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了争口气,李想和理想ONE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了争口气,李想和理想ONE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可以精神上小瞧大众,但绝不应该在实战上忽视大众的底蕴和实力。

文|买车家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逆袭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无论是在文化,亦或是在生活中。

比如三年期满恭迎回归的YY赘婿文,比如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丑小鸭》,电影中的《卡特教练》、《百万宝贝》等。虽然都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小人物,但每个人生下来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改变自己命运和生活的进取心,然而可能受种种因素的桎梏,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所以每当看到他人逆袭时,总会主观性地将其视为“自己人”,一同分享那种油然的成就感和欣喜。

凭借着这份“共情感”,李想和理想ONE在时隔一年多,完成对大众的“复仇”后,赢得了不少吃瓜伙伴的拥趸。

最近理想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张上险量数据图,图上写有“24个月挑战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内容是理想ONE单车PK大众汽车多款中大型SUV车型的销量数据,从2019年12月份理想ONE上险量不及大众系的零头,到今年11月份以13438辆一举超过大众系12445辆,成长明显,但火药味也十分激烈,尤其是李想还配以“感谢鞭策,继续努力”这种凡尔赛式的文案。

理想汽车和大众的梁子其实早在一年前就结下了,2020年9月,大众汽车CEO冯思翰就曾在公开场合吐槽过增程式汽车方案:“单从车来看,这种方案确实具有一定价值,但从大局来看,这堪称是最糟糕的方案。”大众集团中国研发部门威德曼也表示:“增程式电动车这个技术,现在再讨论已经完全过时了。”

后来虽然咽不下这口气的李想隔空喊话要求和大众旗下最先进的PHEV进行一场节能环保的SOLO,可惜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这种被无视的感觉让李想牟足了劲要证明理想ONE,于是在一番不懈追赶后,李想终于用“上险量”为自己心中的执念画上了句号:努力了一年多,就是要等这个机会,不是为了证明比别人多了不起,而是只要争一口气。

估计冯思翰也没想到,临近离职之际,竟然还能被昔日的小人物将了一军。

“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李想确实长舒了一口气,但此举也引来不小的争议。

首先就是当初大众吐槽的是增程式技术方案,而李想却想以销量论英雄,明显不是在同一频道上。此外就是大家都知道,理想ONE超过大众是暂时的,随着大众旗下中大型产品电四化转型的加快,必然还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而ID.6兄弟交付量的稳中有进,就是强有力的讯号。

所以理想在和大众的battle上,依旧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而不是得一次“便宜”就卖乖,可以精神上小瞧大众,但绝不应该在实战上忽视大众的底蕴和实力。

然后我们再回到增程式汽车技术方案的话题上,个人认为在续航里程和充电便捷性方面没有得到完美平衡点之前,最佳的选择是混动(包含增程式和插电式),而不是电动。所以现阶段来看,理想ONE确实是既解决了续航焦虑又沾了新能源的光,虽然TA注定是过度产品,但至少在目前来看,理想ONE称得上是最优解。

可若是单纯认为理想ONE是因为借着增程式的取巧才取得如今的成绩,也不算准确,在30万+的售价区间,可提供绿牌的选择余地不算少,但为何只有理想ONE脱颖而出?很简单,因为李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于产品以及市场,有着一套独特的自我理解。

目前的市场上,并不缺少谈技术品牌、谈概念情怀、谈性能智能等等的产品,但静下心来谈用户真正需求的产品却少之又少。插混绿牌无续航焦虑,造型富有辨识度却显得不突兀,空间大通过性佳,能满足基本的露营需求,辅助驾驶智能配置,舒适家用游刃有余。在30万+的细分市场上,能满足其中一两项的不少,但能全覆盖的却极少。

我们可以形容理想ONE是科科都能达到80分,但没有一科能拿满分的学生,不算特别优秀,甚至还有很多瑕疵,如备受诟病的1.2T三缸发动机。但这些瑕疵和TA身上的优点相比,很容易就会被接受。

所以理想ONE,在目前过渡阶段,超过大众中大型SUV的上险量总和让李想争了一口气,不算是纯粹的偶然事件,自身经得住市场推敲的品质,以及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表现,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不过随着大众新四化进度的快速推进,禁锢新能源发展的技术堡垒被不断突破,理想ONE要想继续保持这份优势,依旧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大众

4.8k
  • 中基协:扎实推进养老金融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大众树立健康科学的养老投资理念
  • 大众汽车租赁将发行不超40亿墨西哥比索票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了争口气,李想和理想ONE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可以精神上小瞧大众,但绝不应该在实战上忽视大众的底蕴和实力。

文|买车家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逆袭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无论是在文化,亦或是在生活中。

比如三年期满恭迎回归的YY赘婿文,比如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丑小鸭》,电影中的《卡特教练》、《百万宝贝》等。虽然都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小人物,但每个人生下来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改变自己命运和生活的进取心,然而可能受种种因素的桎梏,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所以每当看到他人逆袭时,总会主观性地将其视为“自己人”,一同分享那种油然的成就感和欣喜。

凭借着这份“共情感”,李想和理想ONE在时隔一年多,完成对大众的“复仇”后,赢得了不少吃瓜伙伴的拥趸。

最近理想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张上险量数据图,图上写有“24个月挑战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内容是理想ONE单车PK大众汽车多款中大型SUV车型的销量数据,从2019年12月份理想ONE上险量不及大众系的零头,到今年11月份以13438辆一举超过大众系12445辆,成长明显,但火药味也十分激烈,尤其是李想还配以“感谢鞭策,继续努力”这种凡尔赛式的文案。

理想汽车和大众的梁子其实早在一年前就结下了,2020年9月,大众汽车CEO冯思翰就曾在公开场合吐槽过增程式汽车方案:“单从车来看,这种方案确实具有一定价值,但从大局来看,这堪称是最糟糕的方案。”大众集团中国研发部门威德曼也表示:“增程式电动车这个技术,现在再讨论已经完全过时了。”

后来虽然咽不下这口气的李想隔空喊话要求和大众旗下最先进的PHEV进行一场节能环保的SOLO,可惜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这种被无视的感觉让李想牟足了劲要证明理想ONE,于是在一番不懈追赶后,李想终于用“上险量”为自己心中的执念画上了句号:努力了一年多,就是要等这个机会,不是为了证明比别人多了不起,而是只要争一口气。

估计冯思翰也没想到,临近离职之际,竟然还能被昔日的小人物将了一军。

“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李想确实长舒了一口气,但此举也引来不小的争议。

首先就是当初大众吐槽的是增程式技术方案,而李想却想以销量论英雄,明显不是在同一频道上。此外就是大家都知道,理想ONE超过大众是暂时的,随着大众旗下中大型产品电四化转型的加快,必然还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而ID.6兄弟交付量的稳中有进,就是强有力的讯号。

所以理想在和大众的battle上,依旧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而不是得一次“便宜”就卖乖,可以精神上小瞧大众,但绝不应该在实战上忽视大众的底蕴和实力。

然后我们再回到增程式汽车技术方案的话题上,个人认为在续航里程和充电便捷性方面没有得到完美平衡点之前,最佳的选择是混动(包含增程式和插电式),而不是电动。所以现阶段来看,理想ONE确实是既解决了续航焦虑又沾了新能源的光,虽然TA注定是过度产品,但至少在目前来看,理想ONE称得上是最优解。

可若是单纯认为理想ONE是因为借着增程式的取巧才取得如今的成绩,也不算准确,在30万+的售价区间,可提供绿牌的选择余地不算少,但为何只有理想ONE脱颖而出?很简单,因为李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于产品以及市场,有着一套独特的自我理解。

目前的市场上,并不缺少谈技术品牌、谈概念情怀、谈性能智能等等的产品,但静下心来谈用户真正需求的产品却少之又少。插混绿牌无续航焦虑,造型富有辨识度却显得不突兀,空间大通过性佳,能满足基本的露营需求,辅助驾驶智能配置,舒适家用游刃有余。在30万+的细分市场上,能满足其中一两项的不少,但能全覆盖的却极少。

我们可以形容理想ONE是科科都能达到80分,但没有一科能拿满分的学生,不算特别优秀,甚至还有很多瑕疵,如备受诟病的1.2T三缸发动机。但这些瑕疵和TA身上的优点相比,很容易就会被接受。

所以理想ONE,在目前过渡阶段,超过大众中大型SUV的上险量总和让李想争了一口气,不算是纯粹的偶然事件,自身经得住市场推敲的品质,以及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表现,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不过随着大众新四化进度的快速推进,禁锢新能源发展的技术堡垒被不断突破,理想ONE要想继续保持这份优势,依旧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