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正常人》:一个互相改变与救赎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正常人》:一个互相改变与救赎的故事

小说展示了两个年轻人的缺陷与不安,用宽容的方式安放这一段撕裂的成长。

《正常人》剧照 来源:豆瓣

记者 | 实习生 姚妤婕

编辑 | 林子人

爱尔兰90后作家萨莉·鲁尼被誉为“千禧一代”的代言人。她写于2018年的小说《正常人》关注年轻人的成长,该书出版后受到好评,入围布克奖、女性文学奖、迪伦·托马斯奖,获得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英国年度图书奖等荣誉。今年4月,由英国BBC、美国Hulu联合推出的《正常人》剧集播出,旋即引发大量关注,近期更是摘得艾美奖的多项提名。

小说讲述了两位爱尔兰年轻人玛丽安和康奈尔的成长故事。他们的性格与家庭迥然不同:玛丽安出身富裕,却被视为独来独往的怪人;康奈尔家庭贫穷,在学校里大受欢迎。因为一次偶然的巧合,他们互相结识,彼此的命运也从此交缠在一起,两人都因为对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一年后,他们共同进入都柏林圣三一大学,两人的遭遇也发生了改变。在互相救赎的“青春叙事”之外,鲁尼在小说中还关注了原生家庭、阶层差异、社交网络等现代问题。鲁尼更想用这个任何人都能找到共鸣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另一个人。”

8月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文艺评论家孙孟晋、作家走走等嘉宾对《正常人》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做出分享。

“老套”情节中的现代性议题

4月,由BBC出品的电视剧版本《正常人》与观众见面。它充满饱和度过高的青绿色,还原了爱尔兰冷峻的风景,也是希望、年轻与美好的象征。剧版《正常人》用唯美的方式表现矛盾与孤独。观众在触及青春秘闻之时,不会感受到颓废或沉沦,反而会被这场初恋中表现出来的向善所感动。

小说版《正常人》采取双视角交叉叙事,奇数章是女主角玛丽安的口吻,偶数章则是男主角康奈尔。读者在阅读时需要用自己的经验补足细节。小说将时间流切成碎片,用两百余页的篇幅浓缩了五年时光。一些细节也有所出入,比如玛丽安与康奈尔讨论的书单,在电视剧中更偏向文学,而书中则更有政治倾向。电视剧更加“政治正确”,呼应了西方社会的种族问题。康奈尔的其中一任女友在小说中无法看出族裔,在剧中却被设置为亚裔。为康奈尔做心理治疗的医生,剧中是一位黑人女性,但小说没有明确表明其身份背景。

相比电视剧,小说更具有丰盈度,将两个人的心理变化诠释得更为具体。小说利用倒叙、插叙与闪回等方式妥善处理了节奏。鲁尼精确利落的用词也使小说呈现与电视剧相异的观感。从处女作《聊天记录》到《正常人》,鲁尼描写的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但作品有着更大的普适度,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能进入鲁尼的“青春文学”,了解“千禧一代”的所思所想。

“正常人”,指的是身心都没有受到伤害的人。但“正常人”的定义值得思考。广义上的“正常”指的是生理上的完整,但对于更纤细敏感的人来说,他所拥有的同理心与代入感,可能不为普通大众接受。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非典型意义上的“正常人”。女主角玛丽安家庭富裕,但童年丧父,成长过程中受到兄长与母亲的暴力。康奈尔同样来自单亲家庭,高中时广受欢迎,进入大学后出现精神问题。

走走认为,坦然接受不正常,才是真正的“正常”。玛丽安和康奈尔“就像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他们花费五年,在彼此的情感纠葛中接纳自己。在中学阶段,玛丽安被孤立,康奈尔更像是一个“正常人”。两人的遭遇在大学时发生转折,玛丽安因为出身权贵,在社交圈中如鱼得水,康奈尔的讨好型人格不再有效,他独身做所有事。在大学毕业时,他们才进入崭新状态。

表面上,《正常人》是一个“富家女爱上贫困男孩”的老套故事,但其中的情感与议题都十分现代,譬如金钱、暴力、阶级、原生家庭、抑郁症、性关系。萨莉·鲁尼生于1991年,是“千禧一代”的作家。她重新组织老生常谈的话题,记录千禧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状况,还有他们对人生和自我成长的态度。玛丽安与康奈尔的关系反映了当代英国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他们不再拥有传统保守的爱情观,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追求更加开放和复杂的关系。开放行为的背后埋藏着敏感脆弱的心态,这是因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需要面对更为复杂动荡的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中找到平衡。同时,鲁尼在写作中展示了自己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玛丽安的转变是真正接纳自己的过程,比起康奈尔,她更体现了一种“绝对的成长”。她还喜欢给书中的人物加上政治立场,强调千禧一代对政治的诉求。

《正常人》
[爱尔兰]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7

断裂阶层后的平等关系

金钱在小说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情节发展的枢纽。鲁尼将故事背景放置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爱尔兰小镇斯莱格。康奈尔出身贫寒,想选择更为赚钱的法律专业就读。受玛丽安鼓励进入圣三一大学就读文学专业后,他依旧受金钱问题困扰,被上流社交圈排斥在外。直到拿到奖学金,他的生活才渐有余裕。

金钱指向了阶层问题,两人之间的阶级鸿沟几乎不可跨越:康奈尔的母亲在玛丽安家担任女仆。走走认为,康奈尔来自并不富裕的阶层,如果要获得阶级跃升,可供选择的方式并不多。他遵从本心,选择文学而不是更赚钱的法律作为专业,承担了更多的精神压力,经历更困难的考验,这放大了康奈尔身上的自卑与怯懦,也是他在大学期间受抑郁症困扰的原因之一。

《正常人》用婉转的方式处理了阶级断裂的问题。鲁尼特意塑造了两位“学霸”式的人物。他们接受西方教育,在高中时阅读大量书籍,拥有开放视野和深厚学养,也产生了更为细腻敏感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他们拥有各自的创伤,但相遇却带有浪漫与幸运色彩。他们产生神奇的契合,如同配合完美的双人滑冰,“她优雅地将自己抛到空中,尽管他不知道要怎么做,却每次都能将她接住。”

鲁尼没有放大激烈的阶级问题,也没有过多着笔于人性中的卑劣。《正常人》体现出一种高度的道德审美标准,双方拥有基于平等的社交关系,都清楚对方会保护自己,互为后盾。两个人更是通过磨合与成长,真正改变了对方与自己。孙孟晋认为,某种意义上,《正常人》是一个理想化的爱情故事,抹平了无法逾越的阶层关系。

小说中的两个人都经历了塑造人格的过程,是一部记录了两人成长的“成长小说”。从高中到大学到毕业,玛丽安和康奈尔都在这段感情中通过对方来改变自己。玛丽安从认为自己不配爱,到发现自己也能配得上康奈尔的爱。相比玛丽安,康奈尔的成长并不明显。高中时期,他在世俗意义上更接近“正常”,大学时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也不那么充分。在骨子里,康奈尔始终是一个自卑的人,他依旧无法跨越阶级,无法妥善处理感情。所谓的成长,可能只表现为写作之路上有所成就,获得名望上的自信。

鲁尼也通过写作完成自己的成长。走走认为,《正常人》比起鲁尼的第一部小说《聊天记录》更为成熟。小说在探索人物内心的同时,也展示了鲁尼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正常人》在西方广受欢迎,在《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中获得冠军。这与鲁尼个人的背景无法分开。她来自爱尔兰,是英语世界中的“边缘人”,学习美国文学,具有跨文化气质。她所描写的老派贵族,在尊崇新贵阶层的美国读者眼里是全然陌生的面孔。鲁尼相比同时代青年作家,在心理描写上格外细腻,英国评论界因此将她比作同样以纯文学进入畅销榜的亨利·詹姆斯。

与上一部小说《聊天记录》一样,《正常人》同样是开放性结尾。康奈尔决定前往纽约就读创意写作专业,玛丽安选择留在原地,鼓励男孩前往美国。在对两人关系走向的猜想中,走走认为他们无法再在一起。美国梦的情节设计,意喻着打破阶层、朝上晋升,不同的教育体系也给男主提供了另一种生长可能。玛丽安也被塑造成一个不甘寂寞的女孩,无法忍受长距离恋爱。

社交关系是《正常人》这部小说探讨的另一个话题。玛丽安登场时并不合群,但进入大学后成为社交圈中的宠儿。这成为今日的青年作家关心世界的一个切入口。孙孟晋认为,鲁尼将这种社交关系诠释为一种“严肃的纯情”。两位年轻人经历分分合合的“情感游戏”,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成长,拥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感,这使得他们历经考验后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这同样是这本书关注的问题。它展示两个年轻人的缺陷与不安,用宽容的方式安放这一段撕裂的成长。小说前言中引用艾略特“精神状态的变化是一个秘密,人们将它命名为皈依”,它没有解释玛丽安和康奈尔变化的原因,也没有定义什么是“正常”,它提示我们:比起深究这些,我们更应该思考“正常”或“非正常”背后的深层原因,用向善的姿态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正常人》:一个互相改变与救赎的故事

小说展示了两个年轻人的缺陷与不安,用宽容的方式安放这一段撕裂的成长。

《正常人》剧照 来源:豆瓣

记者 | 实习生 姚妤婕

编辑 | 林子人

爱尔兰90后作家萨莉·鲁尼被誉为“千禧一代”的代言人。她写于2018年的小说《正常人》关注年轻人的成长,该书出版后受到好评,入围布克奖、女性文学奖、迪伦·托马斯奖,获得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英国年度图书奖等荣誉。今年4月,由英国BBC、美国Hulu联合推出的《正常人》剧集播出,旋即引发大量关注,近期更是摘得艾美奖的多项提名。

小说讲述了两位爱尔兰年轻人玛丽安和康奈尔的成长故事。他们的性格与家庭迥然不同:玛丽安出身富裕,却被视为独来独往的怪人;康奈尔家庭贫穷,在学校里大受欢迎。因为一次偶然的巧合,他们互相结识,彼此的命运也从此交缠在一起,两人都因为对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一年后,他们共同进入都柏林圣三一大学,两人的遭遇也发生了改变。在互相救赎的“青春叙事”之外,鲁尼在小说中还关注了原生家庭、阶层差异、社交网络等现代问题。鲁尼更想用这个任何人都能找到共鸣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另一个人。”

8月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文艺评论家孙孟晋、作家走走等嘉宾对《正常人》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做出分享。

“老套”情节中的现代性议题

4月,由BBC出品的电视剧版本《正常人》与观众见面。它充满饱和度过高的青绿色,还原了爱尔兰冷峻的风景,也是希望、年轻与美好的象征。剧版《正常人》用唯美的方式表现矛盾与孤独。观众在触及青春秘闻之时,不会感受到颓废或沉沦,反而会被这场初恋中表现出来的向善所感动。

小说版《正常人》采取双视角交叉叙事,奇数章是女主角玛丽安的口吻,偶数章则是男主角康奈尔。读者在阅读时需要用自己的经验补足细节。小说将时间流切成碎片,用两百余页的篇幅浓缩了五年时光。一些细节也有所出入,比如玛丽安与康奈尔讨论的书单,在电视剧中更偏向文学,而书中则更有政治倾向。电视剧更加“政治正确”,呼应了西方社会的种族问题。康奈尔的其中一任女友在小说中无法看出族裔,在剧中却被设置为亚裔。为康奈尔做心理治疗的医生,剧中是一位黑人女性,但小说没有明确表明其身份背景。

相比电视剧,小说更具有丰盈度,将两个人的心理变化诠释得更为具体。小说利用倒叙、插叙与闪回等方式妥善处理了节奏。鲁尼精确利落的用词也使小说呈现与电视剧相异的观感。从处女作《聊天记录》到《正常人》,鲁尼描写的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但作品有着更大的普适度,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能进入鲁尼的“青春文学”,了解“千禧一代”的所思所想。

“正常人”,指的是身心都没有受到伤害的人。但“正常人”的定义值得思考。广义上的“正常”指的是生理上的完整,但对于更纤细敏感的人来说,他所拥有的同理心与代入感,可能不为普通大众接受。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非典型意义上的“正常人”。女主角玛丽安家庭富裕,但童年丧父,成长过程中受到兄长与母亲的暴力。康奈尔同样来自单亲家庭,高中时广受欢迎,进入大学后出现精神问题。

走走认为,坦然接受不正常,才是真正的“正常”。玛丽安和康奈尔“就像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他们花费五年,在彼此的情感纠葛中接纳自己。在中学阶段,玛丽安被孤立,康奈尔更像是一个“正常人”。两人的遭遇在大学时发生转折,玛丽安因为出身权贵,在社交圈中如鱼得水,康奈尔的讨好型人格不再有效,他独身做所有事。在大学毕业时,他们才进入崭新状态。

表面上,《正常人》是一个“富家女爱上贫困男孩”的老套故事,但其中的情感与议题都十分现代,譬如金钱、暴力、阶级、原生家庭、抑郁症、性关系。萨莉·鲁尼生于1991年,是“千禧一代”的作家。她重新组织老生常谈的话题,记录千禧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状况,还有他们对人生和自我成长的态度。玛丽安与康奈尔的关系反映了当代英国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他们不再拥有传统保守的爱情观,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追求更加开放和复杂的关系。开放行为的背后埋藏着敏感脆弱的心态,这是因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需要面对更为复杂动荡的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中找到平衡。同时,鲁尼在写作中展示了自己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玛丽安的转变是真正接纳自己的过程,比起康奈尔,她更体现了一种“绝对的成长”。她还喜欢给书中的人物加上政治立场,强调千禧一代对政治的诉求。

《正常人》
[爱尔兰]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7

断裂阶层后的平等关系

金钱在小说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情节发展的枢纽。鲁尼将故事背景放置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爱尔兰小镇斯莱格。康奈尔出身贫寒,想选择更为赚钱的法律专业就读。受玛丽安鼓励进入圣三一大学就读文学专业后,他依旧受金钱问题困扰,被上流社交圈排斥在外。直到拿到奖学金,他的生活才渐有余裕。

金钱指向了阶层问题,两人之间的阶级鸿沟几乎不可跨越:康奈尔的母亲在玛丽安家担任女仆。走走认为,康奈尔来自并不富裕的阶层,如果要获得阶级跃升,可供选择的方式并不多。他遵从本心,选择文学而不是更赚钱的法律作为专业,承担了更多的精神压力,经历更困难的考验,这放大了康奈尔身上的自卑与怯懦,也是他在大学期间受抑郁症困扰的原因之一。

《正常人》用婉转的方式处理了阶级断裂的问题。鲁尼特意塑造了两位“学霸”式的人物。他们接受西方教育,在高中时阅读大量书籍,拥有开放视野和深厚学养,也产生了更为细腻敏感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他们拥有各自的创伤,但相遇却带有浪漫与幸运色彩。他们产生神奇的契合,如同配合完美的双人滑冰,“她优雅地将自己抛到空中,尽管他不知道要怎么做,却每次都能将她接住。”

鲁尼没有放大激烈的阶级问题,也没有过多着笔于人性中的卑劣。《正常人》体现出一种高度的道德审美标准,双方拥有基于平等的社交关系,都清楚对方会保护自己,互为后盾。两个人更是通过磨合与成长,真正改变了对方与自己。孙孟晋认为,某种意义上,《正常人》是一个理想化的爱情故事,抹平了无法逾越的阶层关系。

小说中的两个人都经历了塑造人格的过程,是一部记录了两人成长的“成长小说”。从高中到大学到毕业,玛丽安和康奈尔都在这段感情中通过对方来改变自己。玛丽安从认为自己不配爱,到发现自己也能配得上康奈尔的爱。相比玛丽安,康奈尔的成长并不明显。高中时期,他在世俗意义上更接近“正常”,大学时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也不那么充分。在骨子里,康奈尔始终是一个自卑的人,他依旧无法跨越阶级,无法妥善处理感情。所谓的成长,可能只表现为写作之路上有所成就,获得名望上的自信。

鲁尼也通过写作完成自己的成长。走走认为,《正常人》比起鲁尼的第一部小说《聊天记录》更为成熟。小说在探索人物内心的同时,也展示了鲁尼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正常人》在西方广受欢迎,在《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中获得冠军。这与鲁尼个人的背景无法分开。她来自爱尔兰,是英语世界中的“边缘人”,学习美国文学,具有跨文化气质。她所描写的老派贵族,在尊崇新贵阶层的美国读者眼里是全然陌生的面孔。鲁尼相比同时代青年作家,在心理描写上格外细腻,英国评论界因此将她比作同样以纯文学进入畅销榜的亨利·詹姆斯。

与上一部小说《聊天记录》一样,《正常人》同样是开放性结尾。康奈尔决定前往纽约就读创意写作专业,玛丽安选择留在原地,鼓励男孩前往美国。在对两人关系走向的猜想中,走走认为他们无法再在一起。美国梦的情节设计,意喻着打破阶层、朝上晋升,不同的教育体系也给男主提供了另一种生长可能。玛丽安也被塑造成一个不甘寂寞的女孩,无法忍受长距离恋爱。

社交关系是《正常人》这部小说探讨的另一个话题。玛丽安登场时并不合群,但进入大学后成为社交圈中的宠儿。这成为今日的青年作家关心世界的一个切入口。孙孟晋认为,鲁尼将这种社交关系诠释为一种“严肃的纯情”。两位年轻人经历分分合合的“情感游戏”,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成长,拥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感,这使得他们历经考验后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这同样是这本书关注的问题。它展示两个年轻人的缺陷与不安,用宽容的方式安放这一段撕裂的成长。小说前言中引用艾略特“精神状态的变化是一个秘密,人们将它命名为皈依”,它没有解释玛丽安和康奈尔变化的原因,也没有定义什么是“正常”,它提示我们:比起深究这些,我们更应该思考“正常”或“非正常”背后的深层原因,用向善的姿态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