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 上海加强新房销售管理 | 财经晚6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 上海加强新房销售管理 | 财经晚6点

财政部表示可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人社部推出四项举措鼓励农民工等务工人员就地过年...... 以下是界面新闻为您精选的2021年1月20日的国内主要财经新闻、财经观点和财经数据。

财经要闻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就《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指出,非银行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央行可以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其采取约谈等措施进行预警:一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一;两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二分之一;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五分之三。

财政部表示可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

据财政部网站周三公布的消息,财政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21年,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各地要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加快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钱等项目”。

上海市闵行区房管局否认突发新房调控

据看看新闻报道,周三,有媒体获取了一份《闵行区房管局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因传达市局会议精神,严控过热现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新房认筹过热。对此,记者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上海并未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策,仅是对原有政策的强化,要求加强原有政策的执行,要求加强销售管理,杜绝楼市乱象。

中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据新华社报道,《湿地保护法》草案周三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人社部推四项举措鼓励农民工就地过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周三表示,倡议“就地过年”对于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对此,人社部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送温暖留心,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二是强政策留岗,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三是稳生产留工,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四是优服务留人,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通过优化服务,保障好群众工作生活。

财经观点

王一鸣:亮眼数据下不能忽略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困境

2020年,中国GDP增长2.3%,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日前表示,微观主体的困局可能不会像宏观数据这样有明显的改观。他指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餐饮、旅游、交通等服务业至今仍没有完全恢复;企业信贷违约的风险依然存在,商业银行不良率有可能反弹。此外,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压力明显增大。王一鸣表示,在此背景下,把握好宏观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至关重要。政策操作上要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操作要精细化。

相关报道:宏观数据与微观主体出现背离,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应如何应对?

闫衍:未来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债超2.5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日前指出,从2021年到2023年这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还超过2.5万亿元的债务,较高的偿债付息规模将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压力。他进一步指出,在去年信用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所加大。其中,吉林、陕西、贵州、宁夏、青海、甘肃等省份风险尤为突出。

相关报道:中诚信总裁:未来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债超2.5万亿元

沈建光:今年需关注输入性通胀压力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指出,伴随着经济的恢复与需求端的回暖,前期货币的超发引发对未来一段时间通胀的担忧。近期原材料价格大涨,铁矿石价创下近7年新高。基本金属水泥等价格均走高,货运价格攀升,也一定程度上说明,2021年需求回暖或将带动通胀提升。他表示,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我国通胀风险整体可控,但伴随着疫苗普及下的经济修复,以及拜登上台后刺激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预期下半年美国通胀上行快于预期,对于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亦值得关注。

财经数据

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网站周三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折合14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约0.82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周三表示,2020年,随着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减税政策落地,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预计降至15.2%左右,较2019年继续回落约0.82个百分点。

沪指收涨0.47%,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96点

股市收盘,上证指数报3583.09点,涨0.47%;深成指报15223.36点,涨1.46%;创业板指数报3204.93点,涨3.90%。盘面上看,医美、稀土永磁、钢铁板块涨幅居前,云游戏、银行板块跌幅居前。汇市方面,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6.4676,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 上海加强新房销售管理 | 财经晚6点

财政部表示可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人社部推出四项举措鼓励农民工等务工人员就地过年...... 以下是界面新闻为您精选的2021年1月20日的国内主要财经新闻、财经观点和财经数据。

财经要闻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就《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指出,非银行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央行可以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其采取约谈等措施进行预警:一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一;两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二分之一;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五分之三。

财政部表示可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

据财政部网站周三公布的消息,财政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21年,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各地要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加快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钱等项目”。

上海市闵行区房管局否认突发新房调控

据看看新闻报道,周三,有媒体获取了一份《闵行区房管局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因传达市局会议精神,严控过热现象,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新房认筹过热。对此,记者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上海并未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策,仅是对原有政策的强化,要求加强原有政策的执行,要求加强销售管理,杜绝楼市乱象。

中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据新华社报道,《湿地保护法》草案周三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人社部推四项举措鼓励农民工就地过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周三表示,倡议“就地过年”对于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对此,人社部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送温暖留心,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二是强政策留岗,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三是稳生产留工,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四是优服务留人,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通过优化服务,保障好群众工作生活。

财经观点

王一鸣:亮眼数据下不能忽略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困境

2020年,中国GDP增长2.3%,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日前表示,微观主体的困局可能不会像宏观数据这样有明显的改观。他指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餐饮、旅游、交通等服务业至今仍没有完全恢复;企业信贷违约的风险依然存在,商业银行不良率有可能反弹。此外,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压力明显增大。王一鸣表示,在此背景下,把握好宏观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至关重要。政策操作上要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操作要精细化。

相关报道:宏观数据与微观主体出现背离,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应如何应对?

闫衍:未来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债超2.5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日前指出,从2021年到2023年这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还超过2.5万亿元的债务,较高的偿债付息规模将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压力。他进一步指出,在去年信用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所加大。其中,吉林、陕西、贵州、宁夏、青海、甘肃等省份风险尤为突出。

相关报道:中诚信总裁:未来三年地方政府每年要偿债超2.5万亿元

沈建光:今年需关注输入性通胀压力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指出,伴随着经济的恢复与需求端的回暖,前期货币的超发引发对未来一段时间通胀的担忧。近期原材料价格大涨,铁矿石价创下近7年新高。基本金属水泥等价格均走高,货运价格攀升,也一定程度上说明,2021年需求回暖或将带动通胀提升。他表示,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我国通胀风险整体可控,但伴随着疫苗普及下的经济修复,以及拜登上台后刺激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预期下半年美国通胀上行快于预期,对于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亦值得关注。

财经数据

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网站周三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折合14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约0.82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周三表示,2020年,随着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减税政策落地,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预计降至15.2%左右,较2019年继续回落约0.82个百分点。

沪指收涨0.47%,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96点

股市收盘,上证指数报3583.09点,涨0.47%;深成指报15223.36点,涨1.46%;创业板指数报3204.93点,涨3.90%。盘面上看,医美、稀土永磁、钢铁板块涨幅居前,云游戏、银行板块跌幅居前。汇市方面,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6.4676,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