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尔·波特:终南山寻访完隐士后,他带着威士忌踏上了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尔·波特:终南山寻访完隐士后,他带着威士忌踏上了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陶渊明),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初冬在北京见到比尔·波特,当他大步走来朝我伸出手时,我恍惚以为见到了晚年的海明威:浓密的白色大胡子,身材墩实,眉眼也是粗犷的,仿佛刚刚从非洲打猎归来。

可他慈眉善目的,脸色红润,还很孩子气,“我这一辈子都感到很幸福”——这就跟冷硬的海明威太不一样了。和我之前采访过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一样,比尔也是在中国文化里找到了一生的事业和精神上的支撑,对林西莉来说是古琴和汉字,对比尔则是禅宗和诗歌。

但比尔反对这种惯常的说法,他说,“我对中国文化不一定有兴趣,看诗看佛经可以得到一些东西,这个东西是超越文化的。文化就是妄想,文化就是叫人一定要从这个方法看东西,我要看破这个。外国人很少有看破的观念,中国人有很多。”

这位曾经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生,1970年偶然在唐人街遇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和尚,从此对禅宗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两年后索性退了学,跑到台湾的一个寺庙里修行了两年半。离开寺庙后他搬到台湾一处安静的山村里隐居,翻译佛经和古诗,如此生活了十四年。

1989年,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寻访隐士。

1989年,比尔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他翻译过寒山、拾得等中国古代隐士的诗并深为打动,很想知道隐士是否还存在,经过多方打听后,他踏上终南山寻访隐士。他将此次寻访之旅写成书《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中文版于2001年出版,此后多次重印,迄今为止卖出了20万册。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知道,在终南山山脉的许多个幽静之处,竟然生活着一群当代隐士,他们住在简陋的茅篷里,过着苦行的生活,却自得其乐。

此后比尔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多本相关游记。2012年,他从美国带来两瓶玉米酿的高达73度的波旁威士忌,开始了对41位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比尔钦佩这些中国诗人,他想应该带点什么给他们,“中国诗人最喜欢的就是酒”。他寻访这些诗人的故址,包括故居、墓地和经行的地方,它们有些在城市,更多的是在乡村和荒野,他用威士忌向他喜爱的这些位诗人一一敬酒,感谢他们带来这么好的诗歌。

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朝圣之旅用了三十天,然后又花了两年将它写成一本书,中文版名为《寻人不遇》,刚刚出版。

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

古代诗人朝圣之旅的第一站是山东曲阜,孔子的老家,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诗人。

在孔子的墓前,比尔·波特默默地等着。孔子的陵墓非常简单,就是一座长满草的土丘,旁边立着两座石碑。一直等到别的游客都离开了,没其他人了,比尔这才独自走上前去。他在墓前倒了两杯酒威士忌。“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威士忌,但这种甜玉米酿的酒,我想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比尔在书中写道,《论语》记载过孔子很能喝,“美哉!惟酒无量,不及乱。”他虔敬地把祭祀孔子的那杯酒浇在石碑和墓冢上,然后一口干了自己这杯。

接着比尔去了洙泗书院,相传这儿是孔子删选《诗经》的地方,书院里冷清无人,碑上的文字历经风雨的侵蚀早已斑驳难辨,两千多年来经孔子删选后的“诗三百”一直被吟诵不息。比尔认为,这儿是中国诗歌史的发祥地,孔子是伟大的诗歌编辑。

“孔子让诗歌在中国享有重要地位,这种地位在西方从未有过,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从此以后,一个不会作诗的人是无法在朝廷做官的。正因为有了孔子,才催生了写诗的李白和杜甫。”比尔写道。

之后比尔到济南(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白居易、王维等),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苏东坡)、湖南(屈原),并一路向南,沉浸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从孔子始,到寒山结束——寒山是他邂逅的第一位中国诗人,多年前在台湾的寺庙居住时,主持给了他一本寒山诗集。

比尔·波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他说,“他的诗很简单很美,过的生活不一样,他也当官一段时间, 可是很早就退休,住在乡下。我最喜欢他,是因为钦佩他所过的生活,他在庐山的山脚盖了一个小茅篷,不是在山里面,有农夫们在一块儿,一面过着很朴素的生活,也跟大家在一块儿,也写诗,写得好美”。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你赚多少钱,你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你看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最好的诗人是把他的心挖出来,我们的心都一样。我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诗人。”他说,“所以他就像我的第一个女朋友,不会忘掉。”

(比尔的朋友爆料说,比尔曾分享过偶像的一个小八卦:陶渊明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穿越了),说下辈子要当他的儿子。比尔更正说,不是李商隐,是白居易。)

陶渊明墓的墓碑

陶渊明墓在庐山的南部,位于军事管制区内,比尔曾于1991年和2005年两次试图进去拜谒,都被告知不许靠近。这次他告诉大门口的几位军人自己寻访的目的,还表明自己有多喜欢陶渊明的那首《归田园居》。但无论如何请求,军人们的态度都很坚决。无奈之下,比尔倒了一杯酒给一位军人,请他帮忙将酒洒在陶渊明墓前,军人很吃惊,但又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

诗人们的墓地情形各异,区别很大,有的宏伟有的简陋,有很多在荒野偏僻之处。李商隐墓在河南的乡村,保存得很好,一位过路的农村妇女把他领到李的墓前,那是在一片玉米地里,高高的玉米把墓碑给遮没了。比尔记得那位妇女穿戴得很隆重正式,像是要去赶赴什么宴席。

令人感慨的是杜牧墓,位于西安西南的司马村西村,村子里的老人沉默地带着他穿过砖混结构的房子,穿过豆角地、茄子地、玉米地、洋葱地,最后终于在地头上的一座大坑前面停下,这就是杜牧墓原来的所在地。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一些人把这里挖到的一切都带走了,现在坑里面填满了垃圾。比尔倒了一杯酒,自己喝了一口,把剩下的洒在了土坑里,然后大声朗读起那首《清明》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农民们站在一边,抽着烟,有些人和比尔一起朗诵起来,他给带路的老人倒了一杯酒。“老人喝了一口,然后瞪大了眼睛,又递了回来,接着抽他的烟,他和其他人说了一句话,然后大家都笑了起来。”比尔写道。

“中国人告诉我,一般只有后代才会在坟前祭祀倒酒,但我觉得那些诗人就是我的亲戚。”比尔说。

因为比尔要寻的“亲戚”都是中国古代诗人,因此“寻人不遇”是事先就注定的,不过比尔在寻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让他难忘的人,比如带女儿来跟比尔练英文的出租车司机,替人开车、最后失踪前载着一位言行低俗的官员离去的年轻司机(比尔猜他失踪可能是因为钱被骗光了没脸回家),那些给他指路甚至陪着走一程的人。

在洛阳的白居易墓园——白园,有一个摆摊写字的人,是比尔的朋友。作家程然说,“那落魄的人身上的异味足以令其一直孤独下去,但比尔知道他的好,相信他自己封的白园护法的名号,于是,再度邂逅,令白园护法像孩子般地雀跃。仅此白园,比尔竟前后去过七次!每次去,他都会去看那个写字的人。”

比尔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在杭州植物园发现了朱淑真的墓,朱淑真是他此次拜访的三位女诗人中的一位,另两位是李清照和薛涛。他爬到山顶找到墓地,墓碑上的文字已无法辨认,但他感到“它是否是朱淑真墓已经不重要了,找墓不是成功或失败的问题,是尽量去做,不一定要成功”,他说。

朱淑真死后,她父母把她的诗都烧掉了,幸好朋友们保存了她的一些诗,并将这三百多首诗结集成册,并名之为《断肠集》。拜访完墓地的那天晚上,比尔读了朱淑真的最后一首诗《探梅》:

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梅花忆满坡。

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比尔在书里问道。

翻译就像聋子陪着漂亮女人跳舞

朱淑真这首《探梅》只是《寻人不遇》一书中的众多引用古诗中的一首。在该书的英文版中,这些诗歌都由比尔翻译成了英语。实际上,他译的诗比这多得多,他翻译了寒山全部的诗,总共三百多首。韦应物留下来五百多首诗,他翻了175首,约占三分之一,他是第一个翻译韦应物的诗的人。

碰到很难的诗他不翻,必须充分了解后才翻译,要了解它里面的用典、历史背景,他会将这些写在注解里。背景太复杂太繁琐的诗他不翻。

对于公认晦涩难懂的李商隐的诗,比尔说,“他的诗是很特别的,但不是每首都这样,我翻译了六七首,非常美,我觉得我懂了。”

他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翻译,“我是在陪着一个很漂亮的女人跳舞,可是我是一个聋子,不可以听到音乐。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在跳舞,我必须依靠她,因为她能听到音乐。我不可以距离太远,也不可以距离太近。有些人翻译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对方脚上,把英文的脚放在中文的脚上,可是你这样的话把跳舞的人弄坏了,很痛啊。”

翻译不只是对文本的翻译, “这个跳舞的人,也就是中文的诗,不是原本的诗,原本的诗是她听到的,是心里面有一个感觉,有一些感动。原本的诗是在心里面,翻译家必须找到这个地方,英文要和中文一样要有心里面的这个东西。你要花非常多的时间,不可以很快,才可以找到这个东西。”比尔说。

看破

我问他是否喜欢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等美国诗人?比尔用勉强的语气答道,“也可以,当然很美,但比较表面,没感觉到心的深度。”而对同样爱好禅宗的垮掉派,比尔是一副很看不上的表情,他觉得他们太随便,肤浅表面,除了诗人加里·斯奈德——“我2006年认识他,他很不错,不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

为什么不喜欢西方诗人?他说,“因为西方的诗人没有看破红尘。中国古代的诗人不需要当佛教徒,就可以看破,当然也不是很多人看破。”

在比尔看来,中国隐士和西方隐士也不一样,很多西方隐士躲起来,是因为“恨人,并不快乐”,而中国的隐士,他们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是他见过的最友善最快乐的人。

“比尔,你自己是什么时候看破红尘的?”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很小,八、九岁,他说。

那时候,他父亲很有钱,“直到我父亲死后,他姐姐才告诉我,他年轻时抢过银行,并因此坐了六年牢”。出狱后,父亲靠做连锁酒店生意发家,然后娶妻生子,“家里有仆人,很多人来看我父亲,包括当时最有名的歌星,我父亲跟民主党很熟,肯尼迪的两个弟弟都来过我们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跟佣人聊聊天,发现朴素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别人都有面具,是骗人的,不是故意的,他们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从小看破红尘,知道有钱有权力是很麻烦的,很容易生病,心病。一直讨厌这个。后来我父亲破产了,我很高兴,他不高兴。”

后来他去学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研究“这一辈子应该怎么过,真理是什么?我要多了解不一样的人类,比较中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方法过这辈子,这辈子这么重要,我要研究一下。”很快比尔碰到了禅宗,“禅宗让我看破一个社会的真理,社会没有什么真理,社会就是有规矩习惯了,现在我们是这个样子做是对的,过20年另外一个方法过是对的。可是他们常常骗人,中国社会是这样子,美国社会也是这样子。大家都一定要过这个样子才是对的,可是这个对不是对的。没有什么对的不对的,对的不对的就是心里面确定的。”

比尔觉得佛教的思想比人类学更深,打坐比读书好,于是他离开哥大,跑到台湾的一座小寺庙里开始修行。两年半后,老和尚说,你住在这里那么久,还不想出家吗?比尔说,“我很喜欢住在庙里,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打坐,看佛经。可是我不要当出家人,因为我受不了那一套规矩,一定要穿这个衣服,一定要这样那样。”

“宗教可以帮助你看破一些东西,可怎么看破宗教?宗教会变成另外一个新的监牢,基督教特别是这样子,你不信这个你就会去地狱。佛道儒家不是这样的,修行是你自己的事,当然有因有果。”

因为他在庙里是白吃白住,比尔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他很快搬到一个叫竹子湖的乡村,与农夫们作邻居,开始翻译诗歌和佛经。后来他结了婚,有了两个儿子,为了养家,他当过记者、英文老师,给广播电台撰写旅游文章,写了十几本书。

如今他们全家住在西雅图海边的小乡村里,两个儿子都长大了,都不会说英语。比尔说《寻人不遇》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本书,他觉得这三十五年他被写书给控制了,“因为我需要钱,书变成我的老板”。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买他的书,“我现在有钱,够了,我很容易满足,我告诉我的出版社,我不要再写书了”,他那孩子气十足的语气又一次引得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但他又狡黠地补充,“说不定我以后还会写,但我不要告诉他们。”

比尔·波特:生于1943年,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汉家家。1970年-1972年,比尔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从1993年起,他和太太及两个孩子一直住在离西雅图两小时远的乡村里。著有《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寻人不遇》《黄河之旅》等,译有王维、韦应物等人的诗,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尔·波特:终南山寻访完隐士后,他带着威士忌踏上了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陶渊明),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初冬在北京见到比尔·波特,当他大步走来朝我伸出手时,我恍惚以为见到了晚年的海明威:浓密的白色大胡子,身材墩实,眉眼也是粗犷的,仿佛刚刚从非洲打猎归来。

可他慈眉善目的,脸色红润,还很孩子气,“我这一辈子都感到很幸福”——这就跟冷硬的海明威太不一样了。和我之前采访过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一样,比尔也是在中国文化里找到了一生的事业和精神上的支撑,对林西莉来说是古琴和汉字,对比尔则是禅宗和诗歌。

但比尔反对这种惯常的说法,他说,“我对中国文化不一定有兴趣,看诗看佛经可以得到一些东西,这个东西是超越文化的。文化就是妄想,文化就是叫人一定要从这个方法看东西,我要看破这个。外国人很少有看破的观念,中国人有很多。”

这位曾经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生,1970年偶然在唐人街遇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和尚,从此对禅宗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两年后索性退了学,跑到台湾的一个寺庙里修行了两年半。离开寺庙后他搬到台湾一处安静的山村里隐居,翻译佛经和古诗,如此生活了十四年。

1989年,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寻访隐士。

1989年,比尔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他翻译过寒山、拾得等中国古代隐士的诗并深为打动,很想知道隐士是否还存在,经过多方打听后,他踏上终南山寻访隐士。他将此次寻访之旅写成书《空谷幽兰——寻访中国现代隐士》,中文版于2001年出版,此后多次重印,迄今为止卖出了20万册。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知道,在终南山山脉的许多个幽静之处,竟然生活着一群当代隐士,他们住在简陋的茅篷里,过着苦行的生活,却自得其乐。

此后比尔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多本相关游记。2012年,他从美国带来两瓶玉米酿的高达73度的波旁威士忌,开始了对41位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比尔钦佩这些中国诗人,他想应该带点什么给他们,“中国诗人最喜欢的就是酒”。他寻访这些诗人的故址,包括故居、墓地和经行的地方,它们有些在城市,更多的是在乡村和荒野,他用威士忌向他喜爱的这些位诗人一一敬酒,感谢他们带来这么好的诗歌。

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朝圣之旅用了三十天,然后又花了两年将它写成一本书,中文版名为《寻人不遇》,刚刚出版。

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

古代诗人朝圣之旅的第一站是山东曲阜,孔子的老家,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诗人。

在孔子的墓前,比尔·波特默默地等着。孔子的陵墓非常简单,就是一座长满草的土丘,旁边立着两座石碑。一直等到别的游客都离开了,没其他人了,比尔这才独自走上前去。他在墓前倒了两杯酒威士忌。“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威士忌,但这种甜玉米酿的酒,我想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比尔在书中写道,《论语》记载过孔子很能喝,“美哉!惟酒无量,不及乱。”他虔敬地把祭祀孔子的那杯酒浇在石碑和墓冢上,然后一口干了自己这杯。

接着比尔去了洙泗书院,相传这儿是孔子删选《诗经》的地方,书院里冷清无人,碑上的文字历经风雨的侵蚀早已斑驳难辨,两千多年来经孔子删选后的“诗三百”一直被吟诵不息。比尔认为,这儿是中国诗歌史的发祥地,孔子是伟大的诗歌编辑。

“孔子让诗歌在中国享有重要地位,这种地位在西方从未有过,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从此以后,一个不会作诗的人是无法在朝廷做官的。正因为有了孔子,才催生了写诗的李白和杜甫。”比尔写道。

之后比尔到济南(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白居易、王维等),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苏东坡)、湖南(屈原),并一路向南,沉浸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从孔子始,到寒山结束——寒山是他邂逅的第一位中国诗人,多年前在台湾的寺庙居住时,主持给了他一本寒山诗集。

比尔·波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他说,“他的诗很简单很美,过的生活不一样,他也当官一段时间, 可是很早就退休,住在乡下。我最喜欢他,是因为钦佩他所过的生活,他在庐山的山脚盖了一个小茅篷,不是在山里面,有农夫们在一块儿,一面过着很朴素的生活,也跟大家在一块儿,也写诗,写得好美”。

“一千七百年以前的诗人,我一个外国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也受他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你赚多少钱,你皇帝的力量那么大,都没有什么影响。但你看诗人的影响,是整个世界的。最好的诗人是把他的心挖出来,我们的心都一样。我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诗人。”他说,“所以他就像我的第一个女朋友,不会忘掉。”

(比尔的朋友爆料说,比尔曾分享过偶像的一个小八卦:陶渊明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穿越了),说下辈子要当他的儿子。比尔更正说,不是李商隐,是白居易。)

陶渊明墓的墓碑

陶渊明墓在庐山的南部,位于军事管制区内,比尔曾于1991年和2005年两次试图进去拜谒,都被告知不许靠近。这次他告诉大门口的几位军人自己寻访的目的,还表明自己有多喜欢陶渊明的那首《归田园居》。但无论如何请求,军人们的态度都很坚决。无奈之下,比尔倒了一杯酒给一位军人,请他帮忙将酒洒在陶渊明墓前,军人很吃惊,但又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

诗人们的墓地情形各异,区别很大,有的宏伟有的简陋,有很多在荒野偏僻之处。李商隐墓在河南的乡村,保存得很好,一位过路的农村妇女把他领到李的墓前,那是在一片玉米地里,高高的玉米把墓碑给遮没了。比尔记得那位妇女穿戴得很隆重正式,像是要去赶赴什么宴席。

令人感慨的是杜牧墓,位于西安西南的司马村西村,村子里的老人沉默地带着他穿过砖混结构的房子,穿过豆角地、茄子地、玉米地、洋葱地,最后终于在地头上的一座大坑前面停下,这就是杜牧墓原来的所在地。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一些人把这里挖到的一切都带走了,现在坑里面填满了垃圾。比尔倒了一杯酒,自己喝了一口,把剩下的洒在了土坑里,然后大声朗读起那首《清明》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农民们站在一边,抽着烟,有些人和比尔一起朗诵起来,他给带路的老人倒了一杯酒。“老人喝了一口,然后瞪大了眼睛,又递了回来,接着抽他的烟,他和其他人说了一句话,然后大家都笑了起来。”比尔写道。

“中国人告诉我,一般只有后代才会在坟前祭祀倒酒,但我觉得那些诗人就是我的亲戚。”比尔说。

因为比尔要寻的“亲戚”都是中国古代诗人,因此“寻人不遇”是事先就注定的,不过比尔在寻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让他难忘的人,比如带女儿来跟比尔练英文的出租车司机,替人开车、最后失踪前载着一位言行低俗的官员离去的年轻司机(比尔猜他失踪可能是因为钱被骗光了没脸回家),那些给他指路甚至陪着走一程的人。

在洛阳的白居易墓园——白园,有一个摆摊写字的人,是比尔的朋友。作家程然说,“那落魄的人身上的异味足以令其一直孤独下去,但比尔知道他的好,相信他自己封的白园护法的名号,于是,再度邂逅,令白园护法像孩子般地雀跃。仅此白园,比尔竟前后去过七次!每次去,他都会去看那个写字的人。”

比尔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在杭州植物园发现了朱淑真的墓,朱淑真是他此次拜访的三位女诗人中的一位,另两位是李清照和薛涛。他爬到山顶找到墓地,墓碑上的文字已无法辨认,但他感到“它是否是朱淑真墓已经不重要了,找墓不是成功或失败的问题,是尽量去做,不一定要成功”,他说。

朱淑真死后,她父母把她的诗都烧掉了,幸好朋友们保存了她的一些诗,并将这三百多首诗结集成册,并名之为《断肠集》。拜访完墓地的那天晚上,比尔读了朱淑真的最后一首诗《探梅》:

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梅花忆满坡。

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

“朱淑真,你为什么要这么问?”比尔在书里问道。

翻译就像聋子陪着漂亮女人跳舞

朱淑真这首《探梅》只是《寻人不遇》一书中的众多引用古诗中的一首。在该书的英文版中,这些诗歌都由比尔翻译成了英语。实际上,他译的诗比这多得多,他翻译了寒山全部的诗,总共三百多首。韦应物留下来五百多首诗,他翻了175首,约占三分之一,他是第一个翻译韦应物的诗的人。

碰到很难的诗他不翻,必须充分了解后才翻译,要了解它里面的用典、历史背景,他会将这些写在注解里。背景太复杂太繁琐的诗他不翻。

对于公认晦涩难懂的李商隐的诗,比尔说,“他的诗是很特别的,但不是每首都这样,我翻译了六七首,非常美,我觉得我懂了。”

他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翻译,“我是在陪着一个很漂亮的女人跳舞,可是我是一个聋子,不可以听到音乐。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在跳舞,我必须依靠她,因为她能听到音乐。我不可以距离太远,也不可以距离太近。有些人翻译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对方脚上,把英文的脚放在中文的脚上,可是你这样的话把跳舞的人弄坏了,很痛啊。”

翻译不只是对文本的翻译, “这个跳舞的人,也就是中文的诗,不是原本的诗,原本的诗是她听到的,是心里面有一个感觉,有一些感动。原本的诗是在心里面,翻译家必须找到这个地方,英文要和中文一样要有心里面的这个东西。你要花非常多的时间,不可以很快,才可以找到这个东西。”比尔说。

看破

我问他是否喜欢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等美国诗人?比尔用勉强的语气答道,“也可以,当然很美,但比较表面,没感觉到心的深度。”而对同样爱好禅宗的垮掉派,比尔是一副很看不上的表情,他觉得他们太随便,肤浅表面,除了诗人加里·斯奈德——“我2006年认识他,他很不错,不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

为什么不喜欢西方诗人?他说,“因为西方的诗人没有看破红尘。中国古代的诗人不需要当佛教徒,就可以看破,当然也不是很多人看破。”

在比尔看来,中国隐士和西方隐士也不一样,很多西方隐士躲起来,是因为“恨人,并不快乐”,而中国的隐士,他们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是他见过的最友善最快乐的人。

“比尔,你自己是什么时候看破红尘的?”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很小,八、九岁,他说。

那时候,他父亲很有钱,“直到我父亲死后,他姐姐才告诉我,他年轻时抢过银行,并因此坐了六年牢”。出狱后,父亲靠做连锁酒店生意发家,然后娶妻生子,“家里有仆人,很多人来看我父亲,包括当时最有名的歌星,我父亲跟民主党很熟,肯尼迪的两个弟弟都来过我们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跟佣人聊聊天,发现朴素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别人都有面具,是骗人的,不是故意的,他们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从小看破红尘,知道有钱有权力是很麻烦的,很容易生病,心病。一直讨厌这个。后来我父亲破产了,我很高兴,他不高兴。”

后来他去学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研究“这一辈子应该怎么过,真理是什么?我要多了解不一样的人类,比较中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方法过这辈子,这辈子这么重要,我要研究一下。”很快比尔碰到了禅宗,“禅宗让我看破一个社会的真理,社会没有什么真理,社会就是有规矩习惯了,现在我们是这个样子做是对的,过20年另外一个方法过是对的。可是他们常常骗人,中国社会是这样子,美国社会也是这样子。大家都一定要过这个样子才是对的,可是这个对不是对的。没有什么对的不对的,对的不对的就是心里面确定的。”

比尔觉得佛教的思想比人类学更深,打坐比读书好,于是他离开哥大,跑到台湾的一座小寺庙里开始修行。两年半后,老和尚说,你住在这里那么久,还不想出家吗?比尔说,“我很喜欢住在庙里,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打坐,看佛经。可是我不要当出家人,因为我受不了那一套规矩,一定要穿这个衣服,一定要这样那样。”

“宗教可以帮助你看破一些东西,可怎么看破宗教?宗教会变成另外一个新的监牢,基督教特别是这样子,你不信这个你就会去地狱。佛道儒家不是这样的,修行是你自己的事,当然有因有果。”

因为他在庙里是白吃白住,比尔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他很快搬到一个叫竹子湖的乡村,与农夫们作邻居,开始翻译诗歌和佛经。后来他结了婚,有了两个儿子,为了养家,他当过记者、英文老师,给广播电台撰写旅游文章,写了十几本书。

如今他们全家住在西雅图海边的小乡村里,两个儿子都长大了,都不会说英语。比尔说《寻人不遇》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本书,他觉得这三十五年他被写书给控制了,“因为我需要钱,书变成我的老板”。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买他的书,“我现在有钱,够了,我很容易满足,我告诉我的出版社,我不要再写书了”,他那孩子气十足的语气又一次引得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但他又狡黠地补充,“说不定我以后还会写,但我不要告诉他们。”

比尔·波特:生于1943年,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汉家家。1970年-1972年,比尔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从1993年起,他和太太及两个孩子一直住在离西雅图两小时远的乡村里。著有《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寻人不遇》《黄河之旅》等,译有王维、韦应物等人的诗,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