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斯拉价格下调,冲击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斯拉价格下调,冲击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本土化,未来还有降价空间。 

文|法治周末记者  郝若希

责编|马蓉蓉

“继续观望半年,可能还要降价。”有意购买特斯拉Model 3的李强(化名)在得知该车型售价跌破30万元时,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还想再等等”。

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降价,从35.58万调整至32.38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24750元的新能源补贴,最终起售价为29.9万元,降幅接近16%。

受访专家表示,特斯拉Model 3跌破30万元的门槛,不但引起了消费者和行业的关注,同时将对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一定冲击。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本土化,未来还有降价空间。 

价格一降再降 

2018年,我国宣布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当年10月,特斯拉与上海市达成投资建厂计划。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建设,12月30日即交付首批15辆国产Model 3。

自特斯拉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后,已经数次调整官方定价。最初,国产Model 3的定价为32.8万元,去年10月,因为强制加装了基础版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作为标配,该车型定价上调至35.58万元。在这期间,受到关税、汇率等影响,特斯拉进口车型的价格也有所波动。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分析,特斯拉国产Model 3此番突破高端车型“心理大关”(30万元以下),引发强烈的市场震动,应该说是商业技巧,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但对同行的“杀伤力”亦很大,给竞争对手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会层层传导至汽车制造商,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价中,国产Model 3取消了赠送充电桩服务,安装特斯拉家用充电桩需另外支付8000元;珍珠白、冷光银、深海蓝等车漆改为8000元加装。

“特斯拉把原来赠送的家用充电桩变成了选配,但大多数用户实际购买时还是会添置,花8000元选装,落地之后价格仍超过了30万元。”李强说。

相比之下,进口Model 3售价至少高出国产版14万元。官网显示,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起售价43.99万元;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起售价50.99万元。

对此,上游财经专家江瀚表示,之前Model 3进口版的价格一直在40多万元,虽然比Model X和Model S便宜了许多,但依然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属于中高端车型,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及。如今,特斯拉降到30万元以下,这样的价格可以说极具竞争力。

不过,据官方介绍,目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化为30%,随着零部件国产化进一步提升,到了2020年年中,国产化将达到70%,有望年底实现100%。钟师认为,目前,特斯拉所采用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仍是进口,但随着特斯拉的本土供应链逐渐成熟,零部件国产化后,国产版车型的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就国产版车型未来是否还会下降、降幅多少,截至发稿日,特斯拉方面并未回复。 

自主品牌销量下滑 

随着特斯拉自降价格和产品竞争力逐渐提高,特斯拉销量逐步走高。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华营业收入达到6.69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上涨64%。特斯拉去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25.52万辆,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销量。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2019年全年累计交付36.75万辆,完成了预期目标。

那么,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如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5万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滑坡,完成120万辆,距离150万辆的年产销目标相差甚远。

被称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的比亚迪,2019年,在销量上略逊于特斯拉。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系销量45.12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21.93万辆,占全年销量的48.6%,其中秦、唐、宋、元和e系列销量客观,但与特斯拉相比仍相差10万辆有余。去年10月,特斯拉在华累计销量反超比亚迪,登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宝座。

从目前公布的车企销售数据来看,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均不太理想。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15.06万辆;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31万辆,同比增长66.5%。再看造车新势力,2019年,蔚来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2.05万辆,仅完成年初定下的4万辆销售目标的一半。财务报告披露,蔚来已经连续4年亏损,累计超过57亿美元,其通过裁员、减少营销以降低成本。

排在后面的威马汽车销量为1.69万辆,小鹏汽车前11个月的销量为1.3万辆(截至发稿日,未公布2019年12月的销量)。由此可看,2019年,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都不高,难与特斯拉匹敌。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普遍萧条。1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论坛时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继续退坡。这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不过,现在很难说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止跌回升。苏晖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疲软,除了经济下行、之前的补贴退坡之外,主要原因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存在明显的短板:一是电池不太过关,续航里程差;二是贬值率过高过快,二手车交易一般都在两年以内,导致消费信心不足;三是基础充电桩普及率低。” 

造车新势力受冲击 

特斯拉进入中国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产业布局。“从建厂开工到下线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速度令人惊叹。”钟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上海市政府为了这个项目,向特斯拉“开绿灯”,为其提供的扶持力度远高于内资车企。

作为独资企业,上海市政府向特斯拉提供了廉价的土地和近百亿元的银行贷款,其国产车型还享受了与内资企业同等标准的新能源补贴金额。

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特斯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实现了整车成本下降。钟师表示,特斯拉落地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自然受到了冲击,依靠价格优势的造车新势力则面临更大挑战。国产自主品牌尚处于孵化期,市场还比较脆弱,特斯拉进入“搅局”,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竞争。

对于国产自主品牌来说,为了提高竞争力,对标特斯拉,还需在价格上作出“牺牲”,以获取市场份额。在经历“阵痛”之后,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活下去”。

苏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在华投产,给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激发国内造车市场的创新活力。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很大,市场活跃,但是真正能与特斯拉从质量、技术相抗衡的车型没几款。新能源汽车本身造价高、成本高,中国的自主品牌或者合资品牌需要慎重考虑其车型价位。

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传统车企也紧追不舍。2019年,ABB有意布局新能源领域;奥迪推出新能源车型e-tron,其核心定价在64万元至78万元之间。奥迪官方宣布,到2021年将会在中国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奔驰推出新能源EQC,但尚未公布预售价;宝马2019年在中国交付5万辆新能源汽车,从销量可以看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竞争力量相对薄弱。

苏晖认为,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需要在价格上作出调整以应对特斯拉竞争,不断提升技术、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过硬”的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8.2k
  • 马斯克为特斯拉急寻新卖点
  • 天奇股份(002009.SZ):目前公司与特斯拉的业务合作集中于汽车整车制造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斯拉价格下调,冲击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本土化,未来还有降价空间。 

文|法治周末记者  郝若希

责编|马蓉蓉

“继续观望半年,可能还要降价。”有意购买特斯拉Model 3的李强(化名)在得知该车型售价跌破30万元时,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还想再等等”。

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降价,从35.58万调整至32.38万元,在此基础上加上24750元的新能源补贴,最终起售价为29.9万元,降幅接近16%。

受访专家表示,特斯拉Model 3跌破30万元的门槛,不但引起了消费者和行业的关注,同时将对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一定冲击。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本土化,未来还有降价空间。 

价格一降再降 

2018年,我国宣布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当年10月,特斯拉与上海市达成投资建厂计划。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建设,12月30日即交付首批15辆国产Model 3。

自特斯拉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后,已经数次调整官方定价。最初,国产Model 3的定价为32.8万元,去年10月,因为强制加装了基础版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作为标配,该车型定价上调至35.58万元。在这期间,受到关税、汇率等影响,特斯拉进口车型的价格也有所波动。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分析,特斯拉国产Model 3此番突破高端车型“心理大关”(30万元以下),引发强烈的市场震动,应该说是商业技巧,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但对同行的“杀伤力”亦很大,给竞争对手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会层层传导至汽车制造商,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价中,国产Model 3取消了赠送充电桩服务,安装特斯拉家用充电桩需另外支付8000元;珍珠白、冷光银、深海蓝等车漆改为8000元加装。

“特斯拉把原来赠送的家用充电桩变成了选配,但大多数用户实际购买时还是会添置,花8000元选装,落地之后价格仍超过了30万元。”李强说。

相比之下,进口Model 3售价至少高出国产版14万元。官网显示,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起售价43.99万元;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起售价50.99万元。

对此,上游财经专家江瀚表示,之前Model 3进口版的价格一直在40多万元,虽然比Model X和Model S便宜了许多,但依然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属于中高端车型,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及。如今,特斯拉降到30万元以下,这样的价格可以说极具竞争力。

不过,据官方介绍,目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化为30%,随着零部件国产化进一步提升,到了2020年年中,国产化将达到70%,有望年底实现100%。钟师认为,目前,特斯拉所采用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仍是进口,但随着特斯拉的本土供应链逐渐成熟,零部件国产化后,国产版车型的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就国产版车型未来是否还会下降、降幅多少,截至发稿日,特斯拉方面并未回复。 

自主品牌销量下滑 

随着特斯拉自降价格和产品竞争力逐渐提高,特斯拉销量逐步走高。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华营业收入达到6.69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上涨64%。特斯拉去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25.52万辆,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销量。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2019年全年累计交付36.75万辆,完成了预期目标。

那么,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如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5万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滑坡,完成120万辆,距离150万辆的年产销目标相差甚远。

被称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的比亚迪,2019年,在销量上略逊于特斯拉。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系销量45.12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21.93万辆,占全年销量的48.6%,其中秦、唐、宋、元和e系列销量客观,但与特斯拉相比仍相差10万辆有余。去年10月,特斯拉在华累计销量反超比亚迪,登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宝座。

从目前公布的车企销售数据来看,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均不太理想。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15.06万辆;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31万辆,同比增长66.5%。再看造车新势力,2019年,蔚来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2.05万辆,仅完成年初定下的4万辆销售目标的一半。财务报告披露,蔚来已经连续4年亏损,累计超过57亿美元,其通过裁员、减少营销以降低成本。

排在后面的威马汽车销量为1.69万辆,小鹏汽车前11个月的销量为1.3万辆(截至发稿日,未公布2019年12月的销量)。由此可看,2019年,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都不高,难与特斯拉匹敌。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普遍萧条。1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论坛时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继续退坡。这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不过,现在很难说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止跌回升。苏晖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疲软,除了经济下行、之前的补贴退坡之外,主要原因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存在明显的短板:一是电池不太过关,续航里程差;二是贬值率过高过快,二手车交易一般都在两年以内,导致消费信心不足;三是基础充电桩普及率低。” 

造车新势力受冲击 

特斯拉进入中国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产业布局。“从建厂开工到下线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速度令人惊叹。”钟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上海市政府为了这个项目,向特斯拉“开绿灯”,为其提供的扶持力度远高于内资车企。

作为独资企业,上海市政府向特斯拉提供了廉价的土地和近百亿元的银行贷款,其国产车型还享受了与内资企业同等标准的新能源补贴金额。

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特斯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实现了整车成本下降。钟师表示,特斯拉落地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自然受到了冲击,依靠价格优势的造车新势力则面临更大挑战。国产自主品牌尚处于孵化期,市场还比较脆弱,特斯拉进入“搅局”,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竞争。

对于国产自主品牌来说,为了提高竞争力,对标特斯拉,还需在价格上作出“牺牲”,以获取市场份额。在经历“阵痛”之后,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活下去”。

苏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在华投产,给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激发国内造车市场的创新活力。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很大,市场活跃,但是真正能与特斯拉从质量、技术相抗衡的车型没几款。新能源汽车本身造价高、成本高,中国的自主品牌或者合资品牌需要慎重考虑其车型价位。

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传统车企也紧追不舍。2019年,ABB有意布局新能源领域;奥迪推出新能源车型e-tron,其核心定价在64万元至78万元之间。奥迪官方宣布,到2021年将会在中国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奔驰推出新能源EQC,但尚未公布预售价;宝马2019年在中国交付5万辆新能源汽车,从销量可以看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竞争力量相对薄弱。

苏晖认为,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需要在价格上作出调整以应对特斯拉竞争,不断提升技术、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过硬”的产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