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工业
中国偶像行业全记录(上):生存

取长补短地搭建循环已经开始,「活下来」的公司进入了新的阶段。

去世30年的科特·柯本发歌了,AI会让创作者下岗吗?

虚拟偶像或许不会完全替代真人,但这张专辑出现后的猜想再度印证了,在很多维度上他们都是更加完美的偶像。

尚雯婕“被限高”:发力“练习生”的“偶像们”打不好艺人经纪的牌?

“偶像”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唱跳的舞台也接不住太多人。

尚雯婕的尴尬,偶像公司的困局

偶像市场繁荣的背后,一地鸡毛。黑金娱乐不是第一个被市场离心力甩出去的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肖战道歉:失控的粉圈和漫长的复出

偶像经济是否已经变得畸形?

嘘声变大的选秀赛道,还能迈入下一年吗?

《创4》《青3》的后续发展仍值得关注,若它们能迈过转折、迎来“新生”,那内娱选秀市场也极可能爆发更多生机。

青3创4公司盘点:雪梨郭敬明“试水”,电竞俱乐部也入局?

经纪公司们的格局之变,也是偶像市场流变的某种反馈。

偶像为什么不唱跳,非要去演戏?

看似蓬勃发展的偶像经济,还在原点。

思想界 | 从“连张国荣都要熬十年”到“破格公主”出道:如何看待姚安娜进军娱乐圈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任正非之女姚安娜出道以及上海市妇联提议强制男性休育儿假。

在不确定的一年里,虚拟偶像提供「商业安全感」

在变幻莫测的2020,虚拟偶像们代表了一种更可控的娱乐产品方向。能走多远尚无定论,但起码是 “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