者的姓名取自一位真实生活中的前童星,恰如聊天室的用户都隐藏在化名背后。恋人在以Gmail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美妙的、无关肉体的连接,然而两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后,关系里却充满了悲惨和暴力。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和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故事里的某个角色在某时读过他的作品而已。林韬称,他选择此标题的缘由,类似于我们会在电邮的正文里面随机选择一个词填入主题栏。散文的21世纪风格虽然略显刻意,但总体来看仍潜含着一种断裂性,与耶茨的《革命之路》与《复活节游行》并非同类。

梅丽莎·布罗德刚开始写《双鱼座》(The Pisces)这部小说时还没有打算引入自己推特上一律使用小写的风格。但她确实是在自己的苹果手机上“写”出了这部小说——在洛杉矶开车时用Siri和简单笔记(Simple Note)逐字念出来——这让它有了一种意识流的味道。有一次,书中的叙事者观看了一对Instagram上的网红情侣在阿伯特·金尼大道上调情的短视频,她惊异于这对情侣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他们为什么还有工夫开口说话?谁有空关注这些?”她如此发问。布罗德告诉我说,在某位早期的读者赞赏她“勇敢”之前,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笔下的主角是如此地厌恶人类(misanthropic)。

“我的感觉就类似于:我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她患有抑郁,”她笑称,“我重读了以后才发现其自杀倾向之显著。我甚至根本没留意这一点,因为我的想法是:‘谁不会以这种方式看待世界?’”小说的场景虽然不在网上——用她的说法是“痴迷症的培养皿”——但超越人类肉体限制的冲动仍是一大主题。“渴望(longing)是我生活的一大重点,”布罗德说,“你可以说这是缺乏多巴胺和血清素,也可以说这是抑郁症,还可以说这是对虚无的觉察。它以各种方式贯穿于我的推文和小说当中。”

当我与怀德交谈时,令我感到宽慰的是,她看起来比在网上的时候要更积极一点。她现在找到了一份工作——Vice占星术应用的社交媒体编辑——并且在写她的下一部小说,用的是正规的句子。她说,那个曾经谱写过数字创伤咆哮的人格如今感觉就像另一个自己。“我写下它,然后停止了饮酒。它就像是一段杂乱无章的时光的画像,并且也是这段时光的一部分。我不太清楚。我28岁了,我做出了把自动大写打开的决定。我感到我现在需要跳出来了。”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language as we know it (ikr lo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