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奔驰全球首席运营官:全面电动化,我们准备好了|2021慕尼黑车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奔驰全球首席运营官:全面电动化,我们准备好了|2021慕尼黑车展

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在接受界面汽车专访时透露,奔驰将在2030年时将做到100%产出纯电动车型的准备,而中国市场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源:奔驰

记者 | 周纯粼

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正在用最坚定的态度试图继续引领汽车工业的下一个时代——电动智能化。

722日奔驰公布了“全面电动化”战略之后,那些停留在康林松和戴姆勒董事会成员办公桌上的文档已然变成了展台上的一辆辆新车。

在本届IAA车展上,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以4款首发纯电动新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角。而来自慕尼黑、狼堡和另一家来自斯图加特的超豪华品牌都只分别带来了一款电动概念车。

既然已经拥有了135年的辉煌历史,那是什么让奔驰如此急迫、坚定、自信地告别过去,从而迈向电动化?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

在监管的发展变化速度堪比电动车加速度的当下,欧美都加大了对碳减排的要求。他透露,欧盟碳减排的新法规幅度将从37%增加到55%,甚至达到高于55%的幅度。很多国家针对电动汽车推出了激励性政策,客户对于新能源车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这,为奔驰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转型提供了信心。

不仅如此,薛夫铭认为,对梅赛德斯-奔驰而言,加速电动化不仅因为这是必经之路,而且是一条正确的路。奔驰有信心在电动车产品上持续提供豪华和优秀的性能体验,“车主们选择一款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不需要做取舍”。

根据规划,梅赛德斯-奔驰在2030年时将做到100%产出纯电动车型的准备。而中国市场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全面纯电动化的市场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或赋能因素有三点——全面纯电动的技术能力储备;政府的推动和相关法律健全;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要真正认可”,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Hans Georg Engel)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而中国,在这几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Hans Georg Engel)

不仅如此,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上拥有独特的优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2020年底公布的数据,中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了80.7万个。

而根据国家电网最新的统计数据,由国家电网公司接入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全国已经达到137万个。

作为对比,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充电桩数量仅为10万个,比中国少了一个数量级。

因此,在中国这个“天时地利人和”俱佳的市场,奔驰不仅要持续加速产品的投入,更要加强本土化研发的强度。

位于北京的奔驰中国研发中心不仅负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同时还负责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市场洞察工作,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把中国客户的需求转变成工程师需要的技术要求,并体现到产品开发中。

他们发现,与其它汽车市场不同,中国客户不仅关注全球市场都关注的性能和续航里程问题,也非常关注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远程服务能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而这些需求不仅会形成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也有一部分会运用到奔驰在其他市场的产品中。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以电动化的梅赛德斯-迈巴赫为例。他表示,其舒适性、静谧性等方面都会达到与迈巴赫燃油车同等的至臻豪华标准。而对于噪音、振动、操控性等方面,中国用户也有极高要求,这些都会被奔驰中国研发中心所洞察,并与德国进行协作,研发出最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

据介绍,奔驰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内部不仅有专长于车辆研发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也有电力驱动系统、电池电芯技术、远程信息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专家,以满足用户对电动车各领域的需求。

如果将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作为一家企业的软实力,那么对于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质量、供应链把控则是关乎到长远发展的硬实力。而电芯作为一台电动车中的供能“心脏”,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

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都已经开始将产业链向自己手中转移。就奔驰而言,其计划在全球建造8座电芯工厂,以便减少受到电池供应商的“牵制”,提升自主把控能力。

不仅如此,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透露,奔驰还与锂原料的供应商签署了供货合同,将来也陆续会与钴、锰原料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以更好地把控电动汽车从研发、电芯、电池模组到整车生产的整个价值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抛弃电池供应商,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未来奔驰不仅会加大对电池、电芯的研发制造能力,也会保持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优秀公司的合作。

而提到电池生产,也是部分业内人士“诟病”电动车并不环保的问题所在。众所周知,当前生产电池过程本身仍会排放温室气体,对于电动车全生命周期而言仍存在大量碳足迹。

为了在电芯生产环节实现碳中和,奔驰同中国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正在深化合作。奔驰计划到2030年末,所有供应商能够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从原材料到车辆报废、回收、再生产,实现全方位的碳中和。

产品、供应链、研发、营销……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转型的投入无疑是巨大的,即便对于戴姆勒这样的巨头而言也需要一套完整的收支平衡计划。

柔性化生产是目前奔驰认为可以有效降本的举措之一。据介绍,梅赛德斯-奔驰所有的工厂都具备柔性生产能力。例如,全新S级轿车和EQS就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通过数字化领域的升级,生产制造系统中会配备AI系统,能够以高度柔性的方式在生产线中同时进行纯电车型和燃油车型的生产。这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新建产能。

当然,光靠这一项远远不够。转型的阵痛一定会不可避免且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奔驰有它独特的思考维度。“换一个角度来说,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的投入越大,成本上的转折点就会越早到来。”安尔翰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奔驰

5k
  • F1赛场外,这项运动为汽车业带来了什么?
  • 梅赛德斯-AMG C63/S63新车型上市,售119.18万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奔驰全球首席运营官:全面电动化,我们准备好了|2021慕尼黑车展

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在接受界面汽车专访时透露,奔驰将在2030年时将做到100%产出纯电动车型的准备,而中国市场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源:奔驰

记者 | 周纯粼

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正在用最坚定的态度试图继续引领汽车工业的下一个时代——电动智能化。

722日奔驰公布了“全面电动化”战略之后,那些停留在康林松和戴姆勒董事会成员办公桌上的文档已然变成了展台上的一辆辆新车。

在本届IAA车展上,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以4款首发纯电动新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角。而来自慕尼黑、狼堡和另一家来自斯图加特的超豪华品牌都只分别带来了一款电动概念车。

既然已经拥有了135年的辉煌历史,那是什么让奔驰如此急迫、坚定、自信地告别过去,从而迈向电动化?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

在监管的发展变化速度堪比电动车加速度的当下,欧美都加大了对碳减排的要求。他透露,欧盟碳减排的新法规幅度将从37%增加到55%,甚至达到高于55%的幅度。很多国家针对电动汽车推出了激励性政策,客户对于新能源车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这,为奔驰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转型提供了信心。

不仅如此,薛夫铭认为,对梅赛德斯-奔驰而言,加速电动化不仅因为这是必经之路,而且是一条正确的路。奔驰有信心在电动车产品上持续提供豪华和优秀的性能体验,“车主们选择一款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不需要做取舍”。

根据规划,梅赛德斯-奔驰在2030年时将做到100%产出纯电动车型的准备。而中国市场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全面纯电动化的市场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或赋能因素有三点——全面纯电动的技术能力储备;政府的推动和相关法律健全;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要真正认可”,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Hans Georg Engel)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而中国,在这几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Hans Georg Engel)

不仅如此,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上拥有独特的优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2020年底公布的数据,中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了80.7万个。

而根据国家电网最新的统计数据,由国家电网公司接入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全国已经达到137万个。

作为对比,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充电桩数量仅为10万个,比中国少了一个数量级。

因此,在中国这个“天时地利人和”俱佳的市场,奔驰不仅要持续加速产品的投入,更要加强本土化研发的强度。

位于北京的奔驰中国研发中心不仅负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同时还负责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市场洞察工作,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把中国客户的需求转变成工程师需要的技术要求,并体现到产品开发中。

他们发现,与其它汽车市场不同,中国客户不仅关注全球市场都关注的性能和续航里程问题,也非常关注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远程服务能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而这些需求不仅会形成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也有一部分会运用到奔驰在其他市场的产品中。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安尔翰以电动化的梅赛德斯-迈巴赫为例。他表示,其舒适性、静谧性等方面都会达到与迈巴赫燃油车同等的至臻豪华标准。而对于噪音、振动、操控性等方面,中国用户也有极高要求,这些都会被奔驰中国研发中心所洞察,并与德国进行协作,研发出最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

据介绍,奔驰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内部不仅有专长于车辆研发工程领域的工程师,也有电力驱动系统、电池电芯技术、远程信息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专家,以满足用户对电动车各领域的需求。

如果将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作为一家企业的软实力,那么对于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质量、供应链把控则是关乎到长远发展的硬实力。而电芯作为一台电动车中的供能“心脏”,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

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都已经开始将产业链向自己手中转移。就奔驰而言,其计划在全球建造8座电芯工厂,以便减少受到电池供应商的“牵制”,提升自主把控能力。

不仅如此,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薛夫铭透露,奔驰还与锂原料的供应商签署了供货合同,将来也陆续会与钴、锰原料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以更好地把控电动汽车从研发、电芯、电池模组到整车生产的整个价值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抛弃电池供应商,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未来奔驰不仅会加大对电池、电芯的研发制造能力,也会保持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优秀公司的合作。

而提到电池生产,也是部分业内人士“诟病”电动车并不环保的问题所在。众所周知,当前生产电池过程本身仍会排放温室气体,对于电动车全生命周期而言仍存在大量碳足迹。

为了在电芯生产环节实现碳中和,奔驰同中国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正在深化合作。奔驰计划到2030年末,所有供应商能够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从原材料到车辆报废、回收、再生产,实现全方位的碳中和。

产品、供应链、研发、营销……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转型的投入无疑是巨大的,即便对于戴姆勒这样的巨头而言也需要一套完整的收支平衡计划。

柔性化生产是目前奔驰认为可以有效降本的举措之一。据介绍,梅赛德斯-奔驰所有的工厂都具备柔性生产能力。例如,全新S级轿车和EQS就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通过数字化领域的升级,生产制造系统中会配备AI系统,能够以高度柔性的方式在生产线中同时进行纯电车型和燃油车型的生产。这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新建产能。

当然,光靠这一项远远不够。转型的阵痛一定会不可避免且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奔驰有它独特的思考维度。“换一个角度来说,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的投入越大,成本上的转折点就会越早到来。”安尔翰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