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作为宝马和MINI品牌亚洲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集团今年在中国大陆的累计交付销量为472,705辆,同比上涨11.2%,贡献了22.0%的全球销量以及69.5%的亚洲销量。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如果说一家车企的销量是其对外展示成绩的表象,那么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企业生存的内在根本。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却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指标综合而成。对于车企而言,工信部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则是衡量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这项数字上,2015年华晨宝马的平均燃耗为6.95升/百公里,2014年,这项数字为7.06升/百公里。
华晨宝马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态度承袭于宝马集团,2016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宝马集团再次摘得汽车行业榜首,被评为“全球最具可持续性的汽车企业”。而在德国三驾马车中,宝马集团是唯一一家从1999年起就一直上榜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企业。
另外几项数字或许可以让这一结论变得更有说服力:华晨宝马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再创新低,达到1.66 兆瓦时/单位产品;华晨宝马新发动机工厂的供热能耗降低80%……
为了进一步展示其“可持续发展”的细节,华晨宝马敞开了其和铁西工厂一路之隔的新发动机工厂,其中投产的两款B38、B48发动机代表着宝马模块化发动机的精髓。新发动机相比N系列发动机在轻量化、性能、油耗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具体这款发动机的表现界面新闻此前已经有过报道。这里可以再啰嗦一句其技术亮点。
B38和B48发动机集成了第四代电子气门Valvetronic技术、LDS电弧丝涂层技术、HPI高精度缸内直喷技术、双涡管单涡轮增压技术,并采用一体式铝合金曲轴箱等最新科技。发动机压缩比也从10:1提升到了11:1。关于Valvetronic电子气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将其解释的很清楚。发动机的第一道关口为节气门,第二道关口为进气门,将前者比作人的鼻子,后者比作嘴巴。发动机运行时就相当于人类在跑步,低负荷时,仅需要用到鼻子;高负荷时,则需要口鼻联合呼吸。Valvetronic可以根据“身体”所需进气量,调整“口型”的大小,相比其他厂商的“双级可变进气门控制”,Valvetronic则是“无级可变”,更大程度优化燃烧效率。
宝马研发新的小排量发动机,是其发动机模块化的契机。按照宝马的想法,小排量发动机不仅是排量降低,同时还应伴随着发动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同时尽量不单独为生产小排量发动机再单独增加一套生产线,降低生产和制造成本,就这样以气缸单元为基准的模块化想法,被大胆的提出来。
由于采用以气缸单元为基础的模块化,所以宝马新的B系列3, 4, 6缸汽油发动机之间有超过60%的部件可以共享,柴油版3,4,6缸机也同样如此。此外,模块化汽、柴油发动机发动机之间也有30%到40%的零部件可以共享。除了拥有较高的零部件通用率之外,统一的共线生产流程也是模块化发动机的优势之一。这对于包括华晨宝马发动机厂在内的模块化发动机厂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实现生产不同排量、不同结构发动机共线生产;另一方面还可以灵活排产——这些都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正面作用。
具体到工厂内部的节能高效设计,大致包括以下方面。发动机生产的起点是铸造车间。铸造的第一步是将工艺沙用粘结剂粘合后做成填充模具,随后在模具周围填充铝液(液态铝合金,并非纯铝液),从而形成缸体。在这过程中,90%的工艺沙可以实现循环利用,每天可节省新沙超过30吨,所淘汰的10%的沙子依然可以用于土木工程建设。
在诸多压铸件中,曲轴箱铝制压铸件的制造过程采用了宝马集团独有的电弧喷涂技术,该项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内部镶嵌铸铁衬套技术,被应用于涂层是由一种厚度仅为0.33毫米的超薄液态金属颗粒层构成。经过电弧喷涂的气缸内壁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同时,该项技术也令发动机重量更轻、导热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而机加工车间除了保证极高的加工水平和严苛的精度控制以外,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零污水排放,宝马采用了创新的膜分离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工艺废水经过处理后可被再次用于生产。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产品阵列中的比重是车企降低平均燃耗的重要手段之一。华晨宝马2013年发布另了国内首款纯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之诺1E;第二款车型之诺 60H也已经在今年公布;此外还有2015年推出的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