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公众号、微博等老牌巨头,抖音、B站等后起之秀也已经证明,内容行业即使有再多的从业者,创作型平台也一直空间广阔。
R1SE的风波不断,也似乎让哇唧唧哇陷入了“没牌可打”的境地。
互动养成式虚拟偶像本质上是一场玛丽苏狂欢与宅男狂欢。
中国偶像,越来越富。
权力结构反转的饭圈。
割韭菜的时代已经过去,养铁粉的偶像才是王道。
各大平台扎堆同题作文,600男儿角逐出道位。
如何更精准地去针对网生代用户需求打造偶像,如何在张艺兴的带领下,规模化地复制出一批像“张艺兴”这样的偶像,是染色体娱乐集团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行业视角来看,相对日韩成熟的偶像养成模式,我国的偶像养成工业还处在萌芽阶段。
事实上,摆脱御宅文化的刻板标签,是虚拟偶像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内特定的文化土壤下,孵化出了一批极具本土属性的虚拟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