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贾康:赤字率提高到3.8%谈不上“大放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明年要争取向5.5%的“更合乎意愿的”增速水平去靠近。

连平:建议每年发行3000亿-4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城镇化建设

连平表示,至2030年,预计平均每年农民转市民将拉动中国GDP增速约1个百分点。

刘元春:明年中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较多,但有四大风险值得关注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建议将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4.5-5%,财政赤字率定在3.2%左右。

徐高:稳定房地产行业需要在供给侧做“加法”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短期内仍需要给开发商提供更多融资,中长期则需要对“三条红线”“集中供地”等政策作出调整。

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加速,年内有望化解隐债超1万亿元

以2022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之差来衡量,一些省份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远超预期。

美联储加息还未到顶,可能还有75个基点的空间 | 外滩金融峰会

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内森•希茨表示,虽然现在联邦基金利率已接近峰值,但接下去还可能还会有3、4次的加息,累计幅度可能在50-75个基点。

【专访】陆洋: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要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对话“一带一路”十周年②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陆洋表示,未来可持续、惠民生、绿色环保以及“小而美”的合作项目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邢自强:打破“债务-通缩螺旋”预期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短期是通过财政货币协调稳需求,长期则需推进改革等,修复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一揽子化债如何进行?专家称遏制增量是化解存量的前提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建议将国有企业的预算决算纳入同级政府的预算决算,还要允许融资平台破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首先要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大致平衡。

“金融16条”发布以来,哪些银行在积极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

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中,只有11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公司贷款的比例出现上升,且多为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