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看向西方的同时,寻求本土经验在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 | 3月沪京展览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看向西方的同时,寻求本土经验在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 | 3月沪京展览推荐

静物画、多宝阁、伯纳德·皮法雷蒂、安藤忠雄、人迹、浮世绘、多媒体、印度尼西亚、罗伯特·弗兰克……

记者 | 陈佳靖 林子人

编辑 | 林子人

【上海】

陈飞:早集

展览时间:2月27日-5月9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门票:免费

《主食》
布面金箔、银箔与丙烯
200 x 100 cm
2019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推出中国艺术家陈飞的上海首次个展“早集”,以“馆中馆”的形式梳理艺术家2017年至今的静物创作。陈飞从2017年开始画静物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绘画如果是有等级划分的话,静物画应该是绘画题材当中等级最低的,鄙视链的底端,莫兰迪除外,但它恰恰是最温和的、不具有攻击性的,在现代多元的艺术形式中很示弱的。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一个可填充很多内容和思考的容器。”

这一系列静物画近似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充斥着画面的花卉、水果、餐食、猎物和其他奇巧珍宝彰显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富裕阶级的身份——但它们又因引入了中国本土语境而增添了一丝幽默色彩和质朴精神,并与西方绘画传统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形成某种对话。在《主食》(2019)中,陈飞描绘了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面点。在谈到这件作品时他说,“我觉得粮食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方式,中国疆域之大,从南到北,至东到西有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针对粮食的加工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食不同的制作方式和面点的造型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地理面貌。而主食不仅是我们主要的能量摄取来源,我觉得它还象征着安全和保障,饮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单单是吃这么简单,还赋予它更多的情感寄托。”

西斯特·盖茨:多宝阁

展览时间:3月11日-5月23日

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西斯特·盖茨:多宝阁”展览现场(摄影:林子人)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将客厅里的珍奇柜称为她的多宝阁——这是美国的通用说法,将存放小摆设的柜子称为多宝阁(china cabinet)。”非裔美国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如此解释他在Prada荣宅举办的个展标题来源。他表示,在接到展览邀请时,他立刻联想到了他和他的家庭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制造”在他的家人乃至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想各地都是如此,物品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被生产出来,然后运回美国,让美国人感到自己是美国人。”在构思荣宅的展览时,盖茨特别强调陶瓷的运用——这是他最初学习也最热爱的一种创作媒介,并且同中国悠久的制瓷史产生呼应。“你将在这里看到的展览既在赞颂中国在美国的存在感,也在向对我的陶瓷作品产生影响的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致敬。”

盖茨在荣宅的空间内构思了三幕叙事。随着房间递进,场景转换,艺术家本人的角色也从访客变为幽影,随后又成为宅邸主人——各色陶瓷器皿融入了建筑本身,让展厅有了类似家的氛围。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这位拥有陶艺家、视觉艺术家、城市规划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对非裔身份的反思、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对日常之物的珍视。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

展览时间:3月13日-5月29日

展览地点:里森画廊

门票:免费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里森画廊)

里森画廊正在举办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Bernard Piffaretti)在上海的首次个展。呈现艺术家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在其巴黎工作室完成的最新画作。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潜心研究他独特的“皮法雷蒂系统”创作方式:开始创作时,他先在画布上建立一道“中心线”,将画布垂直平分为左右两半,在画布的一边布建抽象构图,然后在另一边用刻意不对称的方式重现对应图像,以此挑战观者的视觉习惯。

展览标题“双峰与伴”是艺术家对电影人大卫·林奇(David Lynch)和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的致敬,他们的电影创作风格深深影响了皮法雷蒂。“我的绘画过程像一个电影工作者处理‘运动图像’一样,我视创作为一种’动态情景’”,他说,“上海有个航运线路名是‘双峰快线’。该结构多层面地活跃与我的创作中:重影与双生。”

安藤忠雄:挑战

展览时间:3月19日-6月6日

展览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门票:80元

水之教堂教堂
日本,北海道,勇払郡
1985-1988
图片来源: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作为安藤忠雄全球巡展的第四站,在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安藤忠雄:挑战”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最全面的大型回顾展,通过经典建筑作品的再现,精致的建筑模型、详尽的设计手稿、书法篆刻、以及大量独有影片、旅行笔记和照片全景展现一代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及其对人生永不停止的挑战。根据安藤忠雄的介绍,“挑战”的标题既有在后疫情时代人类集体应对挑战、开创新世界之寓意,也暗示了他半个世纪建筑生涯中遭遇的种种“挑战”——本次展览展出的模型和图纸,皆是他接手且成为经典的“挑战”项目,包括“住吉长屋”“直岛现代美术馆”“地中美术馆”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将在复星艺术中心一楼再现了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之教堂”。

“我希望来到这里看展的大家,可以边看展品边评论,‘这座建筑不好啊,那一座也不太行啊’,‘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做’,让这次展览成为大家这样思考的一次契机。如果不单纯是看展品,自己也同步思考,那么我想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对学生,对80岁的人、90岁的人来说,也会是一次有趣的展览吧。”安藤忠雄说。

张健君:人迹·上海

展览时间:3月19日-5月3日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

门票:30元(单人)\50元(双人)

水墨、炭笔、宣纸
62 x 48.5cm
2019

“人迹”由艺术史学者巫鸿策展,是中国艺术家张健君的首次巡回展览。作为参与K11 Art Foundation及皇家艺术研究院合办、为期三年的“艺术家驻留计划”的第四位艺术家,张健君从2019年7月19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驻留生活。他为自己在伦敦遇到的人绘画了多幅水墨及炭笔肖像画,并访问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邀请他们分享个人经历,将自身的经历与现在联系。这些录音和画像,与伫立于研究院里历史悠久的雕像互相对照。回到上海后,艺术家继续采访在上海的本地人和外国居民,为他们绘制肖像画。随着展览前往沈阳与香港,他将继续替不同城市的人制作肖像、录制他们的心声。最终,这一系列画作将会成为一个对全世界人类声音、肖像的积累与记录。观众将沉浸在文化及种族北京不同的人所分享的故事中,反思自身。

【北京】

遇见浮世·博览江户:江户时代浮世绘原版珍藏展

展览时间:3月12日-5月6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3号馆

门票:98元

歌川国芳
《相马的古内里》
1804-1818

“浮世绘”兴盛于日本江户时代,曾对十九世纪西欧艺坛产生深刻影响,它取材于时代的细节,记录着漂浮的人生。本次展览展出的100幅浮世绘藏品均出自于日本江户时代及民治时代,总价值超亿日元,绝大部分都是首次在国内亮相,其中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著名画家的代表作。

本次展览分为“入城”“入室”和“入魂”三个部分。“入城”邀请观众漫步江户繁华街头,感受春意盎然的江户美景;“入室”聚焦江户町人的日常生活,细致刻画剧院、街市、家庭节日等具体的生活和娱乐场景;“入魂”中出没的英雄、武士和鬼怪是异闻传说中的主要角色,这些画作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爱憎、乐趣、苦恼和愿望,亦是江户时代的重要剪影。

曹斐:时代舞台

展览时间:3月12日-6月6日

展览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门票:130元

曹斐
《亚洲一号》(静帧)
2018
单频录像,63分20秒

出生于1978年的曹斐是目前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她擅长运用多媒体,如电影、影像、装置等,对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境况做出超现实的刻画。与此同时,她的作品也融合了社会评论和流行美学。尤其在近期的艺术项目当中,她将长期的历史与跨学科调研工作融入创作中,在反映现实与制造幻想之间自由游走。

本次展览呈现了曹斐过去二十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将在国内首次呈现其新近作品《亚洲一号》(2018)以及最新项目《红霞》(2019-2020)。这些作品反映了曹斐一直以来对流行文化、科技发展、城市变革以及虚拟现实等主题的关注,是她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解读。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

展览时间:2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门票:20元

尼约曼·马斯里亚迪
《老大哥们》
布面综合材料,150×200cm
2000

印度尼西亚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除了本土文化中民族、语言和宗教传统的多样性之外,其独特性还源于历史上与世界上不同文明的诸多碰撞。本次展览聚焦于印尼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展览作品跨度近一个世纪,囊括了素描、绘画、雕塑、视频等形式。从早期的先锋艺术团体“桑加”,到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艺术学院发展到达鼎盛,再到后苏哈托时代艺术家们走上国际舞台,观众将一窥印尼艺术史的生成脉络,并通过艺术了解印尼是如何从被殖民开启的现代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国家。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展览时间:3月6日-5月2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门票:60元

黄庆军
《草原:家当》
内蒙古
2007

罗伯特·弗兰克被誉为曾经改变西方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他最为著名的由83张照片构成的摄影集《美国人》被奉为颠覆传统的摄影经典,影响了此后的几代摄影人。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弗兰克摄影原作,还集结了十三位(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一同展示。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点是,他们的摄影探索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面向上,与罗伯特·弗兰克形成了震颤与共鸣。

其中,魏来、卢恒、王轶庶、黄庆军都曾拜访过弗兰克在纽约的工作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弗兰克的认可和鼓励;曾翰和骆丹都进行了“在路上”的游走式拍摄,从侧面反映出弗兰克的精神感召;旅美求学的陈荣辉和弗兰克一样,保持了异乡人的观察视角……可以说,这些艺术家形成了一组近40年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也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在世界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看向西方的同时,寻求本土经验在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 | 3月沪京展览推荐

静物画、多宝阁、伯纳德·皮法雷蒂、安藤忠雄、人迹、浮世绘、多媒体、印度尼西亚、罗伯特·弗兰克……

记者 | 陈佳靖 林子人

编辑 | 林子人

【上海】

陈飞:早集

展览时间:2月27日-5月9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门票:免费

《主食》
布面金箔、银箔与丙烯
200 x 100 cm
2019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推出中国艺术家陈飞的上海首次个展“早集”,以“馆中馆”的形式梳理艺术家2017年至今的静物创作。陈飞从2017年开始画静物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绘画如果是有等级划分的话,静物画应该是绘画题材当中等级最低的,鄙视链的底端,莫兰迪除外,但它恰恰是最温和的、不具有攻击性的,在现代多元的艺术形式中很示弱的。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一个可填充很多内容和思考的容器。”

这一系列静物画近似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充斥着画面的花卉、水果、餐食、猎物和其他奇巧珍宝彰显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富裕阶级的身份——但它们又因引入了中国本土语境而增添了一丝幽默色彩和质朴精神,并与西方绘画传统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形成某种对话。在《主食》(2019)中,陈飞描绘了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面点。在谈到这件作品时他说,“我觉得粮食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方式,中国疆域之大,从南到北,至东到西有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针对粮食的加工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食不同的制作方式和面点的造型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地理面貌。而主食不仅是我们主要的能量摄取来源,我觉得它还象征着安全和保障,饮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单单是吃这么简单,还赋予它更多的情感寄托。”

西斯特·盖茨:多宝阁

展览时间:3月11日-5月23日

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西斯特·盖茨:多宝阁”展览现场(摄影:林子人)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将客厅里的珍奇柜称为她的多宝阁——这是美国的通用说法,将存放小摆设的柜子称为多宝阁(china cabinet)。”非裔美国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如此解释他在Prada荣宅举办的个展标题来源。他表示,在接到展览邀请时,他立刻联想到了他和他的家庭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制造”在他的家人乃至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想各地都是如此,物品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被生产出来,然后运回美国,让美国人感到自己是美国人。”在构思荣宅的展览时,盖茨特别强调陶瓷的运用——这是他最初学习也最热爱的一种创作媒介,并且同中国悠久的制瓷史产生呼应。“你将在这里看到的展览既在赞颂中国在美国的存在感,也在向对我的陶瓷作品产生影响的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致敬。”

盖茨在荣宅的空间内构思了三幕叙事。随着房间递进,场景转换,艺术家本人的角色也从访客变为幽影,随后又成为宅邸主人——各色陶瓷器皿融入了建筑本身,让展厅有了类似家的氛围。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这位拥有陶艺家、视觉艺术家、城市规划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对非裔身份的反思、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对日常之物的珍视。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

展览时间:3月13日-5月29日

展览地点:里森画廊

门票:免费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里森画廊)

里森画廊正在举办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Bernard Piffaretti)在上海的首次个展。呈现艺术家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在其巴黎工作室完成的最新画作。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潜心研究他独特的“皮法雷蒂系统”创作方式:开始创作时,他先在画布上建立一道“中心线”,将画布垂直平分为左右两半,在画布的一边布建抽象构图,然后在另一边用刻意不对称的方式重现对应图像,以此挑战观者的视觉习惯。

展览标题“双峰与伴”是艺术家对电影人大卫·林奇(David Lynch)和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的致敬,他们的电影创作风格深深影响了皮法雷蒂。“我的绘画过程像一个电影工作者处理‘运动图像’一样,我视创作为一种’动态情景’”,他说,“上海有个航运线路名是‘双峰快线’。该结构多层面地活跃与我的创作中:重影与双生。”

安藤忠雄:挑战

展览时间:3月19日-6月6日

展览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门票:80元

水之教堂教堂
日本,北海道,勇払郡
1985-1988
图片来源: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作为安藤忠雄全球巡展的第四站,在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安藤忠雄:挑战”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最全面的大型回顾展,通过经典建筑作品的再现,精致的建筑模型、详尽的设计手稿、书法篆刻、以及大量独有影片、旅行笔记和照片全景展现一代建筑大师的传奇人生及其对人生永不停止的挑战。根据安藤忠雄的介绍,“挑战”的标题既有在后疫情时代人类集体应对挑战、开创新世界之寓意,也暗示了他半个世纪建筑生涯中遭遇的种种“挑战”——本次展览展出的模型和图纸,皆是他接手且成为经典的“挑战”项目,包括“住吉长屋”“直岛现代美术馆”“地中美术馆”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将在复星艺术中心一楼再现了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水之教堂”。

“我希望来到这里看展的大家,可以边看展品边评论,‘这座建筑不好啊,那一座也不太行啊’,‘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做’,让这次展览成为大家这样思考的一次契机。如果不单纯是看展品,自己也同步思考,那么我想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对学生,对80岁的人、90岁的人来说,也会是一次有趣的展览吧。”安藤忠雄说。

张健君:人迹·上海

展览时间:3月19日-5月3日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

门票:30元(单人)\50元(双人)

水墨、炭笔、宣纸
62 x 48.5cm
2019

“人迹”由艺术史学者巫鸿策展,是中国艺术家张健君的首次巡回展览。作为参与K11 Art Foundation及皇家艺术研究院合办、为期三年的“艺术家驻留计划”的第四位艺术家,张健君从2019年7月19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驻留生活。他为自己在伦敦遇到的人绘画了多幅水墨及炭笔肖像画,并访问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邀请他们分享个人经历,将自身的经历与现在联系。这些录音和画像,与伫立于研究院里历史悠久的雕像互相对照。回到上海后,艺术家继续采访在上海的本地人和外国居民,为他们绘制肖像画。随着展览前往沈阳与香港,他将继续替不同城市的人制作肖像、录制他们的心声。最终,这一系列画作将会成为一个对全世界人类声音、肖像的积累与记录。观众将沉浸在文化及种族北京不同的人所分享的故事中,反思自身。

【北京】

遇见浮世·博览江户:江户时代浮世绘原版珍藏展

展览时间:3月12日-5月6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3号馆

门票:98元

歌川国芳
《相马的古内里》
1804-1818

“浮世绘”兴盛于日本江户时代,曾对十九世纪西欧艺坛产生深刻影响,它取材于时代的细节,记录着漂浮的人生。本次展览展出的100幅浮世绘藏品均出自于日本江户时代及民治时代,总价值超亿日元,绝大部分都是首次在国内亮相,其中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著名画家的代表作。

本次展览分为“入城”“入室”和“入魂”三个部分。“入城”邀请观众漫步江户繁华街头,感受春意盎然的江户美景;“入室”聚焦江户町人的日常生活,细致刻画剧院、街市、家庭节日等具体的生活和娱乐场景;“入魂”中出没的英雄、武士和鬼怪是异闻传说中的主要角色,这些画作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爱憎、乐趣、苦恼和愿望,亦是江户时代的重要剪影。

曹斐:时代舞台

展览时间:3月12日-6月6日

展览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门票:130元

曹斐
《亚洲一号》(静帧)
2018
单频录像,63分20秒

出生于1978年的曹斐是目前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她擅长运用多媒体,如电影、影像、装置等,对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境况做出超现实的刻画。与此同时,她的作品也融合了社会评论和流行美学。尤其在近期的艺术项目当中,她将长期的历史与跨学科调研工作融入创作中,在反映现实与制造幻想之间自由游走。

本次展览呈现了曹斐过去二十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将在国内首次呈现其新近作品《亚洲一号》(2018)以及最新项目《红霞》(2019-2020)。这些作品反映了曹斐一直以来对流行文化、科技发展、城市变革以及虚拟现实等主题的关注,是她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解读。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

展览时间:2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门票:20元

尼约曼·马斯里亚迪
《老大哥们》
布面综合材料,150×200cm
2000

印度尼西亚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除了本土文化中民族、语言和宗教传统的多样性之外,其独特性还源于历史上与世界上不同文明的诸多碰撞。本次展览聚焦于印尼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展览作品跨度近一个世纪,囊括了素描、绘画、雕塑、视频等形式。从早期的先锋艺术团体“桑加”,到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艺术学院发展到达鼎盛,再到后苏哈托时代艺术家们走上国际舞台,观众将一窥印尼艺术史的生成脉络,并通过艺术了解印尼是如何从被殖民开启的现代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国家。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展览时间:3月6日-5月2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门票:60元

黄庆军
《草原:家当》
内蒙古
2007

罗伯特·弗兰克被誉为曾经改变西方摄影史发展方向的人,他最为著名的由83张照片构成的摄影集《美国人》被奉为颠覆传统的摄影经典,影响了此后的几代摄影人。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弗兰克摄影原作,还集结了十三位(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一同展示。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点是,他们的摄影探索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面向上,与罗伯特·弗兰克形成了震颤与共鸣。

其中,魏来、卢恒、王轶庶、黄庆军都曾拜访过弗兰克在纽约的工作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弗兰克的认可和鼓励;曾翰和骆丹都进行了“在路上”的游走式拍摄,从侧面反映出弗兰克的精神感召;旅美求学的陈荣辉和弗兰克一样,保持了异乡人的观察视角……可以说,这些艺术家形成了一组近40年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也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在世界艺术史中的价值对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