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墙下的红玉兰》作者、作家从维熙去世,享年86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墙下的红玉兰》作者、作家从维熙去世,享年86岁

《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于1979年第2期《收获》杂志,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也为中国新时期文坛增添了新的名词——“大墙文学”。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当代作家从维熙今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从维熙1933年出生于河北玉田,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长篇小说《北国草》、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等。从维熙属于“归来的作家”中的一位——“归来的作家”一般指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改正”了的作家。

作家从维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归来的作家”从维熙描写监狱生活的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于1979年第2期《收获》杂志。他把这部小说寄给了巴金时任主编的《收获》,巴金在头条位置将之发表。这部小说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也为中国新时期文坛增添了一个新的名词——“大墙文学”。他的另一部小说《远去的白帆》也从巴金手中发出。当时这部作品曾作为约稿被一家大型刊物取走,后编辑希望他能对文本情节做出修改。从维熙拒绝后将《远去的白帆》文稿交付巴金,才最终得以发表。

《大墙下的红玉兰》描写了大墙之内各种扭曲的人性与悲剧的遭遇。在发表后,有人以“两个凡是”质疑编辑部的政治立场,从维熙曾经工作过的劳改农场也写来批评信,指责小说攻击“无产阶级专政”。

《文艺报》曾就《大墙下的红玉兰》举行讨论会,与会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并不一致,甚至分歧颇大,部分讨论的发言也刊登于《文艺报》第7期“《大墙下的红玉兰》(作品讨论)专题”下。从维熙在读到此专题后写信给《文艺报》编辑刘锡诚,针对讨论会上一些“否定性的意见”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今后的讨论中,能从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上去探讨,即《文艺报》编者听说的那些话。哪怕对小说政治上的批评都好,像《收获》那位读者的批评那样,怕就怕不懂生活,而又陷入劳改队生活的探讨,那是公安部门的业务,而不是我们《文艺报》的业务,对吗?”从维熙又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包括‘四人帮 ’以前,文学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一种畸形,即:抛弃了对革命浪漫主义的探求,因而许多作品不能动人以情,不能使人为之热血沸腾,更谈不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学内涵……我们年轻一代是多么缺乏美的情操的教育呵!”

《大墙下的红玉兰》
从维熙 编
花城出版社 2010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后,作家孙犁也与从维熙进行了通信。他如此评价这部小说:

“你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生活的真实面貌。……但是,你的终篇,确是一个悲剧。我看到最后,心情很沉重。我不反对写悲剧结局。也许这个写法,更符合当时的现实和要求。我想,就是当时,也完全可以叫善与美的力量,当场击败那邪恶的力量的。战胜他们,并不减低小说的感染力,而可以使读者掩卷后,情绪更昂扬。”

(孙犁《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早在五十年代从维熙开始创作时,孙犁的作品就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从维熙曾回忆说“孙犁晶莹剔透的作品是诱发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催生剂”。从维熙、韩映山、刘绍棠等年轻作家在那时也形成了一个与孙犁气质、风格相近的作家群。

作家杨葵在《过得去》一书中写道,从维熙与王蒙、邓友梅、刘绍棠在五十年代的文坛上被并称为“四才子”,他对从维熙的性格有一段描画:“性格刚强泼辣,说话办事果断”,“老从祖籍河北,身上真有燕赵之地的雄风”。

本文参考:刘锡诚《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讨论》,《文艺报》2005年1月22日、2月5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墙下的红玉兰》作者、作家从维熙去世,享年86岁

《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于1979年第2期《收获》杂志,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也为中国新时期文坛增添了新的名词——“大墙文学”。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当代作家从维熙今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从维熙1933年出生于河北玉田,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长篇小说《北国草》、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等。从维熙属于“归来的作家”中的一位——“归来的作家”一般指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改正”了的作家。

作家从维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归来的作家”从维熙描写监狱生活的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于1979年第2期《收获》杂志。他把这部小说寄给了巴金时任主编的《收获》,巴金在头条位置将之发表。这部小说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也为中国新时期文坛增添了一个新的名词——“大墙文学”。他的另一部小说《远去的白帆》也从巴金手中发出。当时这部作品曾作为约稿被一家大型刊物取走,后编辑希望他能对文本情节做出修改。从维熙拒绝后将《远去的白帆》文稿交付巴金,才最终得以发表。

《大墙下的红玉兰》描写了大墙之内各种扭曲的人性与悲剧的遭遇。在发表后,有人以“两个凡是”质疑编辑部的政治立场,从维熙曾经工作过的劳改农场也写来批评信,指责小说攻击“无产阶级专政”。

《文艺报》曾就《大墙下的红玉兰》举行讨论会,与会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并不一致,甚至分歧颇大,部分讨论的发言也刊登于《文艺报》第7期“《大墙下的红玉兰》(作品讨论)专题”下。从维熙在读到此专题后写信给《文艺报》编辑刘锡诚,针对讨论会上一些“否定性的意见”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今后的讨论中,能从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上去探讨,即《文艺报》编者听说的那些话。哪怕对小说政治上的批评都好,像《收获》那位读者的批评那样,怕就怕不懂生活,而又陷入劳改队生活的探讨,那是公安部门的业务,而不是我们《文艺报》的业务,对吗?”从维熙又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包括‘四人帮 ’以前,文学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一种畸形,即:抛弃了对革命浪漫主义的探求,因而许多作品不能动人以情,不能使人为之热血沸腾,更谈不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学内涵……我们年轻一代是多么缺乏美的情操的教育呵!”

《大墙下的红玉兰》
从维熙 编
花城出版社 2010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墙下的红玉兰》发表后,作家孙犁也与从维熙进行了通信。他如此评价这部小说:

“你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生活的真实面貌。……但是,你的终篇,确是一个悲剧。我看到最后,心情很沉重。我不反对写悲剧结局。也许这个写法,更符合当时的现实和要求。我想,就是当时,也完全可以叫善与美的力量,当场击败那邪恶的力量的。战胜他们,并不减低小说的感染力,而可以使读者掩卷后,情绪更昂扬。”

(孙犁《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早在五十年代从维熙开始创作时,孙犁的作品就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从维熙曾回忆说“孙犁晶莹剔透的作品是诱发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催生剂”。从维熙、韩映山、刘绍棠等年轻作家在那时也形成了一个与孙犁气质、风格相近的作家群。

作家杨葵在《过得去》一书中写道,从维熙与王蒙、邓友梅、刘绍棠在五十年代的文坛上被并称为“四才子”,他对从维熙的性格有一段描画:“性格刚强泼辣,说话办事果断”,“老从祖籍河北,身上真有燕赵之地的雄风”。

本文参考:刘锡诚《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讨论》,《文艺报》2005年1月22日、2月5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