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开幕:是艺术家控制了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了艺术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开幕:是艺术家控制了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了艺术家?

人工智能是什么?日前在上海开幕的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提供了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

“沙之书”展览现场 摄影:姜琛祺

记者 | 实习记者 李庆

编辑 | 林子人

是能够欺骗人类通过图灵测试的机械结构,还是某一时刻战胜人类智慧的程序代码——技术乐观主义者将人工智能视为忠实可靠的伙伴,悲观主义者则想象着被其奴役的未来,也有人将人工智能看作人类的进化,纷纭论调中,我们依然应当回到最初的问题,人工智能是什么?

日前在上海开幕的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提供了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这句话出自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1975年写下的《沙之书》。展览以短篇小说《沙之书》为引子,通过文学想象将充满无限性和随机性的智能生成艺术比喻成博尔赫斯笔下的那本像沙一样无始无终、变换无穷的沙之书走进展览空间,面对着跳动的字符和变化的图像,我们似乎在交互和旁观中离人工智能近了,但是一旦人工智能开始运行,人便被挡在了屏幕之外,没有人能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我们又真正能理解人工智能吗?

生物演化的新可能:用人工智能模仿人脑,创造物种

人工智能被创造之初,人们就幻想着它能够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超越简单的运算与问题决策,形成自主性。且不论这种自主性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新的主体,人们似乎乐于将其视作某种与自己类似的智能体将其模型修正过程称为“机器学习”,将机器学习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称为“神经网络”。这些名词暗示着人类似乎在创造一个仿生学作品,而模仿的对象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大脑。

如果人类拥有了这颗“人工大脑”,不妨用这颗强大的大脑去思考一些更难的事情,比如生物演化。索菲亚·克雷斯波(Sofia Crespo)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刻画出有机生命体在非现实条件下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迥然不同于生物史学,将一个充斥着未知物种的新世界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Sofia Crespo
Artificial Natural History, 2020-
Neural Networks©️Sofia Crespo; Courtesy of Sofia Crespo

另一位艺术家将视线落在了蝴蝶上。大悲宇宙(林琨皓)在《虚拟蝴蝶》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几千张真实蝴蝶的数据训练,以每秒两张的速度累积创造了近百万张蝴蝶图片,远远超过现实生活中的蝴蝶种类。在艺术家看来,这件作品展示了蝴蝶演化的可能性——这些蝴蝶也许在历史上、在未来、在某个平行宇宙中扇动着翅膀。与此同时,大悲宇宙也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他将制作的蝴蝶加密,分发给想要拥有的人,成为其独有的电子收藏。他将这个过程称作“放生”,在赛博世界里,电子蝴蝶随着用户分享而翻飞。

大悲宇宙
《虚拟蝴蝶》,2019-2021
GANs,3D渲染©️大悲宇宙;由大悲宇宙提供

不断对抗,不断修正:人工智能形成的完美“闭环”

人工智能只需少量输入便能自发进行运算,然后获得无穷可能的输出,无休止地为我们描述问题的可能性。在一个不断变化与生成的时代,人工智能反而成为我们在不断变化中寻求确定性的倚仗——我们需要通过这些不断生成的内容进行决策,抑或是让人工智能获得决策权力,而我们静待确定的结果。

杰克·埃尔维斯的两件作品正是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这一特性。在《闭环》中,两个人工智能一个能将画面生成文字,一个能根据文字生成画面,当二者开始对话便没有停息,罗夏墨迹般的抽象画面旁会生成人工智能给出的解读,下一秒新生成的画面则根据这句解读变化而来。这件作品让我们联想到人工智能相互对抗的训练方法——如之前名声大噪的“阿尔法狗”在与前代围棋人工智能的对抗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模型——让人好奇的是,这样的“闭环”最终将达到怎样的境界。

Jake Elwes
Closed Loop,2017
2-channel digital video, 200-minute loop
Installation shot from 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 2019 - ZKM, Karlsruhe
©️Jake Elwes; Courtesy of Jake Elwe

在埃尔维斯的另一件作品中,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变装皇后”与艺术家自己扮演的变装皇后开始了一场表演。二人唇枪舌战,人工智能的神态动作偶有生硬,但也还算流畅自然。艺术家借这件作品展示的不仅是人工智能对人类形象的模仿和生成,还以变装皇后的形象探讨性别身份——是否人类的性别如人工智能一般,只是外在呈现的形象?

Jake Elwes
The Zizi Show, 2020
6-channel Digital Video iteration developed from an interactive web piece (zizi.ai)

用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

“技术中立”的观点从来没有像当下一样广受争议,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的创造物会带有人的缺陷与偏见,这既是承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也是源于对复杂事物的不确定。人工智能同样面临这一质疑,无论是《沙丘》中幕后操纵者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统治,又或者天网有了自我意识后如人类一般贪婪,这些设想都在怀疑人工智能是否会受到编写者观念的影响。那么,人类是否能够驾驭人工智能,使之为更多人的福祉服务呢?

艺术团体Certain Measures编写了一套人工智能来识别和统计碎片的形状,并根据形状拼凑成具有实际用途的物品。展览中呈现了该团体创作的两组装置,一个是用形状各异的铁皮建构出的一座小屋,每一片铁皮都在这个建筑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另一个是重新构建摔碎的瓷器,瓷器碎片拼凑成造型迥异但功能完备的器皿。

Certain Measures
Mine the Scrap, 2015-2016
Installation, Videos Model Images: Marcel Mettelsiefen
Team: Andrew Witt, Tobias Nolte, Mike Degen, Jason Tucker, Cody Glen, Claire Kuang, David Hamm
Partners: With support from Forecast Platform, thanks to Jürgen Mayer H., and BigRep
©️Certain Measures; Courtesy of Certain Measures
Certain Measures
Kintsugi++, 2018
Ceramics, VR
Team: Andrew Witt, Tobias Nolte, Gavin Ruedisueli, Olivia Heung, James Yamada
Partner: Simon Epstein
©️Certain Measures; Courtesy of Certain Measur

艺术家设想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实践也提醒我们,基于某种实用性目的搭建并训练人工智能是可行的,工具性的人工智能虽然少了很多引人遐想的浪漫,却在切实地为人类服务,这也是人工智能目前最主流的存在方式。技术也许会成为人类偏见的放大器,人类可能成为人工智能的受害者,科幻小说家如此警告我们。不过,人类也有足够的时间变得谦逊,因为人工智能也才刚刚睁开眼睛。

(2021年10月30日-2022年4月11日,“沙之书”在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展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开幕:是艺术家控制了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了艺术家?

人工智能是什么?日前在上海开幕的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提供了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

“沙之书”展览现场 摄影:姜琛祺

记者 | 实习记者 李庆

编辑 | 林子人

是能够欺骗人类通过图灵测试的机械结构,还是某一时刻战胜人类智慧的程序代码——技术乐观主义者将人工智能视为忠实可靠的伙伴,悲观主义者则想象着被其奴役的未来,也有人将人工智能看作人类的进化,纷纭论调中,我们依然应当回到最初的问题,人工智能是什么?

日前在上海开幕的人工智能艺术展“沙之书”提供了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这句话出自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1975年写下的《沙之书》。展览以短篇小说《沙之书》为引子,通过文学想象将充满无限性和随机性的智能生成艺术比喻成博尔赫斯笔下的那本像沙一样无始无终、变换无穷的沙之书走进展览空间,面对着跳动的字符和变化的图像,我们似乎在交互和旁观中离人工智能近了,但是一旦人工智能开始运行,人便被挡在了屏幕之外,没有人能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我们又真正能理解人工智能吗?

生物演化的新可能:用人工智能模仿人脑,创造物种

人工智能被创造之初,人们就幻想着它能够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超越简单的运算与问题决策,形成自主性。且不论这种自主性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新的主体,人们似乎乐于将其视作某种与自己类似的智能体将其模型修正过程称为“机器学习”,将机器学习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称为“神经网络”。这些名词暗示着人类似乎在创造一个仿生学作品,而模仿的对象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大脑。

如果人类拥有了这颗“人工大脑”,不妨用这颗强大的大脑去思考一些更难的事情,比如生物演化。索菲亚·克雷斯波(Sofia Crespo)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刻画出有机生命体在非现实条件下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迥然不同于生物史学,将一个充斥着未知物种的新世界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Sofia Crespo
Artificial Natural History, 2020-
Neural Networks©️Sofia Crespo; Courtesy of Sofia Crespo

另一位艺术家将视线落在了蝴蝶上。大悲宇宙(林琨皓)在《虚拟蝴蝶》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几千张真实蝴蝶的数据训练,以每秒两张的速度累积创造了近百万张蝴蝶图片,远远超过现实生活中的蝴蝶种类。在艺术家看来,这件作品展示了蝴蝶演化的可能性——这些蝴蝶也许在历史上、在未来、在某个平行宇宙中扇动着翅膀。与此同时,大悲宇宙也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他将制作的蝴蝶加密,分发给想要拥有的人,成为其独有的电子收藏。他将这个过程称作“放生”,在赛博世界里,电子蝴蝶随着用户分享而翻飞。

大悲宇宙
《虚拟蝴蝶》,2019-2021
GANs,3D渲染©️大悲宇宙;由大悲宇宙提供

不断对抗,不断修正:人工智能形成的完美“闭环”

人工智能只需少量输入便能自发进行运算,然后获得无穷可能的输出,无休止地为我们描述问题的可能性。在一个不断变化与生成的时代,人工智能反而成为我们在不断变化中寻求确定性的倚仗——我们需要通过这些不断生成的内容进行决策,抑或是让人工智能获得决策权力,而我们静待确定的结果。

杰克·埃尔维斯的两件作品正是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这一特性。在《闭环》中,两个人工智能一个能将画面生成文字,一个能根据文字生成画面,当二者开始对话便没有停息,罗夏墨迹般的抽象画面旁会生成人工智能给出的解读,下一秒新生成的画面则根据这句解读变化而来。这件作品让我们联想到人工智能相互对抗的训练方法——如之前名声大噪的“阿尔法狗”在与前代围棋人工智能的对抗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模型——让人好奇的是,这样的“闭环”最终将达到怎样的境界。

Jake Elwes
Closed Loop,2017
2-channel digital video, 200-minute loop
Installation shot from 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 2019 - ZKM, Karlsruhe
©️Jake Elwes; Courtesy of Jake Elwe

在埃尔维斯的另一件作品中,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变装皇后”与艺术家自己扮演的变装皇后开始了一场表演。二人唇枪舌战,人工智能的神态动作偶有生硬,但也还算流畅自然。艺术家借这件作品展示的不仅是人工智能对人类形象的模仿和生成,还以变装皇后的形象探讨性别身份——是否人类的性别如人工智能一般,只是外在呈现的形象?

Jake Elwes
The Zizi Show, 2020
6-channel Digital Video iteration developed from an interactive web piece (zizi.ai)

用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

“技术中立”的观点从来没有像当下一样广受争议,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的创造物会带有人的缺陷与偏见,这既是承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也是源于对复杂事物的不确定。人工智能同样面临这一质疑,无论是《沙丘》中幕后操纵者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统治,又或者天网有了自我意识后如人类一般贪婪,这些设想都在怀疑人工智能是否会受到编写者观念的影响。那么,人类是否能够驾驭人工智能,使之为更多人的福祉服务呢?

艺术团体Certain Measures编写了一套人工智能来识别和统计碎片的形状,并根据形状拼凑成具有实际用途的物品。展览中呈现了该团体创作的两组装置,一个是用形状各异的铁皮建构出的一座小屋,每一片铁皮都在这个建筑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另一个是重新构建摔碎的瓷器,瓷器碎片拼凑成造型迥异但功能完备的器皿。

Certain Measures
Mine the Scrap, 2015-2016
Installation, Videos Model Images: Marcel Mettelsiefen
Team: Andrew Witt, Tobias Nolte, Mike Degen, Jason Tucker, Cody Glen, Claire Kuang, David Hamm
Partners: With support from Forecast Platform, thanks to Jürgen Mayer H., and BigRep
©️Certain Measures; Courtesy of Certain Measures
Certain Measures
Kintsugi++, 2018
Ceramics, VR
Team: Andrew Witt, Tobias Nolte, Gavin Ruedisueli, Olivia Heung, James Yamada
Partner: Simon Epstein
©️Certain Measures; Courtesy of Certain Measur

艺术家设想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实践也提醒我们,基于某种实用性目的搭建并训练人工智能是可行的,工具性的人工智能虽然少了很多引人遐想的浪漫,却在切实地为人类服务,这也是人工智能目前最主流的存在方式。技术也许会成为人类偏见的放大器,人类可能成为人工智能的受害者,科幻小说家如此警告我们。不过,人类也有足够的时间变得谦逊,因为人工智能也才刚刚睁开眼睛。

(2021年10月30日-2022年4月11日,“沙之书”在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展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