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在李泽厚看来,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

编者按:以三部“思想史论”回归历史舞台的李泽厚,曾持续针对中国思想界的现象做出历史化的评述。《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论语今读》等书,都是这些工作的产物。在他看来:以经验合理性为基础的“实用理性”,在革命之后,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圣王之道,包括不能要求人民进行思想改造或宣讲道德形而上学来开万世太平。相反,只有在个人自由、平等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心理的健康生长来作为社会发展的某种辅助性资源。谨以这篇2004年的旧文,表达我们对李泽厚先生的哀悼。

《思想史的意义》

| 李泽厚(原载《读书》20045期)

两千年来的最大变局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普遍感受或认同自己面临的是这样一种变局。从未曾见的外来商品(洋货)大量涌入,严重的军事挫败、割地赔款……“亡国灭种的恐惧首先给予的是思想上的刺激。两千年未有的现实变局引动了更为剧烈的二千年未有的思想变局。

在如何救亡图存,中国走向何方等等尖锐激切的思想变局中隐含着的核心,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想、各种各样对中国传统的思想阐释和出路选择,纷至沓来。保守与进化、革命与改良、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自由主义与马列主义、宋明理学与科学的人生观新启蒙运动新生活运动、《中国的命运》与《新民主主义论》……种种对立、斗争、论战,其意义超出了学术和思想领域,直接作用于社会现实,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史的特色之一。在《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初稿》一文中我曾认为,由于中国更追求建构理性化的思想情感以指导行动,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公羊三世说,谭嗣同的平等的以太仁学,严复的天演进化,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的马列中国化等等,都是企图以系统的理论构建来更新人们的观念,召唤国人的感情,所谓一种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成为力量(孙中山)。这种新思想和新信仰当然形成对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极大挑战,从而在各种大小问题上都陷入新旧意识形态的严重纠纷、剧烈冲突和长期论战之中,以致使鲁迅慨叹连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又如李鸿章和日本公使森有礼关于服装西化的讨论,便表现出,在中国,即使是变衣服装饰也很不容易,易服色便涉及政治,而变祖宗之成法乃大逆不道(这与近一百年后留长发、穿牛仔服还被振振有辞地批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几如出一辙)。在日本,就没有这类问题,只要实用方便,神道并无系统的观念来统辖管制。中国文化则由于一整套理性系统的阻碍,使现代化进程更加举步艰难,于是在经历了各种失败之后,终于爆发出世界史上罕见的彻底反传统的五四启蒙运动,以求为现代化取得思想上的前提和武器。(《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335—336页)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剪辫运动兴起(来源:archives.sh.cn)

由于传统思想以礼制等形式几乎无处不在地管辖着人们(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暂不讨论),现代思想便以孙中山讲的思想信仰行动的模式,作为批判的武器进行挑战,引领中国历史前行。思想以及思想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几部哲学史或思想史(胡适、冯友兰、侯外庐以及牟宗三)在文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便超过了其他任何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经济史、政治史等等。而这又恰好与中国重经学为四部之首,五经四书为士子首要典籍)即重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衔接。

本来,理性止处,信仰滋生。与情感、行为紧相联系的信仰,本来远非理性或思想所能规范、限定,而经常与非理性相关。但在中国,却主要是由思想发出信仰,即建构理性化的思想情感以指导行动,它是中国传统实用理性(pragmatic reason的特色。这特色是既不使思想走向远离实际的抽象玄思,也不使人排斥思想,轻易陷入非理性的情感迷狂,而是强调道在伦常日用之中以实事程实功,关注实际效用,重视世间关系,不依凭超验或先验的理性或反理性,而是要求从经验中概括出合理性。实用理性要求理性渗入日常生活之中,以合情合理通情达理等原则来指导、判断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维持和延续社会和个体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即使在决裂式的彻底反传统思潮中(从五四文革到八十年代),也仍然可以看得出这种重现实功用、有情感因素、由经验出发的传统理知特色。所以,我在《中国现代史论》中把打倒孔家店的英雄们也看作儒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抗议者走上街头(来源:sixthtone.com)

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中国人为寻找出路奋斗不已,从救世济民到安身立命。直到今天,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仍然如此。他们忧国、忧民、忧世界,在现代、后现代多种多样的思想潮流中,进退失据,彷徨无己。传统与现代各种深、表层复杂关系,(批判?继承?批判地继承?解构?重构?解构又重构?)仍将成为今日思想史难以摆脱的核心课题。  

但是,一百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变局已日趋明朗,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和失去英雄的散文生活的真正来临,使人们发现是经济而不是思想成为引领社会以至支配政治的动力。经济已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人们关切的焦点,思想开始变得不再重要,思想和思想史已经越过了它的光辉顶峰。

这也正是由革命告别革命的过程。

哲学或儒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大陆曾有过一阵国学热,主要是儒学热。最近也还有国家项目的大规模儒藏编纂工程的启动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种种塑建和表演。这些民间发动、官方支持的国学、儒学鼓吹,其意义究竟何在?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北京侯外庐百年诞辰的学术纪念会上,中国有无哲学被正式提出并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可看作是这种的真正意义的开显。 

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我多次说过,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几点思考》)。这就是一开头所提及的那次会议上的争论。

朱熹的代表作之一《孟子集注》(来源:shutu.icu)

这意味着什么?从九十年代初的国学热、儒学热到今天的汉话胡说,一直有着别有会心的人以此鼓吹民族主义来维护现实体制和宣扬国威,这一趋向具有危险,颇堪警惕。但另方面,在深层的宽泛意义上,对一些人来说,它又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自己的现代性的某种思想资源的探寻。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不等于现代性(modernity)。西方的物质文明作为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大规模输入,并不能解决或完全解决中国社会和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仍然是本文一开头所提出的由于传统(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与现代的纠葛日深,形成了这个希望找出既不回归过去社会主义,又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亦即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问题。在以革命推行反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失败之后,重新寻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的现代性,成为告别革命之后的主要思想题目。

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Roges Ames强调中国的等几乎所有范畴均不可通译,应采用原音,似异曲同工。)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人可以参天地赞化育,地位很高)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中庸辩证法(阴阳互补、反馈循环、非二元对立、非本质主义、审美优于理性……)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节选),南宋马和之作(来源:故宫博物院)

以经验合理性为基础的实用理性,在革命之后,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圣王之道,包括不能要求人民进行思想改造或宣讲道德形而上学来开万世太平。相反,只有在个人自由、平等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心理的健康生长来作为社会发展的某种辅助性资源。它以区分两种道德(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的理论、历史与伦理二律背反和度的艺术的理论、西体中用四顺序的理论或观念等等,当作中国的后儒学或后哲学的重要议题。这也就是使过去(传统)成为现在和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使自己的经验性的命运成为本已可能性的主动展开,亦即是为将来和当下选择和抛弃。这将是融入普遍并对普遍有所贡献的特殊,这也就是对中国现代性的思想寻求。

(二〇〇四年一月Berkeley会议文稿,略有删节)

来源:读书杂志

原标题:纪念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在李泽厚看来,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

编者按:以三部“思想史论”回归历史舞台的李泽厚,曾持续针对中国思想界的现象做出历史化的评述。《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论语今读》等书,都是这些工作的产物。在他看来:以经验合理性为基础的“实用理性”,在革命之后,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圣王之道,包括不能要求人民进行思想改造或宣讲道德形而上学来开万世太平。相反,只有在个人自由、平等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心理的健康生长来作为社会发展的某种辅助性资源。谨以这篇2004年的旧文,表达我们对李泽厚先生的哀悼。

《思想史的意义》

| 李泽厚(原载《读书》20045期)

两千年来的最大变局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普遍感受或认同自己面临的是这样一种变局。从未曾见的外来商品(洋货)大量涌入,严重的军事挫败、割地赔款……“亡国灭种的恐惧首先给予的是思想上的刺激。两千年未有的现实变局引动了更为剧烈的二千年未有的思想变局。

在如何救亡图存,中国走向何方等等尖锐激切的思想变局中隐含着的核心,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想、各种各样对中国传统的思想阐释和出路选择,纷至沓来。保守与进化、革命与改良、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自由主义与马列主义、宋明理学与科学的人生观新启蒙运动新生活运动、《中国的命运》与《新民主主义论》……种种对立、斗争、论战,其意义超出了学术和思想领域,直接作用于社会现实,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史的特色之一。在《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初稿》一文中我曾认为,由于中国更追求建构理性化的思想情感以指导行动,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公羊三世说,谭嗣同的平等的以太仁学,严复的天演进化,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的马列中国化等等,都是企图以系统的理论构建来更新人们的观念,召唤国人的感情,所谓一种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成为力量(孙中山)。这种新思想和新信仰当然形成对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极大挑战,从而在各种大小问题上都陷入新旧意识形态的严重纠纷、剧烈冲突和长期论战之中,以致使鲁迅慨叹连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又如李鸿章和日本公使森有礼关于服装西化的讨论,便表现出,在中国,即使是变衣服装饰也很不容易,易服色便涉及政治,而变祖宗之成法乃大逆不道(这与近一百年后留长发、穿牛仔服还被振振有辞地批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几如出一辙)。在日本,就没有这类问题,只要实用方便,神道并无系统的观念来统辖管制。中国文化则由于一整套理性系统的阻碍,使现代化进程更加举步艰难,于是在经历了各种失败之后,终于爆发出世界史上罕见的彻底反传统的五四启蒙运动,以求为现代化取得思想上的前提和武器。(《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335—336页)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剪辫运动兴起(来源:archives.sh.cn)

由于传统思想以礼制等形式几乎无处不在地管辖着人们(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暂不讨论),现代思想便以孙中山讲的思想信仰行动的模式,作为批判的武器进行挑战,引领中国历史前行。思想以及思想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几部哲学史或思想史(胡适、冯友兰、侯外庐以及牟宗三)在文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便超过了其他任何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经济史、政治史等等。而这又恰好与中国重经学为四部之首,五经四书为士子首要典籍)即重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衔接。

本来,理性止处,信仰滋生。与情感、行为紧相联系的信仰,本来远非理性或思想所能规范、限定,而经常与非理性相关。但在中国,却主要是由思想发出信仰,即建构理性化的思想情感以指导行动,它是中国传统实用理性(pragmatic reason的特色。这特色是既不使思想走向远离实际的抽象玄思,也不使人排斥思想,轻易陷入非理性的情感迷狂,而是强调道在伦常日用之中以实事程实功,关注实际效用,重视世间关系,不依凭超验或先验的理性或反理性,而是要求从经验中概括出合理性。实用理性要求理性渗入日常生活之中,以合情合理通情达理等原则来指导、判断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维持和延续社会和个体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即使在决裂式的彻底反传统思潮中(从五四文革到八十年代),也仍然可以看得出这种重现实功用、有情感因素、由经验出发的传统理知特色。所以,我在《中国现代史论》中把打倒孔家店的英雄们也看作儒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抗议者走上街头(来源:sixthtone.com)

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中国人为寻找出路奋斗不已,从救世济民到安身立命。直到今天,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仍然如此。他们忧国、忧民、忧世界,在现代、后现代多种多样的思想潮流中,进退失据,彷徨无己。传统与现代各种深、表层复杂关系,(批判?继承?批判地继承?解构?重构?解构又重构?)仍将成为今日思想史难以摆脱的核心课题。  

但是,一百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变局已日趋明朗,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和失去英雄的散文生活的真正来临,使人们发现是经济而不是思想成为引领社会以至支配政治的动力。经济已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人们关切的焦点,思想开始变得不再重要,思想和思想史已经越过了它的光辉顶峰。

这也正是由革命告别革命的过程。

哲学或儒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大陆曾有过一阵国学热,主要是儒学热。最近也还有国家项目的大规模儒藏编纂工程的启动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种种塑建和表演。这些民间发动、官方支持的国学、儒学鼓吹,其意义究竟何在?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北京侯外庐百年诞辰的学术纪念会上,中国有无哲学被正式提出并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可看作是这种的真正意义的开显。 

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我多次说过,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几点思考》)。这就是一开头所提及的那次会议上的争论。

朱熹的代表作之一《孟子集注》(来源:shutu.icu)

这意味着什么?从九十年代初的国学热、儒学热到今天的汉话胡说,一直有着别有会心的人以此鼓吹民族主义来维护现实体制和宣扬国威,这一趋向具有危险,颇堪警惕。但另方面,在深层的宽泛意义上,对一些人来说,它又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自己的现代性的某种思想资源的探寻。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不等于现代性(modernity)。西方的物质文明作为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大规模输入,并不能解决或完全解决中国社会和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仍然是本文一开头所提出的由于传统(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与现代的纠葛日深,形成了这个希望找出既不回归过去社会主义,又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亦即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问题。在以革命推行反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失败之后,重新寻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的现代性,成为告别革命之后的主要思想题目。

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Roges Ames强调中国的等几乎所有范畴均不可通译,应采用原音,似异曲同工。)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人可以参天地赞化育,地位很高)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中庸辩证法(阴阳互补、反馈循环、非二元对立、非本质主义、审美优于理性……)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节选),南宋马和之作(来源:故宫博物院)

以经验合理性为基础的实用理性,在革命之后,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圣王之道,包括不能要求人民进行思想改造或宣讲道德形而上学来开万世太平。相反,只有在个人自由、平等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心理的健康生长来作为社会发展的某种辅助性资源。它以区分两种道德(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的理论、历史与伦理二律背反和度的艺术的理论、西体中用四顺序的理论或观念等等,当作中国的后儒学或后哲学的重要议题。这也就是使过去(传统)成为现在和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使自己的经验性的命运成为本已可能性的主动展开,亦即是为将来和当下选择和抛弃。这将是融入普遍并对普遍有所贡献的特殊,这也就是对中国现代性的思想寻求。

(二〇〇四年一月Berkeley会议文稿,略有删节)

来源:读书杂志

原标题:纪念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