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传染病如何影响了人类的信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传染病如何影响了人类的信仰?

在文学中,当传染病肆意传播时,一部分人的信仰可能会深化,但另一些人可能会拒斥乃至于彻底抛弃信仰。

薄伽丘《十日谈》里的某个场景——该书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销量据称有所增加 图片来源:John Waterhouse/Lady Lever Art Gallery

皮尤中心日前的一份调查发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令四分之一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更趋强化。

在诸如传染病流行这样的高度不确定的时期,某些人可能确实能从宗教里得到安慰,但我在大学里教授的课程“文学中的传染病”却表明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一部分人的信仰可能会深化,但另一些人可能会拒斥乃至于彻底抛弃信仰。

基督教与黑死病

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最著名的传染病文学之一——其销量在新冠爆发后据称有所增长——书中对信仰和宗教大加嘲弄和讽刺。

《十日谈》由七名青年女性及三名青年男性讲述的一百个故事构成,中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爆发黑死病,这十个人在城郊隔离。有趣的是,《十日谈》是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份对基督教表达拒斥的文献,但当时天主教会及其教义在欧洲大部分地区仍保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薄伽丘的这部中篇故事集里,僧侣和教会权贵遭到奚落和贬低,其身上的人性缺点也暴露无遗。例如,在第一日的第四个故事里,一名男修道院长和僧侣密谋将某个有意愿的年轻女孩送进修道院——叙事者称赞这种行为是勇敢的、值得颂扬的,尽管它违反了当时所有的宗教和道德教义。

这个故事以及其它一些故事表明,个人信仰或教会和牧师都没有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相反,世俗的爱情或激情成为了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天主教会的组织架构和代言人以及个体化、个人化信仰的可能性,在薄伽丘的故事集里均被拒之门外。

霍乱时期的宗教

在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912年的中篇小说名作《魂断威尼斯》里,教养良好的主角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的人生因霍乱的突然爆发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表面上看,曼的小说并未刻意触碰宗教或信仰问题。但阿申巴赫其人与宗教原则的渊源颇深,并且笃信新教徒工作伦理里的各种价值。对曼而言,阿申巴赫对艺术和文学的挚爱和宗教无异,因为他的热情已经有了苦行僧的意味,哪怕条件再不好也要每天坚持写作。

《魂断威尼斯》中的英国演员德克·博加德和瑞典演员伯恩·安德森 图片来源:Sunset Boulevard/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到了霍乱肆虐的威尼斯后,阿申巴赫被波兰男孩塔齐奥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男孩不仅霎时间激发了阿申巴赫的同性欲望,还令他吃下了染有霍乱病毒的草莓,而阿申巴赫最终也因此而死。

作为阿申巴赫禁断之爱的对象,塔齐奥始终只是爱慕的客体,从未成为主体,我们不难将他视作艺术的人格化。阿申巴赫对塔齐奥的爱慕不无宗教色彩:自己好似在遵从“召唤者”,塔齐奥则被形容为“天使”,作为死亡天使的化身:“在他(指阿申巴赫)看来,那个苍白而可爱的召唤者似乎正在对他微笑和示意;(中间略)而他也像往常一样,跟着他神游。”

在《魂断威尼斯》里,面对霍乱疫情,作为精神体验的宗教被艺术取代了,而世俗的爱情则成了个人信仰的替代品。

1918年大流感与个人信仰

美国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凯瑟琳·安妮·波特1936年的短篇故事《灰白之马,灰白骑士》则在标题上就与《圣经》有着明确的关联。

画作《灰白马背上的死亡骑士》 图片来源:Albert Pinkham Ryder/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故事的标题取自启示录第六章的一至八节,天启四骑士分乘代表征服的白马、代表战争的红马、代表瘟疫的黑马以及代表死亡的灰白马。

在波特的短篇故事之外,几乎找不到以1918年大流感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故事里的叙述者讲述了女报人米兰达和士兵亚当的故事,以及两人受流感病痛折磨的种种苦楚。亚当最终未能战胜病魔,而米兰达只是在更晚的时候才得知其死讯。

在亚当死前,米兰达与亚当回忆起了源自儿时信仰的祈祷与赞歌。二人都说此时“它听起来总觉得不太对劲”,言下之意是儿时的赞歌和祈祷已经不再有价值,面对亚当即将来临的死亡,他俩借助蓝草乐(乡村音乐的分支,得名于Bill Monroe的乐队Bluegrass Boys,其特点是硬而快的节奏、高而密集的合声以及强调乐器的作用——译注)歌曲《灰白之马、灰白骑士》来寻求安慰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

波特的故事有趣味性而无甚学术性,但英国学者简·费舍尔却敏锐地留意到,《灰白之马,灰白骑士》融合了新派的文学技巧和来自黑死病的教训。在这个故事里,作为安慰与解脱之来源的信仰在经过一番审视后最终被抛弃。

重思宗教?

其它以传染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也遵循类似的套路,高雅与通俗体裁都是如此。阿尔伯特·加缪出版于1947年的《瘟疫》被誉为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全无信仰和宗教的位置,而个人的努力也是不可能的。

在史蒂芬·金1978年的巨著《末日逼近》当中,所有在虚构的大灾难“超级流感”中幸存下来的人都变得冷漠无情,超越了宗教。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主角的爱人费尔米娜·达萨也逐渐与自己的宗教疏远了。

有关新冠病毒对社会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它究竟会强化信仰的纽带还是会推进宗教机构的祛魅化,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展望一下今天的作家将会如何刻画在2020年疫情中幸存下来的人类想必会很有意思。

(作者Agnes Mueller系南卡罗莱纳大学德语与比较文学教授)

(翻译:林达)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What literature can tell us about people’s struggle with their faith during a pandemic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传染病如何影响了人类的信仰?

在文学中,当传染病肆意传播时,一部分人的信仰可能会深化,但另一些人可能会拒斥乃至于彻底抛弃信仰。

薄伽丘《十日谈》里的某个场景——该书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销量据称有所增加 图片来源:John Waterhouse/Lady Lever Art Gallery

皮尤中心日前的一份调查发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令四分之一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更趋强化。

在诸如传染病流行这样的高度不确定的时期,某些人可能确实能从宗教里得到安慰,但我在大学里教授的课程“文学中的传染病”却表明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一部分人的信仰可能会深化,但另一些人可能会拒斥乃至于彻底抛弃信仰。

基督教与黑死病

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最著名的传染病文学之一——其销量在新冠爆发后据称有所增长——书中对信仰和宗教大加嘲弄和讽刺。

《十日谈》由七名青年女性及三名青年男性讲述的一百个故事构成,中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爆发黑死病,这十个人在城郊隔离。有趣的是,《十日谈》是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份对基督教表达拒斥的文献,但当时天主教会及其教义在欧洲大部分地区仍保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薄伽丘的这部中篇故事集里,僧侣和教会权贵遭到奚落和贬低,其身上的人性缺点也暴露无遗。例如,在第一日的第四个故事里,一名男修道院长和僧侣密谋将某个有意愿的年轻女孩送进修道院——叙事者称赞这种行为是勇敢的、值得颂扬的,尽管它违反了当时所有的宗教和道德教义。

这个故事以及其它一些故事表明,个人信仰或教会和牧师都没有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相反,世俗的爱情或激情成为了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天主教会的组织架构和代言人以及个体化、个人化信仰的可能性,在薄伽丘的故事集里均被拒之门外。

霍乱时期的宗教

在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912年的中篇小说名作《魂断威尼斯》里,教养良好的主角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的人生因霍乱的突然爆发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表面上看,曼的小说并未刻意触碰宗教或信仰问题。但阿申巴赫其人与宗教原则的渊源颇深,并且笃信新教徒工作伦理里的各种价值。对曼而言,阿申巴赫对艺术和文学的挚爱和宗教无异,因为他的热情已经有了苦行僧的意味,哪怕条件再不好也要每天坚持写作。

《魂断威尼斯》中的英国演员德克·博加德和瑞典演员伯恩·安德森 图片来源:Sunset Boulevard/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到了霍乱肆虐的威尼斯后,阿申巴赫被波兰男孩塔齐奥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男孩不仅霎时间激发了阿申巴赫的同性欲望,还令他吃下了染有霍乱病毒的草莓,而阿申巴赫最终也因此而死。

作为阿申巴赫禁断之爱的对象,塔齐奥始终只是爱慕的客体,从未成为主体,我们不难将他视作艺术的人格化。阿申巴赫对塔齐奥的爱慕不无宗教色彩:自己好似在遵从“召唤者”,塔齐奥则被形容为“天使”,作为死亡天使的化身:“在他(指阿申巴赫)看来,那个苍白而可爱的召唤者似乎正在对他微笑和示意;(中间略)而他也像往常一样,跟着他神游。”

在《魂断威尼斯》里,面对霍乱疫情,作为精神体验的宗教被艺术取代了,而世俗的爱情则成了个人信仰的替代品。

1918年大流感与个人信仰

美国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凯瑟琳·安妮·波特1936年的短篇故事《灰白之马,灰白骑士》则在标题上就与《圣经》有着明确的关联。

画作《灰白马背上的死亡骑士》 图片来源:Albert Pinkham Ryder/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故事的标题取自启示录第六章的一至八节,天启四骑士分乘代表征服的白马、代表战争的红马、代表瘟疫的黑马以及代表死亡的灰白马。

在波特的短篇故事之外,几乎找不到以1918年大流感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故事里的叙述者讲述了女报人米兰达和士兵亚当的故事,以及两人受流感病痛折磨的种种苦楚。亚当最终未能战胜病魔,而米兰达只是在更晚的时候才得知其死讯。

在亚当死前,米兰达与亚当回忆起了源自儿时信仰的祈祷与赞歌。二人都说此时“它听起来总觉得不太对劲”,言下之意是儿时的赞歌和祈祷已经不再有价值,面对亚当即将来临的死亡,他俩借助蓝草乐(乡村音乐的分支,得名于Bill Monroe的乐队Bluegrass Boys,其特点是硬而快的节奏、高而密集的合声以及强调乐器的作用——译注)歌曲《灰白之马、灰白骑士》来寻求安慰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

波特的故事有趣味性而无甚学术性,但英国学者简·费舍尔却敏锐地留意到,《灰白之马,灰白骑士》融合了新派的文学技巧和来自黑死病的教训。在这个故事里,作为安慰与解脱之来源的信仰在经过一番审视后最终被抛弃。

重思宗教?

其它以传染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也遵循类似的套路,高雅与通俗体裁都是如此。阿尔伯特·加缪出版于1947年的《瘟疫》被誉为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全无信仰和宗教的位置,而个人的努力也是不可能的。

在史蒂芬·金1978年的巨著《末日逼近》当中,所有在虚构的大灾难“超级流感”中幸存下来的人都变得冷漠无情,超越了宗教。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主角的爱人费尔米娜·达萨也逐渐与自己的宗教疏远了。

有关新冠病毒对社会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它究竟会强化信仰的纽带还是会推进宗教机构的祛魅化,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展望一下今天的作家将会如何刻画在2020年疫情中幸存下来的人类想必会很有意思。

(作者Agnes Mueller系南卡罗莱纳大学德语与比较文学教授)

(翻译:林达)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What literature can tell us about people’s struggle with their faith during a pandemic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