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 | 再议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是最佳人选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 | 再议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是最佳人选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近日热映的电影《夺冠》。

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 Gluck)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近日热映的电影《夺冠》。

再议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是最佳人选吗?

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以表彰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朴素之美,让个体的存在获得普遍性”。

继鲍勃·迪伦之后,短短几年又一位美国诗人拿下诺奖,这一结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这位1943年生于纽约、有着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背景的诗人,至今已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并拿下了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2016年,格丽克的诗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引入中国,但多数读者仍对她知之甚少,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曾在此前的报道中对其进行深入介绍。童年、家庭生活和亲密关系一直是格丽克作品的中心主题,她的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期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爱、死亡、生命、毁灭等人之存在的根本问题。

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主席安德斯·奥尔森强调,尽管个人背景对格丽克的创作意义重大,但她并不是自白派诗人,她的作品寻求的是普遍性。奥尔森还提醒人们注意格丽克对艾略特、济慈、狄金森等前辈诗人的继承。然而,对于格丽克的成就是否与诺奖匹配,国内外的媒体和诗人同行们却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新京报书评周刊注意到,格丽克获奖后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一个“安全”的选择。这里的“安全”除了格丽克作品本身的“普遍性”之外,也与格丽克对身份和政治标签的排斥有关。格丽克诗歌的研究者、普渡大学教授丹尼尔·莫里斯指出,格丽克的著作“常常回避族裔认同,宗教分类或性别归属”。近两年,诺贝尔文学奖风波不断,先是2018年因爆出性侵丑闻而暂停颁奖,2019年得主彼得·汉德克又陷入政治立场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格丽克的中立的确能帮诺贝尔文学奖规避一定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格丽克身为美国女性,也可以淡化诺奖“以欧洲为中心,以男性为中心”的倾向。

2019年,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克接受瑞典文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抛开身份和政治因素,仅从文学影响力来看,格丽克也不一定是诺奖的最佳人选。诗人廖伟棠撰文称,格丽克算得上是优秀诗人,但还远称不上“伟大”。他认可格丽克对一些诗歌特质的把握和思维上的独特,但相较而言,北美当代诗人中的加里·斯奈德和安·卡森更具魅力。廖伟棠认为,“诺奖选择一个‘普遍性’的诗人,把‘独立存在’赋予普遍性而不是相反(那是以前那些得奖者做的),也许是想重塑当年‘发现’辛波丝卡所带来的影响力。但瑞典学院的傲慢又令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美式主流诗人,以证明他们在充满庸才的美国诗坛中‘发现’大诗人的能力。”

诗人欧阳江河也在接受凤凰网文化的采访时表示,格丽克只能算杰出诗人,和庞德、弗洛斯特、史蒂文斯这样的诗人相比差了一个档次,后三者是欧阳江河认为在20世纪英语诗坛乃至全世界都堪称伟大的诗人,但诺奖却因短视和意识深处瞧不起美国文化的老欧洲骄傲而一再错过,乃至到了本世纪,已经很难再找到如此伟大的人选。欧阳江河认为,格丽克的诗歌以个人经验、家族史以及情感生活作为根基,但从本质上看,她的作品和美国本土文化有明显差异,其原创性可能也无法脱离时代精神、时代潮流的裹胁和影响。

相反,诗人王家新相信格丽克值得被诺奖嘉许。在他心目中,很多美国诗人都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品质,这次格丽克当选可以说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格丽克虽有着匈牙利裔犹太人的家庭背景,但其诗作并没有停留在身份上,“她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在某些方面,她与艾米丽·狄金森非常相似。”王家新说。此外,小说家赵松也在接受界面文化的采访时表达了对格丽克的肯定,认为诺奖颁给格丽克,是给予那种低调绵延而又极具灵魂映射属性的诗歌和“为一种使命而生,去见证那些伟大的秘密”的诗人的“高光认证”。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发表于卫报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格丽克的诗歌艺术。他说,格丽克的诗歌“开辟了一个荒凉的空间”,她在诗歌中的声音通常是悄声低语的,既有所保留,又敢于释放,仿佛在探索一种艰难的后果或灵魂的形态。托宾提到,格丽克的所有诗歌都是把世界描绘成苦难与奇迹之间的挣扎,而诗歌本身也是格丽克在自己的想象中挣扎的结果,“很难想象还有哪位在世诗人的声音中蕴含着如此多震撼人心的潜流。”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Colm Toibin)

斯坦福大学讲师、诗人Richie Hofmann曾在他的课堂上教授格丽克的诗歌。他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格丽克开始在诗歌中强调身体的脆弱、欲望的无序拉扯,以及个人的、抒情的、人性的声音在对抗毁灭、羞辱和削弱时的韧性,这些作品保持了她对心理和情感的独特关注。他认为,好的诗歌不会轻易给人安慰,而是提供一个融合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空间。在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人人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孤独、恐惧的当下,格丽克的诗歌或许会让我们意识到,痛苦、遗忘,甚至死亡都不会是我们的终结。

电影《夺冠》VS女排赛事,谁更具“女排精神”?

在经历了更名、春节撤档等风波后,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终于在前不久上映。一直以来,国内缺乏成熟的体育题材电影,《夺冠》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尝试。这部影片聚焦于中国体育项目中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中国女排”,通过三场经典赛事——1981年中日女排大阪之战、2008年中美女排北京奥运“和平”大战、2016年中巴女排里约奥运1/4决赛大战——串联起一段跨度三十余年的中国女排奋斗史。

公众号“毒眸”在《中国女排,不止于“夺冠”》一文中借此回顾了中国女排从80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代记忆里的象征变化。1981年,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之姿,拿下中国在三大球项目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女排又在1981-1986年间实现“五连冠”,成为80年代集体记忆中的“神话”。然而,随着冠军队员们的退役和教练的频繁更迭,女排开始在失利当中“走下神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排2004年、2016年的两次奥运会夺冠之路更是崎岖,先后在主教练陈忠和、郎平的带领下,从不被看好的境地中杀出,进而成为了90后、00后心中忘不掉的珍贵记忆。

电影《夺冠》官方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女排参赛的意义和人们对“女排精神”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如上述文章所言,在80年代,中国女排的夺冠意味着“战胜发达国家”、“为国争光”。而到了本世纪,尤其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它更像一个与竞技体育有关的热血故事,女排姑娘们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也慢慢从完美到真实,从面目模糊到有独特个性的人。正如郎平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电影《夺冠》正是借由中国女排在不同时期的转折和蜕变,为观众诠释了“女排精神”的全貌。为了使历史细节尽可能得到还原,剧组不仅与国家队联动,起用现任女排队员出演,还参考了大量过去比赛的录像资料和记录女排的报告文学。不过,以上种种对于电影创作而言,只能算锦上添花。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杨时旸认为,《夺冠》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

杨时旸认为,首先,对于《夺冠》的关键人物郎平,影片的人物塑造方式是失败的。无论是青年时代作为排球运动员,还是中年时代作为教练,电影中的郎平更像是一种符号,她在几次遭遇挫败和盛极一时前后的内心波动没有被呈现,让观众无法看到一个立体的郎平。

电影《夺冠》中,由巩俐饰演的郎平。图片来源:豆瓣

即使将《夺冠》定义为群像电影,它也没能成功地让人们记住其中任何人。多数人物在感情上都是线段式的,段与段之间的细腻变化全都被省略,观众则不停地被要求注视导演安排的节点和结果。在杨时旸看来,《夺冠》的初衷或许是记录中国女排的历史以及关照大时代的变迁,但无论是对历史的回看、对当下的审视还是书写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记,《夺冠》都没能完成。片中最动人的环节,反而是对几场关键赛事的还原,但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看一遍赛事回放呢?

公众号“幕味儿”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作者阿思称,他看完电影后回家翻出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看,这两场两个多小时的比赛完全不枯燥,战术和技术一清二楚,结果的反转和运动员的性格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电影写不出来的精妙,更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体现。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3-2巴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在阿思看来,《夺冠》的令人遗憾也情有可原。此前国内的运动题材电影,如《激战》《翻滚吧阿信》《破风》等,几乎都是类似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的讲述。从一个小切口聚焦一两个小人物,讲述一段小的奋斗史,固然容易使观众代入,然而其精神内核却并不新鲜,无非是反叛、逆袭、拼搏、励志等。相比之下,《夺冠》要讲的是女排这种强调集体协作的团体运动,涉及一群大英雄、一个大时代,因此,我们并不能用评判一部常规运动题材影片的眼光去评判《夺冠》。

参考资料: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露易丝·格丽克:一个“安全”的选择?

https://mp.weixin.qq.com/s/_c6dabmTntDORhfCw81ZGg

新晋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我们期许的“伟大”颇有距离

https://mp.weixin.qq.com/s/W1JuLeOdzIlxDowmE6T_mA

欧阳江河:格丽克只是杰出诗人,诺奖错过了真正伟大的美国诗人

https://mp.weixin.qq.com/s/UoXCOZOR8t5wvUHFskuTnQ

诗人看格丽克:她专注于自然与诗歌的互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86251

Louise Glück: Colm Tóibín on a brave and truthful Nobel winn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oct/09/louise-gluck-colm-toibin-on-a-brave-and-truthful-nobel-winner

Nobel reminds us why Glück's poetry matters now

https://www.cnn.com/2020/10/08/opinions/nobel-prize-literature-louise-gluck-matters-hofmann/index.html

中国女排,不止于“夺冠”

https://mp.weixin.qq.com/s/BAH74nhEdkohiWMjRDVjLA

《夺冠》 这部聒噪的电影没能让你记住任何一个角色

https://mp.weixin.qq.com/s/pSZl286RTvs_ik2MLLq0NA

看完《夺冠》,静候《独自上场》

https://mp.weixin.qq.com/s/5m4Xv4J2DpvSmwy-lEwqd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 | 再议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是最佳人选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近日热映的电影《夺冠》。

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 Gluck)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近日热映的电影《夺冠》。

再议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是最佳人选吗?

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以表彰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朴素之美,让个体的存在获得普遍性”。

继鲍勃·迪伦之后,短短几年又一位美国诗人拿下诺奖,这一结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这位1943年生于纽约、有着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背景的诗人,至今已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并拿下了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2016年,格丽克的诗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引入中国,但多数读者仍对她知之甚少,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曾在此前的报道中对其进行深入介绍。童年、家庭生活和亲密关系一直是格丽克作品的中心主题,她的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期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爱、死亡、生命、毁灭等人之存在的根本问题。

美国作家、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主席安德斯·奥尔森强调,尽管个人背景对格丽克的创作意义重大,但她并不是自白派诗人,她的作品寻求的是普遍性。奥尔森还提醒人们注意格丽克对艾略特、济慈、狄金森等前辈诗人的继承。然而,对于格丽克的成就是否与诺奖匹配,国内外的媒体和诗人同行们却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新京报书评周刊注意到,格丽克获奖后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一个“安全”的选择。这里的“安全”除了格丽克作品本身的“普遍性”之外,也与格丽克对身份和政治标签的排斥有关。格丽克诗歌的研究者、普渡大学教授丹尼尔·莫里斯指出,格丽克的著作“常常回避族裔认同,宗教分类或性别归属”。近两年,诺贝尔文学奖风波不断,先是2018年因爆出性侵丑闻而暂停颁奖,2019年得主彼得·汉德克又陷入政治立场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格丽克的中立的确能帮诺贝尔文学奖规避一定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格丽克身为美国女性,也可以淡化诺奖“以欧洲为中心,以男性为中心”的倾向。

2019年,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克接受瑞典文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抛开身份和政治因素,仅从文学影响力来看,格丽克也不一定是诺奖的最佳人选。诗人廖伟棠撰文称,格丽克算得上是优秀诗人,但还远称不上“伟大”。他认可格丽克对一些诗歌特质的把握和思维上的独特,但相较而言,北美当代诗人中的加里·斯奈德和安·卡森更具魅力。廖伟棠认为,“诺奖选择一个‘普遍性’的诗人,把‘独立存在’赋予普遍性而不是相反(那是以前那些得奖者做的),也许是想重塑当年‘发现’辛波丝卡所带来的影响力。但瑞典学院的傲慢又令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美式主流诗人,以证明他们在充满庸才的美国诗坛中‘发现’大诗人的能力。”

诗人欧阳江河也在接受凤凰网文化的采访时表示,格丽克只能算杰出诗人,和庞德、弗洛斯特、史蒂文斯这样的诗人相比差了一个档次,后三者是欧阳江河认为在20世纪英语诗坛乃至全世界都堪称伟大的诗人,但诺奖却因短视和意识深处瞧不起美国文化的老欧洲骄傲而一再错过,乃至到了本世纪,已经很难再找到如此伟大的人选。欧阳江河认为,格丽克的诗歌以个人经验、家族史以及情感生活作为根基,但从本质上看,她的作品和美国本土文化有明显差异,其原创性可能也无法脱离时代精神、时代潮流的裹胁和影响。

相反,诗人王家新相信格丽克值得被诺奖嘉许。在他心目中,很多美国诗人都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品质,这次格丽克当选可以说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格丽克虽有着匈牙利裔犹太人的家庭背景,但其诗作并没有停留在身份上,“她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在某些方面,她与艾米丽·狄金森非常相似。”王家新说。此外,小说家赵松也在接受界面文化的采访时表达了对格丽克的肯定,认为诺奖颁给格丽克,是给予那种低调绵延而又极具灵魂映射属性的诗歌和“为一种使命而生,去见证那些伟大的秘密”的诗人的“高光认证”。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发表于卫报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格丽克的诗歌艺术。他说,格丽克的诗歌“开辟了一个荒凉的空间”,她在诗歌中的声音通常是悄声低语的,既有所保留,又敢于释放,仿佛在探索一种艰难的后果或灵魂的形态。托宾提到,格丽克的所有诗歌都是把世界描绘成苦难与奇迹之间的挣扎,而诗歌本身也是格丽克在自己的想象中挣扎的结果,“很难想象还有哪位在世诗人的声音中蕴含着如此多震撼人心的潜流。”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Colm Toibin)

斯坦福大学讲师、诗人Richie Hofmann曾在他的课堂上教授格丽克的诗歌。他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格丽克开始在诗歌中强调身体的脆弱、欲望的无序拉扯,以及个人的、抒情的、人性的声音在对抗毁灭、羞辱和削弱时的韧性,这些作品保持了她对心理和情感的独特关注。他认为,好的诗歌不会轻易给人安慰,而是提供一个融合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空间。在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人人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孤独、恐惧的当下,格丽克的诗歌或许会让我们意识到,痛苦、遗忘,甚至死亡都不会是我们的终结。

电影《夺冠》VS女排赛事,谁更具“女排精神”?

在经历了更名、春节撤档等风波后,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终于在前不久上映。一直以来,国内缺乏成熟的体育题材电影,《夺冠》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尝试。这部影片聚焦于中国体育项目中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中国女排”,通过三场经典赛事——1981年中日女排大阪之战、2008年中美女排北京奥运“和平”大战、2016年中巴女排里约奥运1/4决赛大战——串联起一段跨度三十余年的中国女排奋斗史。

公众号“毒眸”在《中国女排,不止于“夺冠”》一文中借此回顾了中国女排从80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代记忆里的象征变化。1981年,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之姿,拿下中国在三大球项目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女排又在1981-1986年间实现“五连冠”,成为80年代集体记忆中的“神话”。然而,随着冠军队员们的退役和教练的频繁更迭,女排开始在失利当中“走下神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排2004年、2016年的两次奥运会夺冠之路更是崎岖,先后在主教练陈忠和、郎平的带领下,从不被看好的境地中杀出,进而成为了90后、00后心中忘不掉的珍贵记忆。

电影《夺冠》官方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女排参赛的意义和人们对“女排精神”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如上述文章所言,在80年代,中国女排的夺冠意味着“战胜发达国家”、“为国争光”。而到了本世纪,尤其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它更像一个与竞技体育有关的热血故事,女排姑娘们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也慢慢从完美到真实,从面目模糊到有独特个性的人。正如郎平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电影《夺冠》正是借由中国女排在不同时期的转折和蜕变,为观众诠释了“女排精神”的全貌。为了使历史细节尽可能得到还原,剧组不仅与国家队联动,起用现任女排队员出演,还参考了大量过去比赛的录像资料和记录女排的报告文学。不过,以上种种对于电影创作而言,只能算锦上添花。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杨时旸认为,《夺冠》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

杨时旸认为,首先,对于《夺冠》的关键人物郎平,影片的人物塑造方式是失败的。无论是青年时代作为排球运动员,还是中年时代作为教练,电影中的郎平更像是一种符号,她在几次遭遇挫败和盛极一时前后的内心波动没有被呈现,让观众无法看到一个立体的郎平。

电影《夺冠》中,由巩俐饰演的郎平。图片来源:豆瓣

即使将《夺冠》定义为群像电影,它也没能成功地让人们记住其中任何人。多数人物在感情上都是线段式的,段与段之间的细腻变化全都被省略,观众则不停地被要求注视导演安排的节点和结果。在杨时旸看来,《夺冠》的初衷或许是记录中国女排的历史以及关照大时代的变迁,但无论是对历史的回看、对当下的审视还是书写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记,《夺冠》都没能完成。片中最动人的环节,反而是对几场关键赛事的还原,但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看一遍赛事回放呢?

公众号“幕味儿”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作者阿思称,他看完电影后回家翻出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看,这两场两个多小时的比赛完全不枯燥,战术和技术一清二楚,结果的反转和运动员的性格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电影写不出来的精妙,更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体现。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3-2巴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在阿思看来,《夺冠》的令人遗憾也情有可原。此前国内的运动题材电影,如《激战》《翻滚吧阿信》《破风》等,几乎都是类似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的讲述。从一个小切口聚焦一两个小人物,讲述一段小的奋斗史,固然容易使观众代入,然而其精神内核却并不新鲜,无非是反叛、逆袭、拼搏、励志等。相比之下,《夺冠》要讲的是女排这种强调集体协作的团体运动,涉及一群大英雄、一个大时代,因此,我们并不能用评判一部常规运动题材影片的眼光去评判《夺冠》。

参考资料: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露易丝·格丽克:一个“安全”的选择?

https://mp.weixin.qq.com/s/_c6dabmTntDORhfCw81ZGg

新晋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与我们期许的“伟大”颇有距离

https://mp.weixin.qq.com/s/W1JuLeOdzIlxDowmE6T_mA

欧阳江河:格丽克只是杰出诗人,诺奖错过了真正伟大的美国诗人

https://mp.weixin.qq.com/s/UoXCOZOR8t5wvUHFskuTnQ

诗人看格丽克:她专注于自然与诗歌的互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86251

Louise Glück: Colm Tóibín on a brave and truthful Nobel winn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oct/09/louise-gluck-colm-toibin-on-a-brave-and-truthful-nobel-winner

Nobel reminds us why Glück's poetry matters now

https://www.cnn.com/2020/10/08/opinions/nobel-prize-literature-louise-gluck-matters-hofmann/index.html

中国女排,不止于“夺冠”

https://mp.weixin.qq.com/s/BAH74nhEdkohiWMjRDVjLA

《夺冠》 这部聒噪的电影没能让你记住任何一个角色

https://mp.weixin.qq.com/s/pSZl286RTvs_ik2MLLq0NA

看完《夺冠》,静候《独自上场》

https://mp.weixin.qq.com/s/5m4Xv4J2DpvSmwy-lEwqd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