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 | 厉蔚阁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魏蔚:关于审美的生意还是需要感性一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 | 厉蔚阁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魏蔚:关于审美的生意还是需要感性一点

在本次的交流中,魏蔚从审美流变的角度和读者分享了她对艺术收藏和投资趋势变化的看法,以及对数字藏品的态度和最新观点。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界面艺术频道策划的“大审美经济”栏目面世之后,发表了《为何我们要重提审美经济?》一文,阐释了我们对中国当下社会大审美经济发展的最新观察和深度思考。作为国内首家关注审美经济的艺术媒体频道,专题系列文章主要从四个维度集中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商业案例、行业发展态势以及各方专业人士的深刻洞察观点。

从横向层面,观察报道代表性行业和企业,特别是和精神消费关联的艺术文化产业领域的大审美经济发展趋势。从纵向层面,挖掘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到营销品牌、媒体传播到运营方式,审美是如何与之发生联系并产生影响力。

从宏观角度,讨论大审美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培养、教育方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资本流向。从微观角度,分析代表性政府、企业、机构等的大审美经济实践案例成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的中国已经快速迈进了第三个经济形态,即大审美经济时代。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改变,国家政策导向而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界面艺术推出的“大审美经济”栏目,愿与更多的人分享其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研究中国的大审美经济,撰写生动的中国故事。

在过去十几年,艺术市场风云变幻,尤其是亚洲市场,很多人开始接触艺术、关注艺术、以及谈论艺术。本期接受采访的嘉宾是艺术行业资深人士魏蔚,她拥有一二级艺术市场的丰富经验,对行业有着深刻洞察认知。

魏蔚现担任蓝筹国际画廊厉蔚阁的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佳士得亚洲区前总裁兼主席。2010年,时任麦肯锡大中华区首位女性合伙人的魏蔚从任职11年的公司离开。两年后,她加入佳士得拍卖行。2016年,她晋升为亚洲区总裁;2018年任亚洲区主席。2020年,魏蔚从佳士得离任,同年10月以亚洲区合伙人身份正式加入知名画廊Lévy Gorvy,画廊中文名“厉为阁”亦正式更名为“厉蔚阁”。2022年,全新画廊LGDR完成全球重组,为业界所瞩目,亚洲区正式更名为LGDR & Wei,画廊中文名则维持不变,仍为“厉蔚阁”。

在本次的交流中,魏蔚从审美流变的角度和读者分享她对艺术收藏和投资趋势变化的看法,以及对数字藏品的态度和最新观点。同时在大审美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艺术机构和从业人员对如何做好公众审美教育和加强话语权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界面艺术:作为在艺术行业顶尖机构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你有机会从更宏观和更细节的角度看到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特别是你所负责的亚洲市场板块,可否分享在过去几年里,整个艺术市场呈现出哪些新的审美趣味变化?

魏蔚:这两三年由于疫情,许多行业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业内人士也会比较谨慎。但艺术品行业相比之下比较平稳,藏家的审美需求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不前。

这两年我刚好也从拍卖行换到画廊工作,直观感受是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热情高涨,一二级市场西方艺术品在亚洲板块不断推进,业绩表现较为明显。此外,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对于新兴艺术家的兴趣空前。而高端蓝筹市场也持续递交出了成绩,让从业者感到惊喜,比如安迪·沃霍尔就是一个特例。藏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市场反倒是风起云涌,经常能看到拍卖会上某个艺术家又刷新了纪录,或是一级市场上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全部售罄。这是目前我能感受到的比较明显的变化。

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市场对作品的审美趣味选择上,从古典向现当代艺术偏转,从东方向西方偏转,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族裔板块作品的收藏数量也有明显增长。市场整体还是在追求推陈出新,从关注艺术史经典转向对普世审美的挖掘。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首先来自于藏家的代际更迭,年轻藏家带动了审美趣味变化——每个人的审美倾向、品味,都受到出生时代,教育环境的影响。例如以前中国区的藏家对于古董字画比较青睐,新一代藏家则对西方艺术的关注和兴趣点会比较多。第二是审美多元化的出现,以前可能名家、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会比较多人收藏。而现在的收藏派系或板块,会比较有个性化的凸显,新老藏家都希望在自己的收藏领域有新突破。现在藏家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会主动去搜索了解,比如说有专门收女性艺术家作品的藏家,又或者是专门收抽象作品的。另外,社交媒介的出现,使得藏家对艺术品的了解日益深入,交流愈发便捷。以拍卖为例,现在香港和纽约的拍卖基本上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对于藏家来说,选择区间大了之后就可以做个性化收藏,不再受区域局限。

界面艺术:在全球一二级市场里,你认为目前亚洲市场新老藏家其审美趣味有哪些不同?如何理解这种偏好构成?国际市场对其趣味选择的影响大吗?画廊或拍卖行对未来的趣味转变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主要准备在哪些地方?

魏蔚:收藏分不同体系,但对于新藏家来说,体系问题并非首要考虑,因为收藏的初始阶段大多是很纯粹的驱动,可能是有闲钱,有展示的空间,顺其自然就有了收藏艺术品的需求,而后开始接触画廊、拍卖会,逐渐收藏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收藏经验,才会比较有意识性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别,系统性地去了解作品,等积累了五到十年的收藏经历,体系问题才会真正进入视野。新晋藏家可能因为比较偶然原因开始了收藏,方向多比较笼统,比如说对潮玩类的,又或者印象派、超现实主义会关注多一些。也有藏家因为对艺术史的见解,会比较关注小众市场,比如说黑人艺术家、少数族裔或者女性艺术家,而这些板块如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除了个人藏家之外,过去十年里,亚洲的机构收藏也明显增加,上海就涌现了很多不同主题、各具风格的私人美术馆。

2021年9月成立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

因为藏家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对于画廊来说,经营思路上也会有一些调整。各家画廊有各自的个性,有的侧重一级市场,重视艺术家本身的职业发展路径;有的主攻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注重区域的代理;有的挖掘特定领域的艺术家或艺术门类,通过策展将不同时代的艺术脉络进行梳理。而有的画廊比如厉蔚阁,与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保持着紧密的代理及合作关系——不管是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的成熟艺术家还是冉冉升起的新兴艺术家,同时也重视二级市场,这一块所选择的艺术家就多受到拍卖市场的认可。除了跟艺术家的长足合作,厉蔚阁也特别重视与藏家的关系,秉持全球性与本土性并重的思路,协助藏家建立收藏。

2021年屠宏涛(厉蔚阁代理艺术家)于上海西岸艺博会的个展现场。©️屠宏涛,图片:厉蔚阁,摄影:JJYPHOTO

画廊会根据自己的不同优势来做规划,所以就很难概括画廊会如何根据市场来做经营策略的集体调整,只能说根据自身情况特点来做权衡。而与此同时,艺术家的市场反馈也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些严肃艺术家在美术馆这类学术机构受到了肯定,但是市场表现遇冷;还有一些艺术家,可能历史对他有过争议,但是经过时间的检验重新获得了肯定。那作为画廊,就也要做好市场与学术,长期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这对于注重一级市场的画廊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而时代造就的品味变化,不可避免代际之间有一定的审美鸿沟,那么像画廊、拍卖行等艺术交易平台,也会面临如何缓和、改善这类矛盾,相应做出取舍。

要说在亚洲收藏板块比较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过去家喻户晓的肯定是像梵高、莫奈、毕加索这类名家,因为美学教育充分以及宣传到位,亚洲藏家乃至国际藏家都是很青睐的。但是像安迪·沃霍尔,则是在近几十年才日益进入亚洲藏家的视野。而像中国的赵无极、常玉,日韩板块的草间弥生等,也都是亚洲藏家所钟爱的艺术家,一来他们都已经在艺术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二来审美偏向上,能从人文历史角度引发藏家共鸣。亚洲藏家对于色彩的青睐由来已久,而对于抽象、涂鸦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趣向,毕竟是从接受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熏陶过来的。加之西方人物画,古典艺术里和宗教相关的题材,因为有比较强的西方人文背景,跟亚洲藏家品味的文化关联性相对较弱,除非藏家本身有宗教信仰或偏好。

界面艺术:5月9日佳士得纽约拍卖,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品《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拍出了1.95亿美元(13亿人民币),成为世界排名第二贵的作品。你对此价格现象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 艺术家的最高作品价格在1996年是371万美元,2004年是1740万美元。

魏蔚:对此价格并不意外,最主要还是一个稀缺性的问题:有些作品,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拍卖之后市场就再也没有了,剩下的全在美术馆,物以稀为贵造成了价格的高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超高的价钱?首先这幅画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一个巅峰之作,横跨了20世纪的艺术与文化,艺术家同系列共创作了五件作品,而这一件作品是唯一首次见诸于拍场的作品,尺幅又很大,是安迪·沃霍尔作品系列中独一无二的经典巨作。

尽管如此,作品也不是拍卖行随便定价,而是要随行就市的,市场上有一个严谨的定价基准,最后成交价格,并没有让市场觉得非常出乎意料,而市场上其实也有不少作品是有超过达·芬奇作品的价格的,没有以公开拍卖的形式成交进入公众眼球而已。

界面艺术:从你过去十年接触到的一二级市场情况来看,艺术品的金融属性有多少?有哪些变化?在艺术市场里,你如何理解投资和消费(或投机)两者的关系?你认为当代艺术是不是好的投资对象?

魏蔚:我觉得大部分的藏家还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艺术而收藏作品,不过也没有一个人买完之后是奔着亏本去的。但是市场亏本是存在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和价格,两者之间有时候要一分为二地看,市场跟学术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从这个层面来说,艺术收藏有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取决于你所生活的这个时间点内这个作品是不是刚好是大家都想要投资的对象。再者,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更新迭代,但从长期来看,大部分人买艺术品还是出于喜欢。我记得有机构做过一个调研,75%的藏家认为喜欢作品才会花钱买回去放在家里,反之就算天天看着心里也不会愉悦。而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品作为理财组合的一部分,从小范围来讲投机的成分也还是有的,但应该不会有人拿出身家性命来投机,以及如果不喜欢,就算作品再便宜藏家也不会想买,所以前提还是得要喜欢,能够产生共鸣。

如果艺术品完全金融化的话,就会把艺术品能带来的快乐和精神属性削弱掉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一些藏家是比较排斥过度金融化的。过去有一些藏家,要是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作品,可能都会特地开一个派对来庆祝,足见对艺术的热忱。而学习收藏的过程也会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没做这些功课的话,可能对这个藏品一点情感连结都没有。

而做艺术投资,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建议要结合个人喜欢然后再来做投资的事,就像进入股票市场一样,需要有心理准备。但喜欢是无价的,是一种能凌驾风险之上的因素,因为就像我说的,艺术品本身不仅拥有商业价值,还包含情感归宿。买喜欢的东西回去,至少心里是高兴的,能延年益寿。像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收藏莫奈的作品,他也是很高兴的,收着收着,藏品还能不断升值。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洛克菲勒那样级别的藏家,但根据自己的喜欢来收藏,至少每天回去看到这些艺术品的开心是相似的。

我不排斥艺术品跟金融挂钩,但建议只是作为资产的一些补充组合,毕竟它也具有一种货币性,可以交易,可以涨跌。除了这些以外呢,艺术品能带给你愉悦,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能够产生物理的陪伴。从这个方面来讲,你把它当成消费还是投资,要根据一个人财力来看,如果是几万或者十几万,可能就是消费,但要是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时候,这必然是一个投资,是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如果要给一些建议的话,我记得大藏家张宗宪曾说过十二字箴言,如果真的想在艺术板块赚钱的话,需要“看得见、买得起、捂得住、卖得掉”。虽然这句话是针对古董行业,但对现当代艺术品也是一样的。所谓“看得见”就是从多逛、多听、多看开始,“买得起”意味着不要把身家性命拿上去赌,它只是一个爱好,用的是闲钱,就算亏掉,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第三点“捂得住”,要真正喜欢享受收藏过程,不是短线炒作。最后“卖得掉”意味着能判断好的出货时间,就好比股票,什么时候卖出也很重要。艺术品的价格有一个周期性,需要抓住其中的规律。这十二个字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张宗宪先生是亲自实践并收获了成功的人物。

界面艺术:过去很多人会把艺术市场看做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如今因为信息不断透明化以及数字藏品的出现,不断有新人加入艺术市场,你对此秉持的态度是什么?如何看待数字藏品,现在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哪里,你对此的判断是什么?

魏蔚:对于数字藏品的兴起,我看到的变化还不是很明朗,至少是核心市场游戏规则还没有发生变化。现在的NFT,有人把它当成一个支付手段(工具),也有人把它当作是一种与艺术合而为一的数码货币,属于小众的币圈交流,跟传统的艺术品收藏的边界还是泾渭分明的。每年我都能听到一些不同的玩法,但到底新规则能走多远,到现在来看都像是盲人摸象,没有人能说清楚。目前有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自己在探索,我也相信这一形式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它不断拓宽艺术的边界,但这个市场还很新,所以大家还是属于一个观望的状态,我的态度可能也暂时比较谨慎一点。

我们画廊的宗旨是要帮藏家建立起明确的收藏体系,如果最终为藏家做的和愿景不一致的话,那就违背了初心。不过这更多的还是取决于藏家及艺术家的需求,我们作为艺术收藏的其中一环,对不断发展的艺术及其承载形式都是好奇且包容的,但这个蛋糕有多大,现在目前来说不清楚,不确定性比较大,而传统的艺术收藏是比较稳定的。而那些可能花十几块钱就能购买的数字藏品,其实跟真正的收藏还不太一样,因为真正的收藏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可以共存并享受。

界面艺术:你如何理解拍卖行和画廊在公共美育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给予艺术家的建议有哪些?

魏蔚:从业者能够很好地生存,艺术生态圈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从教育角度来讲,美术馆和博物馆比较专注于本土的交流,而国际性的流通还是要靠拍卖行。中国在30年前才出现拍卖行,现在有各种艺博会,可以走出国门了解到很多国外的一些资讯,交流自然更加频繁。对于公共美育的推动,光靠一家的机构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个艺术生态,艺术生态包括画廊、拍卖行、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媒体、艺博会等,通过举办一些大型艺术交流活动,以及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艺术的了解和关注度,从而提升审美水平。

在国富民强之后开始关注艺术文化,这是一个感性的需求变化,大众不再满足于一日三餐,而是需要美的熏陶。人文教育的好处是学习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也是让你快乐一辈子的事,这或许与实用性关系不大。但大家每天需要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了解这些对自己的心理有平衡和治愈作用,能吹拂掉心灵中的尘埃。

毕加索曾经说过 “Art washes away from the soul the dust of everyday life ”(艺术可洗涤生活留在心灵的尘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非常需要的。进入美术馆博物馆之后,整个人可以瞬间安静下来,会进入舒服的状态,当面对千百年文明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很渺小,当下很多事情会看淡,比如说看到梵高笔下的《星空》,总会有人会哭泣,产生共情,通过艺术作品,心灵得到很多治愈。

持续三年的疫情可能让人心情抑郁,但会慢慢发现艺术品是情感上的一种外力,可以帮助人们暂时脱离现实,回到另外一种状态里面,尤其是一些当代艺术,它表现的就是现代社会里冲击和矛盾,看了之后对人产生一种启发,内心得到平静之后再积极地把事情解决掉。我觉得这是艺术不可磨灭的原因,这也是我喜欢艺术的原因,更喜欢它赋予人性的一面。

2022年,香港巴塞尔厉蔚阁展位现场  图片来源:厉蔚阁

界面艺术:艺术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审美话语权。作为关注战后艺术的顶级画廊亚洲创始人,你如何理解这种审美话语权的影响力以及它的变化趋势?

魏蔚:国际交流是东西文化之间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西方讲到东方就会想到中国,如果去海外的美术馆,不管是美国大都会还是大英博物馆,中国的古董非常多。

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朝代不太清楚,但是对很多来自美术馆的亚洲艺术品还是很熟悉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话语权还是蛮大的。

而各国之间的交流对于亚洲的藏家和艺术家都非常重要,现在新一代的中国藏家,很多都接受过西方教育,精通不同语言和文化。而对于现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在一定程度可以和西方交流,可以被西方藏家了解并收藏,不像以前,中国艺术文化特质强,比如字画、书法、篆刻,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东方文化比较了解,才有可能收藏。

还有一些艺术作品,比如是一些具体人物和地域色彩浓重的创作,在西方文化的背景里,也会比较的陌生,欣赏起来有难度。同理,有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中国藏家也不易接受。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一个话语权,而是一个交流的问题,文化要开放,要沟通,产生共鸣之后才会喜欢。

艺术其实是不分国界的,它抒发普世的感情,有时候读不懂一个国家的文字,但是可以被一幅画打动。现在西方艺术进程为什么那么快,就是因为几代人对西方艺术的学习教育日益深化,导致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去选择收藏这个方向的作品。

中国在发展,在文化方面的开放程度也远超从前,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一个国际画廊的亚洲联合创始人,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的艺术家在创作生涯当中有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经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的一种使命。

相信国家会持续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那么在对外交流上,作为民间的一股力量,我们也会寻找优秀的作品,能够帮一些中国年轻艺术家,在国际上发声,让国外了解到中国的新生力量。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一些新的元素,新的人,这样交流过程中,不仅让外界知道我们的过去,还能看到现在和未来。

我从拍卖行亚洲区主席,再到现在画廊创始人,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这样的艺术市场里面来,能够发出更大的声音,在个体层面展现一种力量,从而提振整体的信心。

 

点击阅读往期采访内容:

第一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悦笛首提“生活美学产业”新观点

第二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亚洲艺术金融学院院长范勇:盘活艺术资产,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河南修武县委书记郭鹏: 提升乡村审美,是乡村振兴的另一条路径

第四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从艺术脱口秀到艺术消费,你能有多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第五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一家民营企业的社会美育梦如何打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 | 厉蔚阁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魏蔚:关于审美的生意还是需要感性一点

在本次的交流中,魏蔚从审美流变的角度和读者分享了她对艺术收藏和投资趋势变化的看法,以及对数字藏品的态度和最新观点。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界面艺术频道策划的“大审美经济”栏目面世之后,发表了《为何我们要重提审美经济?》一文,阐释了我们对中国当下社会大审美经济发展的最新观察和深度思考。作为国内首家关注审美经济的艺术媒体频道,专题系列文章主要从四个维度集中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商业案例、行业发展态势以及各方专业人士的深刻洞察观点。

从横向层面,观察报道代表性行业和企业,特别是和精神消费关联的艺术文化产业领域的大审美经济发展趋势。从纵向层面,挖掘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到营销品牌、媒体传播到运营方式,审美是如何与之发生联系并产生影响力。

从宏观角度,讨论大审美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培养、教育方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资本流向。从微观角度,分析代表性政府、企业、机构等的大审美经济实践案例成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的中国已经快速迈进了第三个经济形态,即大审美经济时代。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改变,国家政策导向而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界面艺术推出的“大审美经济”栏目,愿与更多的人分享其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研究中国的大审美经济,撰写生动的中国故事。

在过去十几年,艺术市场风云变幻,尤其是亚洲市场,很多人开始接触艺术、关注艺术、以及谈论艺术。本期接受采访的嘉宾是艺术行业资深人士魏蔚,她拥有一二级艺术市场的丰富经验,对行业有着深刻洞察认知。

魏蔚现担任蓝筹国际画廊厉蔚阁的亚洲联合创始人兼主席,佳士得亚洲区前总裁兼主席。2010年,时任麦肯锡大中华区首位女性合伙人的魏蔚从任职11年的公司离开。两年后,她加入佳士得拍卖行。2016年,她晋升为亚洲区总裁;2018年任亚洲区主席。2020年,魏蔚从佳士得离任,同年10月以亚洲区合伙人身份正式加入知名画廊Lévy Gorvy,画廊中文名“厉为阁”亦正式更名为“厉蔚阁”。2022年,全新画廊LGDR完成全球重组,为业界所瞩目,亚洲区正式更名为LGDR & Wei,画廊中文名则维持不变,仍为“厉蔚阁”。

在本次的交流中,魏蔚从审美流变的角度和读者分享她对艺术收藏和投资趋势变化的看法,以及对数字藏品的态度和最新观点。同时在大审美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艺术机构和从业人员对如何做好公众审美教育和加强话语权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界面艺术:作为在艺术行业顶尖机构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你有机会从更宏观和更细节的角度看到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特别是你所负责的亚洲市场板块,可否分享在过去几年里,整个艺术市场呈现出哪些新的审美趣味变化?

魏蔚:这两三年由于疫情,许多行业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业内人士也会比较谨慎。但艺术品行业相比之下比较平稳,藏家的审美需求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滞不前。

这两年我刚好也从拍卖行换到画廊工作,直观感受是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热情高涨,一二级市场西方艺术品在亚洲板块不断推进,业绩表现较为明显。此外,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对于新兴艺术家的兴趣空前。而高端蓝筹市场也持续递交出了成绩,让从业者感到惊喜,比如安迪·沃霍尔就是一个特例。藏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市场反倒是风起云涌,经常能看到拍卖会上某个艺术家又刷新了纪录,或是一级市场上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全部售罄。这是目前我能感受到的比较明显的变化。

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市场对作品的审美趣味选择上,从古典向现当代艺术偏转,从东方向西方偏转,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族裔板块作品的收藏数量也有明显增长。市场整体还是在追求推陈出新,从关注艺术史经典转向对普世审美的挖掘。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首先来自于藏家的代际更迭,年轻藏家带动了审美趣味变化——每个人的审美倾向、品味,都受到出生时代,教育环境的影响。例如以前中国区的藏家对于古董字画比较青睐,新一代藏家则对西方艺术的关注和兴趣点会比较多。第二是审美多元化的出现,以前可能名家、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会比较多人收藏。而现在的收藏派系或板块,会比较有个性化的凸显,新老藏家都希望在自己的收藏领域有新突破。现在藏家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会主动去搜索了解,比如说有专门收女性艺术家作品的藏家,又或者是专门收抽象作品的。另外,社交媒介的出现,使得藏家对艺术品的了解日益深入,交流愈发便捷。以拍卖为例,现在香港和纽约的拍卖基本上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对于藏家来说,选择区间大了之后就可以做个性化收藏,不再受区域局限。

界面艺术:在全球一二级市场里,你认为目前亚洲市场新老藏家其审美趣味有哪些不同?如何理解这种偏好构成?国际市场对其趣味选择的影响大吗?画廊或拍卖行对未来的趣味转变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主要准备在哪些地方?

魏蔚:收藏分不同体系,但对于新藏家来说,体系问题并非首要考虑,因为收藏的初始阶段大多是很纯粹的驱动,可能是有闲钱,有展示的空间,顺其自然就有了收藏艺术品的需求,而后开始接触画廊、拍卖会,逐渐收藏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收藏经验,才会比较有意识性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别,系统性地去了解作品,等积累了五到十年的收藏经历,体系问题才会真正进入视野。新晋藏家可能因为比较偶然原因开始了收藏,方向多比较笼统,比如说对潮玩类的,又或者印象派、超现实主义会关注多一些。也有藏家因为对艺术史的见解,会比较关注小众市场,比如说黑人艺术家、少数族裔或者女性艺术家,而这些板块如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除了个人藏家之外,过去十年里,亚洲的机构收藏也明显增加,上海就涌现了很多不同主题、各具风格的私人美术馆。

2021年9月成立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

因为藏家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对于画廊来说,经营思路上也会有一些调整。各家画廊有各自的个性,有的侧重一级市场,重视艺术家本身的职业发展路径;有的主攻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注重区域的代理;有的挖掘特定领域的艺术家或艺术门类,通过策展将不同时代的艺术脉络进行梳理。而有的画廊比如厉蔚阁,与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保持着紧密的代理及合作关系——不管是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的成熟艺术家还是冉冉升起的新兴艺术家,同时也重视二级市场,这一块所选择的艺术家就多受到拍卖市场的认可。除了跟艺术家的长足合作,厉蔚阁也特别重视与藏家的关系,秉持全球性与本土性并重的思路,协助藏家建立收藏。

2021年屠宏涛(厉蔚阁代理艺术家)于上海西岸艺博会的个展现场。©️屠宏涛,图片:厉蔚阁,摄影:JJYPHOTO

画廊会根据自己的不同优势来做规划,所以就很难概括画廊会如何根据市场来做经营策略的集体调整,只能说根据自身情况特点来做权衡。而与此同时,艺术家的市场反馈也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些严肃艺术家在美术馆这类学术机构受到了肯定,但是市场表现遇冷;还有一些艺术家,可能历史对他有过争议,但是经过时间的检验重新获得了肯定。那作为画廊,就也要做好市场与学术,长期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这对于注重一级市场的画廊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而时代造就的品味变化,不可避免代际之间有一定的审美鸿沟,那么像画廊、拍卖行等艺术交易平台,也会面临如何缓和、改善这类矛盾,相应做出取舍。

要说在亚洲收藏板块比较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过去家喻户晓的肯定是像梵高、莫奈、毕加索这类名家,因为美学教育充分以及宣传到位,亚洲藏家乃至国际藏家都是很青睐的。但是像安迪·沃霍尔,则是在近几十年才日益进入亚洲藏家的视野。而像中国的赵无极、常玉,日韩板块的草间弥生等,也都是亚洲藏家所钟爱的艺术家,一来他们都已经在艺术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二来审美偏向上,能从人文历史角度引发藏家共鸣。亚洲藏家对于色彩的青睐由来已久,而对于抽象、涂鸦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趣向,毕竟是从接受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熏陶过来的。加之西方人物画,古典艺术里和宗教相关的题材,因为有比较强的西方人文背景,跟亚洲藏家品味的文化关联性相对较弱,除非藏家本身有宗教信仰或偏好。

界面艺术:5月9日佳士得纽约拍卖,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品《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拍出了1.95亿美元(13亿人民币),成为世界排名第二贵的作品。你对此价格现象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 艺术家的最高作品价格在1996年是371万美元,2004年是1740万美元。

魏蔚:对此价格并不意外,最主要还是一个稀缺性的问题:有些作品,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拍卖之后市场就再也没有了,剩下的全在美术馆,物以稀为贵造成了价格的高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超高的价钱?首先这幅画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一个巅峰之作,横跨了20世纪的艺术与文化,艺术家同系列共创作了五件作品,而这一件作品是唯一首次见诸于拍场的作品,尺幅又很大,是安迪·沃霍尔作品系列中独一无二的经典巨作。

尽管如此,作品也不是拍卖行随便定价,而是要随行就市的,市场上有一个严谨的定价基准,最后成交价格,并没有让市场觉得非常出乎意料,而市场上其实也有不少作品是有超过达·芬奇作品的价格的,没有以公开拍卖的形式成交进入公众眼球而已。

界面艺术:从你过去十年接触到的一二级市场情况来看,艺术品的金融属性有多少?有哪些变化?在艺术市场里,你如何理解投资和消费(或投机)两者的关系?你认为当代艺术是不是好的投资对象?

魏蔚:我觉得大部分的藏家还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艺术而收藏作品,不过也没有一个人买完之后是奔着亏本去的。但是市场亏本是存在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和价格,两者之间有时候要一分为二地看,市场跟学术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从这个层面来说,艺术收藏有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取决于你所生活的这个时间点内这个作品是不是刚好是大家都想要投资的对象。再者,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更新迭代,但从长期来看,大部分人买艺术品还是出于喜欢。我记得有机构做过一个调研,75%的藏家认为喜欢作品才会花钱买回去放在家里,反之就算天天看着心里也不会愉悦。而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品作为理财组合的一部分,从小范围来讲投机的成分也还是有的,但应该不会有人拿出身家性命来投机,以及如果不喜欢,就算作品再便宜藏家也不会想买,所以前提还是得要喜欢,能够产生共鸣。

如果艺术品完全金融化的话,就会把艺术品能带来的快乐和精神属性削弱掉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一些藏家是比较排斥过度金融化的。过去有一些藏家,要是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作品,可能都会特地开一个派对来庆祝,足见对艺术的热忱。而学习收藏的过程也会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没做这些功课的话,可能对这个藏品一点情感连结都没有。

而做艺术投资,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建议要结合个人喜欢然后再来做投资的事,就像进入股票市场一样,需要有心理准备。但喜欢是无价的,是一种能凌驾风险之上的因素,因为就像我说的,艺术品本身不仅拥有商业价值,还包含情感归宿。买喜欢的东西回去,至少心里是高兴的,能延年益寿。像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收藏莫奈的作品,他也是很高兴的,收着收着,藏品还能不断升值。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洛克菲勒那样级别的藏家,但根据自己的喜欢来收藏,至少每天回去看到这些艺术品的开心是相似的。

我不排斥艺术品跟金融挂钩,但建议只是作为资产的一些补充组合,毕竟它也具有一种货币性,可以交易,可以涨跌。除了这些以外呢,艺术品能带给你愉悦,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能够产生物理的陪伴。从这个方面来讲,你把它当成消费还是投资,要根据一个人财力来看,如果是几万或者十几万,可能就是消费,但要是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时候,这必然是一个投资,是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如果要给一些建议的话,我记得大藏家张宗宪曾说过十二字箴言,如果真的想在艺术板块赚钱的话,需要“看得见、买得起、捂得住、卖得掉”。虽然这句话是针对古董行业,但对现当代艺术品也是一样的。所谓“看得见”就是从多逛、多听、多看开始,“买得起”意味着不要把身家性命拿上去赌,它只是一个爱好,用的是闲钱,就算亏掉,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第三点“捂得住”,要真正喜欢享受收藏过程,不是短线炒作。最后“卖得掉”意味着能判断好的出货时间,就好比股票,什么时候卖出也很重要。艺术品的价格有一个周期性,需要抓住其中的规律。这十二个字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张宗宪先生是亲自实践并收获了成功的人物。

界面艺术:过去很多人会把艺术市场看做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如今因为信息不断透明化以及数字藏品的出现,不断有新人加入艺术市场,你对此秉持的态度是什么?如何看待数字藏品,现在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哪里,你对此的判断是什么?

魏蔚:对于数字藏品的兴起,我看到的变化还不是很明朗,至少是核心市场游戏规则还没有发生变化。现在的NFT,有人把它当成一个支付手段(工具),也有人把它当作是一种与艺术合而为一的数码货币,属于小众的币圈交流,跟传统的艺术品收藏的边界还是泾渭分明的。每年我都能听到一些不同的玩法,但到底新规则能走多远,到现在来看都像是盲人摸象,没有人能说清楚。目前有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自己在探索,我也相信这一形式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它不断拓宽艺术的边界,但这个市场还很新,所以大家还是属于一个观望的状态,我的态度可能也暂时比较谨慎一点。

我们画廊的宗旨是要帮藏家建立起明确的收藏体系,如果最终为藏家做的和愿景不一致的话,那就违背了初心。不过这更多的还是取决于藏家及艺术家的需求,我们作为艺术收藏的其中一环,对不断发展的艺术及其承载形式都是好奇且包容的,但这个蛋糕有多大,现在目前来说不清楚,不确定性比较大,而传统的艺术收藏是比较稳定的。而那些可能花十几块钱就能购买的数字藏品,其实跟真正的收藏还不太一样,因为真正的收藏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可以共存并享受。

界面艺术:你如何理解拍卖行和画廊在公共美育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给予艺术家的建议有哪些?

魏蔚:从业者能够很好地生存,艺术生态圈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从教育角度来讲,美术馆和博物馆比较专注于本土的交流,而国际性的流通还是要靠拍卖行。中国在30年前才出现拍卖行,现在有各种艺博会,可以走出国门了解到很多国外的一些资讯,交流自然更加频繁。对于公共美育的推动,光靠一家的机构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个艺术生态,艺术生态包括画廊、拍卖行、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媒体、艺博会等,通过举办一些大型艺术交流活动,以及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艺术的了解和关注度,从而提升审美水平。

在国富民强之后开始关注艺术文化,这是一个感性的需求变化,大众不再满足于一日三餐,而是需要美的熏陶。人文教育的好处是学习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也是让你快乐一辈子的事,这或许与实用性关系不大。但大家每天需要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了解这些对自己的心理有平衡和治愈作用,能吹拂掉心灵中的尘埃。

毕加索曾经说过 “Art washes away from the soul the dust of everyday life ”(艺术可洗涤生活留在心灵的尘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非常需要的。进入美术馆博物馆之后,整个人可以瞬间安静下来,会进入舒服的状态,当面对千百年文明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很渺小,当下很多事情会看淡,比如说看到梵高笔下的《星空》,总会有人会哭泣,产生共情,通过艺术作品,心灵得到很多治愈。

持续三年的疫情可能让人心情抑郁,但会慢慢发现艺术品是情感上的一种外力,可以帮助人们暂时脱离现实,回到另外一种状态里面,尤其是一些当代艺术,它表现的就是现代社会里冲击和矛盾,看了之后对人产生一种启发,内心得到平静之后再积极地把事情解决掉。我觉得这是艺术不可磨灭的原因,这也是我喜欢艺术的原因,更喜欢它赋予人性的一面。

2022年,香港巴塞尔厉蔚阁展位现场  图片来源:厉蔚阁

界面艺术:艺术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审美话语权。作为关注战后艺术的顶级画廊亚洲创始人,你如何理解这种审美话语权的影响力以及它的变化趋势?

魏蔚:国际交流是东西文化之间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西方讲到东方就会想到中国,如果去海外的美术馆,不管是美国大都会还是大英博物馆,中国的古董非常多。

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是非常大的,虽然他们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朝代不太清楚,但是对很多来自美术馆的亚洲艺术品还是很熟悉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话语权还是蛮大的。

而各国之间的交流对于亚洲的藏家和艺术家都非常重要,现在新一代的中国藏家,很多都接受过西方教育,精通不同语言和文化。而对于现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在一定程度可以和西方交流,可以被西方藏家了解并收藏,不像以前,中国艺术文化特质强,比如字画、书法、篆刻,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东方文化比较了解,才有可能收藏。

还有一些艺术作品,比如是一些具体人物和地域色彩浓重的创作,在西方文化的背景里,也会比较的陌生,欣赏起来有难度。同理,有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中国藏家也不易接受。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一个话语权,而是一个交流的问题,文化要开放,要沟通,产生共鸣之后才会喜欢。

艺术其实是不分国界的,它抒发普世的感情,有时候读不懂一个国家的文字,但是可以被一幅画打动。现在西方艺术进程为什么那么快,就是因为几代人对西方艺术的学习教育日益深化,导致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去选择收藏这个方向的作品。

中国在发展,在文化方面的开放程度也远超从前,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一个国际画廊的亚洲联合创始人,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的艺术家在创作生涯当中有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经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的一种使命。

相信国家会持续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那么在对外交流上,作为民间的一股力量,我们也会寻找优秀的作品,能够帮一些中国年轻艺术家,在国际上发声,让国外了解到中国的新生力量。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一些新的元素,新的人,这样交流过程中,不仅让外界知道我们的过去,还能看到现在和未来。

我从拍卖行亚洲区主席,再到现在画廊创始人,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这样的艺术市场里面来,能够发出更大的声音,在个体层面展现一种力量,从而提振整体的信心。

 

点击阅读往期采访内容:

第一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悦笛首提“生活美学产业”新观点

第二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亚洲艺术金融学院院长范勇:盘活艺术资产,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河南修武县委书记郭鹏: 提升乡村审美,是乡村振兴的另一条路径

第四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从艺术脱口秀到艺术消费,你能有多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第五期嘉宾采访文章:专访 | 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一家民营企业的社会美育梦如何打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