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工业
有了流量明星,这些节目也会成为“流量综艺”吗?

任何升级为爆款的节目内容,都具有着同一个属性,那就是打破圈层。

被“看杀”的归国四子,空心的偶像产业

综艺仍是对偶像名气的变现,却并不提升硬实力。

“后TFBOYS”时代,时代峰峻还能再造一个偶像帝国吗?

兜兜转转近5年,几经波折,成团又重组,TF二团已经错过了这波偶像浪潮最好的红利期。

300个“小哥哥”等你来养成,今年的偶像大战为什么让女团走开

2019年开年三大视频网站的偶像大战已经开始。清一色的“小哥哥”亮相各大养成节目,女团的位置完全消失,连去年已经成功捧红火箭少女101的腾讯也选择了男团生意,究竟是节目的巧合还是市场的必然呢?

从“六学”到“京学”:论人设的倒掉

“人设崩塌”是描述“六学”和“京学”最常见的词之一。连接人设两端的“买卖双方”,谁都无法逃离被异化的命运。

2018年盘点:综艺造星,蔡徐坤杨超越出道

在2018年,综艺市场的关键词是“偶像”、“圈层”和“大片时代”。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们何不尽情狂欢?| 2018年亚文化盘点

它们的流行或许体现了一种全民的焦虑与虚无,又或是展示了在快节奏的、碎片化的当下,人们逃离现实、寻找精神寄托的种种方式。

AIF、坤音均获数千万融资,数千家偶像经纪公司混战千亿市场

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超1000亿,偶像产业“立于风口”,其中包括实体唱片、数字音乐、演唱会、音乐现场、互联网演艺、周边衍生品的核心层音乐产值将达到495亿,外衍层电影、网剧/网大、综艺、广告、二次元等的产值将达到505亿。

选秀过剩,偶像告急

互联网加快了偶像的迭代。

【圆桌】反抗、解读与想象:女团选秀节目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的公共生活给年轻人提供的空间非常小,除了追星还能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