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中诚信国际:去年14%的GDP用于付息,区域债务风险进一步上升

随着债务规模的增长,利息支出的比重还会进一步提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扩大内需政策的接续落地,二是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针对就业研究制定专项政策。

管涛:今年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宽幅震荡,国内经济基本面是关键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今年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是美元强弱和中美利差,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

土地市场颓势不改,全面实质性回暖要等到何时?

今年前4个月,只有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出让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朱海斌:今年房地产行业有望低位企稳,但不改结构性下行趋势

朱海斌表示,今年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减弱,但未来两年这种影响可能重新加大。

有个数 | 2022年各地出生率集体回落,只有两省逆势上升

即便是出生率较高的省份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出生率下降的困境。

专家热议经济复苏后劲:促消费根源在就业,用改革解结构性问题

中国经济运行要持续好转,短期靠消费,长期要充分发挥市场功能。

刘元春:促消费需要得到资本市场配合,应改革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周三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呼吁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模式、资本所得税等内容进行改革,从而增加居民的持续性和永久性收入,进而达到促消费的目的。

祝宝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四个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需求不足、预期较弱、财政金融风险压力加大以及外部环境挑战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马晓河: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8000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表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经济发展要从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往消费引领和创新驱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