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罗志恒:政策要走在预期前,否则容易“浪费子弹、消磨信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提出了五个建议。

专家建议专项债提质增效,多关注资产运营

收益率低、“重发行、轻管理”、规划不合理是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存在的普遍问题。

烟台、常州晋级万亿GDP城市之列,下一个会是谁?

未来两年,唐山、徐州、大连有望晋级万亿GDP城市俱乐部。

高善文: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差

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我国二手房交易量在2020年达到阶段性顶峰后,仅仅经历了两年调整就再次放量。

降准如期落地,降息还会远吗?

分析师指出,由于本次降准幅度较大,或可触发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以及整体政策利率曲线的下移。

杨伟民: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采取“放”的方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表示,要充分相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市场能解决的就要交给市场。

一季度是稳增长关键期,降准降息落地概率较大

分析师指出,当前经济增速仍然低于5-6%的潜在增长水平,因此,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

李稻葵:今年起必须重振经济增长,重点解决七大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及其研究院团队针对房地产、地方债、民营经济等提出了建议。

从“民营经济31条”到化解隐性债务:2023年中国经济十大关键词 | 回望2023⑥

回顾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怎么改?健全地方税体系或是关键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着眼于解决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债务持续增长的问题,关键在于理顺央地关系、健全地方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