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孤岛、失联与田园想象:后末日小说故事套路面面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孤岛、失联与田园想象:后末日小说故事套路面面观

科幻小说中常常会发生一场“舒适的灾难”,将人类与文明社会剥离开来。本文探讨了崩溃的旧社会如何得以向新世界进发。

图片来源:Alamy

灾难发生时,比如自然灾害、致命瘟疫,甚至是僵尸或外星人入侵,受到灾难威胁的难民就会躲进某个避难所里。他们会拼命地向外界求救,但是电话线断了,信号也一直受到干扰。这时,幸存者才意识到他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小说场景,但已有证据可以表明这种描述并不真实。大规模的通讯故障本身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食品运输一直到卫星导航,一切都会陷入瘫痪。英国作家蒂姆·莫恩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无限细节》(Infinite Detail)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说中有两个时间架构——“以前”和“以后”。在“以前”的故事中,一位公民意识极强的黑客——拉什切断了布里斯托亚文化聚集区Stokes Croft的商业互联网接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局域网。而到了“以后”的世界里,全球互联网早已不复存在,Stokes Croft已经变成了一个封闭的领地,文明也屈服于围墙之下。

《无限细节》

莫恩的这部作品因其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对超互联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而赢得了赞誉,因为大众也意识到了数字技术在解放我们的同时,也在约束着我们,这难免会引起我们的焦虑。书中所述都是21世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但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却才出现不久。长久以来,这类小说的传统都是探索人类主动或被迫与文明社会相隔绝将会如何,《无限细节》也继承了前作的传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有可能从头再来?

乌托邦孤岛

后末日时代的故事通常会被解读为反乌托邦。有序的世界被新的、可能不讲规矩的东西所取代,这种想法难免会让人感到恐慌。但是伦敦伯贝克学院研究此类叙事的卡洛琳·爱德华兹表示,这些故事往往也带有乌托邦式的张力。“灾难可以带来一种不同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主人公来说可能有些可怕,但是作者却意在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新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每个人其实都被监视着

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社会实验只能在脱离主流社会的情况下进行。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构思出了最初的乌托邦,他将其设定在一个岛上,允许岛上的居民追求他们的理想社会,并且不受外界干扰。但是爱德华兹指出,乌托邦只有这一个小岛,因为他们挖了一条巨大的运河将岛与大陆隔开。在此之后,其他虚构的乌托邦也大多出现在遥不可及或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直到20世纪,作家们才开始认真讲述那些在旧世界的崩塌下被迫进入新社会的人——也许是因为世界各地的连接加强,也许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让人们更容易(也更戏剧化地)想象文明的毁灭,而不再是简单地逃离文明。孤岛的设定依然存在: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发表于1951年,是最早的后末日时代小说之一,结局是撑过了植物危机的幸存者在怀特岛上安了家;梅根·亨特2017年的小说《结束于开始之处》(The End We Start From)讲述了气候变化下的难民在赫布里底群岛寻找安全港的故事。

《三尖树时代》
[英]约翰·温德姆 著 陈元飞/杨荣广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12

但是,在今天的后末日小说中,封闭的孤岛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通常很少再出现地理意义上的岛屿,取而代之的是孤立的建筑。例如,在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2014年出版的获奖小说《第十一站》中,一场致命的流感侵袭全球,最终社会的重建是在一座机场候机楼里完成的,周围是好几英亩的停机坪。尽管场所发生了改变,但它们服务于同样的主旨:外界社会充满了敌意,在围墙内可能会建构起一个更好的世界——即使主人公是被迫离开文明社会而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只要熬过最初的冲击,他们就会开始勉强接受新环境,甚至是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舒适的灾难

科幻专家布莱恩·奥尔迪斯形容《三尖树时代》是一场“舒适的灾难”,大部分人口都直接被从故事中抹去,只留下一小群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可能与作者相类似,在废墟中过着简朴但愉快的生活。随后的灾难更是筛选出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得以免费享用富丽堂皇的房屋,在废弃的购物中心里随意掠夺。

即使作者不去渲染物欲的享受,后末日时代的生活也至少有一番田园牧歌的气息。爱德华兹指出,在《第十一站》中,社会已经从“超高速资本主义”退回了马车的节奏。生活是艰难的,并且充满了危险,想要在新世界存活下去就必须具备开拓者的心态,这一点也很吸引人。孤岛上还有休闲和观赏的空间:一群流浪的游吟诗人是这里的核心人物。

即使在看似最灰暗的故事中,我们也能找到乌托邦的色彩。J.G.巴拉德1975年的小说《摩天楼》开篇就是一名医生在25楼的公寓阳台上吃狗,当时大楼已经陷入了互相残杀的暴力冲突。这本书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忧虑,即高层建筑的存在与人性背道而驰,超现代生活的乌托邦梦想破灭了,现实是人们所居住的街区与当地生活严重脱节。

巴拉德在《摩天楼》一书中写道:“高楼大厦的破败本质是未来世界的模型,也是一种超越科技的景观,在这里,一切要么是被抛弃,要么是以意想不到但是更有意义的方式重组。”

巴拉德将摩天楼的破败形容为“未来世界的模型”

《应用巴拉德主义》(Applied Ballardianism)的作者西蒙·塞拉斯说,巴拉德经常写“积极的反乌托邦”,在他的笔下,生命可能是肮脏、野蛮和短暂的,但人们可以自由地做真实的自己,不必强求一致、随波逐流。他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太平洋海岛上,但是巴拉德在1974年的小说《混凝土岛》(Concrete Island)中则采用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描述,小说中,一名受伤的男子因意外而被困在了两片高速公路之间的废弃地中,他逐渐学着接受现实,在岛上生存下去。

巴拉德还预计到了,物理意义上的隔离将会逐渐转向技术层面的隔离。1977年,他在接受《Vogue》杂志采访时说,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被记录和编辑,以便最好地展现自己,“在族谱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理解这会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写于同年的短篇小说《重症监护室》(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讲述的就是一名男子试图关掉屏幕,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结果却让迷失方向的家人彼此残忍地争吵攻击。

塞拉斯认为巴拉德会用《撞车》中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

塞拉斯说:“巴拉德对社会崩塌很感兴趣,技术工具已经成为了文明社会的必需品,巴拉德想要讨论的是,如果这些技术工具被夺走将会发生什么。”巴拉德在1973年的作品《撞车》中谈及了他对汽车的痴迷,塞拉斯认为,他可能对互联网也有着同样的态度,“如果你把《撞车》中的汽车看成是人体的某种半机械式的延伸,那么就很好理解他为什么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互联网。”他的作家同行想要赶上他还需要一段时间。

失联

20世纪80年代,家庭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刺激了“赛博朋克”书籍和电影的诞生。“赛博朋克”得名于其领军人物之一——布鲁斯·斯特林,它指的是高科技(即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与底层生活(犯罪、间谍、诈骗)相结合。在这些作品之中,逃避者的封闭孤岛也是线上的——这是一个地球上的权力机构和不平等所无法触及的虚拟空间。赛博朋克的精神也影响了网络文化的自由主义先驱。今天,这种孤岛以暗网的形式存在于加密货币爱好者之中,试图隔绝于金融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网络的兴致也越来越低落,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时,人们早已不再逃往网络空间,而是开始逃离网络空间。今天,人们对“监控资本主义”、智能手机成瘾和社交媒体的担忧急剧上升,互联网末日成为下一步顺理成章。《无限细节》在“以前”的时间框架里描述了人们自愿撤离文明社会,又在“以后”的故事中描写了一次被迫剥离。不论在哪种情况下,与世隔绝的Stokes Croft都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新世界。

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时,人们早已不再逃往网络空间,而是开始逃离网络空间

整个互联网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想法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也并非绝无可能。自世纪之交以来,人们越来越担心计算机网络有一天会崩溃,担心计算机可能无法处理日期变化:所谓的千禧虫(译注:指计算机在进行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会出现错误,进而引发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可能会导致飞机坠落、银行系统停止工作。这一风险虽然得以避免,但仍有许多灾难性的情况可能发生,比如太阳耀斑、恶意黑客。

不过在其他方面,《无限细节》的叙事还是一如往常。莫恩笔下Stokes Croft的工作人员虽然出现在后互联网时代,但是那些怀念前互联网时代简单生活的人也能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亲切的魅力。例如在书中的某一章节中,一个年轻人翻箱倒柜地找一张稀有黑胶,然后放到他那老式海盗电台上播放,怀旧之情萦绕其中。生活中极少数的奢侈品已经消失,经济被黑市取代,民兵在各地巡逻——但是人们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必再被大公司裹挟。

莫恩的这本书正如书名所示的那样清晰而有感染力,呈现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精准评估——如果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我们将会失去什么,又将获得什么?拉什在互联网上坠入了爱河,所以当这份感情被切断时,他也陷入了同样深重的绝望。前一代人还想当然地认为,与某人失去联系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他,而现在的人是依靠技术将我们维系在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后末日小说的那种社会实验越来越难以进行。众所周知,科幻小说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想象今天行为的后果。很多人认为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并且摆脱对技术的依赖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无限细节》所描述的更缓慢,但是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困境与痛苦。

某些霸道的黑客曾在入侵网络时留下过宣言:“这会是一段有趣的旅程,也会是一段艰难的旅程。时局不易,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们会看到那一天的。”也许我们真的会看到。

(翻译:都述文)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BBC

原标题:how the apocalypse could be a good th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孤岛、失联与田园想象:后末日小说故事套路面面观

科幻小说中常常会发生一场“舒适的灾难”,将人类与文明社会剥离开来。本文探讨了崩溃的旧社会如何得以向新世界进发。

图片来源:Alamy

灾难发生时,比如自然灾害、致命瘟疫,甚至是僵尸或外星人入侵,受到灾难威胁的难民就会躲进某个避难所里。他们会拼命地向外界求救,但是电话线断了,信号也一直受到干扰。这时,幸存者才意识到他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小说场景,但已有证据可以表明这种描述并不真实。大规模的通讯故障本身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食品运输一直到卫星导航,一切都会陷入瘫痪。英国作家蒂姆·莫恩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无限细节》(Infinite Detail)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说中有两个时间架构——“以前”和“以后”。在“以前”的故事中,一位公民意识极强的黑客——拉什切断了布里斯托亚文化聚集区Stokes Croft的商业互联网接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局域网。而到了“以后”的世界里,全球互联网早已不复存在,Stokes Croft已经变成了一个封闭的领地,文明也屈服于围墙之下。

《无限细节》

莫恩的这部作品因其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对超互联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而赢得了赞誉,因为大众也意识到了数字技术在解放我们的同时,也在约束着我们,这难免会引起我们的焦虑。书中所述都是21世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但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却才出现不久。长久以来,这类小说的传统都是探索人类主动或被迫与文明社会相隔绝将会如何,《无限细节》也继承了前作的传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有可能从头再来?

乌托邦孤岛

后末日时代的故事通常会被解读为反乌托邦。有序的世界被新的、可能不讲规矩的东西所取代,这种想法难免会让人感到恐慌。但是伦敦伯贝克学院研究此类叙事的卡洛琳·爱德华兹表示,这些故事往往也带有乌托邦式的张力。“灾难可以带来一种不同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主人公来说可能有些可怕,但是作者却意在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新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在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每个人其实都被监视着

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社会实验只能在脱离主流社会的情况下进行。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构思出了最初的乌托邦,他将其设定在一个岛上,允许岛上的居民追求他们的理想社会,并且不受外界干扰。但是爱德华兹指出,乌托邦只有这一个小岛,因为他们挖了一条巨大的运河将岛与大陆隔开。在此之后,其他虚构的乌托邦也大多出现在遥不可及或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直到20世纪,作家们才开始认真讲述那些在旧世界的崩塌下被迫进入新社会的人——也许是因为世界各地的连接加强,也许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让人们更容易(也更戏剧化地)想象文明的毁灭,而不再是简单地逃离文明。孤岛的设定依然存在: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发表于1951年,是最早的后末日时代小说之一,结局是撑过了植物危机的幸存者在怀特岛上安了家;梅根·亨特2017年的小说《结束于开始之处》(The End We Start From)讲述了气候变化下的难民在赫布里底群岛寻找安全港的故事。

《三尖树时代》
[英]约翰·温德姆 著 陈元飞/杨荣广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12

但是,在今天的后末日小说中,封闭的孤岛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通常很少再出现地理意义上的岛屿,取而代之的是孤立的建筑。例如,在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2014年出版的获奖小说《第十一站》中,一场致命的流感侵袭全球,最终社会的重建是在一座机场候机楼里完成的,周围是好几英亩的停机坪。尽管场所发生了改变,但它们服务于同样的主旨:外界社会充满了敌意,在围墙内可能会建构起一个更好的世界——即使主人公是被迫离开文明社会而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只要熬过最初的冲击,他们就会开始勉强接受新环境,甚至是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舒适的灾难

科幻专家布莱恩·奥尔迪斯形容《三尖树时代》是一场“舒适的灾难”,大部分人口都直接被从故事中抹去,只留下一小群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可能与作者相类似,在废墟中过着简朴但愉快的生活。随后的灾难更是筛选出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得以免费享用富丽堂皇的房屋,在废弃的购物中心里随意掠夺。

即使作者不去渲染物欲的享受,后末日时代的生活也至少有一番田园牧歌的气息。爱德华兹指出,在《第十一站》中,社会已经从“超高速资本主义”退回了马车的节奏。生活是艰难的,并且充满了危险,想要在新世界存活下去就必须具备开拓者的心态,这一点也很吸引人。孤岛上还有休闲和观赏的空间:一群流浪的游吟诗人是这里的核心人物。

即使在看似最灰暗的故事中,我们也能找到乌托邦的色彩。J.G.巴拉德1975年的小说《摩天楼》开篇就是一名医生在25楼的公寓阳台上吃狗,当时大楼已经陷入了互相残杀的暴力冲突。这本书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忧虑,即高层建筑的存在与人性背道而驰,超现代生活的乌托邦梦想破灭了,现实是人们所居住的街区与当地生活严重脱节。

巴拉德在《摩天楼》一书中写道:“高楼大厦的破败本质是未来世界的模型,也是一种超越科技的景观,在这里,一切要么是被抛弃,要么是以意想不到但是更有意义的方式重组。”

巴拉德将摩天楼的破败形容为“未来世界的模型”

《应用巴拉德主义》(Applied Ballardianism)的作者西蒙·塞拉斯说,巴拉德经常写“积极的反乌托邦”,在他的笔下,生命可能是肮脏、野蛮和短暂的,但人们可以自由地做真实的自己,不必强求一致、随波逐流。他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太平洋海岛上,但是巴拉德在1974年的小说《混凝土岛》(Concrete Island)中则采用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描述,小说中,一名受伤的男子因意外而被困在了两片高速公路之间的废弃地中,他逐渐学着接受现实,在岛上生存下去。

巴拉德还预计到了,物理意义上的隔离将会逐渐转向技术层面的隔离。1977年,他在接受《Vogue》杂志采访时说,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被记录和编辑,以便最好地展现自己,“在族谱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理解这会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写于同年的短篇小说《重症监护室》(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讲述的就是一名男子试图关掉屏幕,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结果却让迷失方向的家人彼此残忍地争吵攻击。

塞拉斯认为巴拉德会用《撞车》中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

塞拉斯说:“巴拉德对社会崩塌很感兴趣,技术工具已经成为了文明社会的必需品,巴拉德想要讨论的是,如果这些技术工具被夺走将会发生什么。”巴拉德在1973年的作品《撞车》中谈及了他对汽车的痴迷,塞拉斯认为,他可能对互联网也有着同样的态度,“如果你把《撞车》中的汽车看成是人体的某种半机械式的延伸,那么就很好理解他为什么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互联网。”他的作家同行想要赶上他还需要一段时间。

失联

20世纪80年代,家庭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刺激了“赛博朋克”书籍和电影的诞生。“赛博朋克”得名于其领军人物之一——布鲁斯·斯特林,它指的是高科技(即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与底层生活(犯罪、间谍、诈骗)相结合。在这些作品之中,逃避者的封闭孤岛也是线上的——这是一个地球上的权力机构和不平等所无法触及的虚拟空间。赛博朋克的精神也影响了网络文化的自由主义先驱。今天,这种孤岛以暗网的形式存在于加密货币爱好者之中,试图隔绝于金融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网络的兴致也越来越低落,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时,人们早已不再逃往网络空间,而是开始逃离网络空间。今天,人们对“监控资本主义”、智能手机成瘾和社交媒体的担忧急剧上升,互联网末日成为下一步顺理成章。《无限细节》在“以前”的时间框架里描述了人们自愿撤离文明社会,又在“以后”的故事中描写了一次被迫剥离。不论在哪种情况下,与世隔绝的Stokes Croft都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新世界。

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时,人们早已不再逃往网络空间,而是开始逃离网络空间

整个互联网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想法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也并非绝无可能。自世纪之交以来,人们越来越担心计算机网络有一天会崩溃,担心计算机可能无法处理日期变化:所谓的千禧虫(译注:指计算机在进行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会出现错误,进而引发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可能会导致飞机坠落、银行系统停止工作。这一风险虽然得以避免,但仍有许多灾难性的情况可能发生,比如太阳耀斑、恶意黑客。

不过在其他方面,《无限细节》的叙事还是一如往常。莫恩笔下Stokes Croft的工作人员虽然出现在后互联网时代,但是那些怀念前互联网时代简单生活的人也能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亲切的魅力。例如在书中的某一章节中,一个年轻人翻箱倒柜地找一张稀有黑胶,然后放到他那老式海盗电台上播放,怀旧之情萦绕其中。生活中极少数的奢侈品已经消失,经济被黑市取代,民兵在各地巡逻——但是人们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必再被大公司裹挟。

莫恩的这本书正如书名所示的那样清晰而有感染力,呈现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精准评估——如果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我们将会失去什么,又将获得什么?拉什在互联网上坠入了爱河,所以当这份感情被切断时,他也陷入了同样深重的绝望。前一代人还想当然地认为,与某人失去联系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他,而现在的人是依靠技术将我们维系在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后末日小说的那种社会实验越来越难以进行。众所周知,科幻小说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想象今天行为的后果。很多人认为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并且摆脱对技术的依赖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无限细节》所描述的更缓慢,但是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困境与痛苦。

某些霸道的黑客曾在入侵网络时留下过宣言:“这会是一段有趣的旅程,也会是一段艰难的旅程。时局不易,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们会看到那一天的。”也许我们真的会看到。

(翻译:都述文)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BBC

原标题:how the apocalypse could be a good th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