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你读不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你读不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要解开关于《贝尔法斯特》的困惑,我们必须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了解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经济困境、宗教冲突、移民潮……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格外冷清,引发大范围关注和转发的,似乎只剩下威尔·史密斯突如其来的掌掴。但金像奖终究有些分量,抛开戏剧性的花絮,电影本身依然值得被更多人欣赏和讨论。可惜的是,暂且不论入围影片的国民度如何,即便是获奖电影,国内也鲜有资讯,深度分析更是寥寥,《贝尔法斯特》就是其中之一。

获得7项提名并最终捧回最佳原创剧本奖杯的《贝尔法斯特》,豆瓣评分仅有6.8,国内观众似乎对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自传式的书写并不买账,不仅无法共情黑白画面里流动的乡愁,反而对故事充满疑惑:不仅可以升职加薪还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这一大家子人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

01 顶着最佳原创剧本的光环,《贝尔法斯特》的剧情真的不合逻辑吗?

要解开这层困惑,就不得不回到人物所生活的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了解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经济困境、宗教冲突、移民潮……这些电影里轻描淡写的时代碎片,无疑比富有年代感的服装和置景更为重要,足以解释一个爱尔兰家庭的情感羁绊。

今天,暂且把电影的艺术性争议放在一旁,结合《爱尔兰简史:1500-2000》一书,仅就故事的历史背景做一个概述,或许,这会有助于读懂这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爱尔兰简史:1500-2000》
[爱尔兰]约翰·吉布尼 著 潘良 译
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 2021年

02 为什么贝尔法斯特一言不合就发生打砸抢烧

电影开始不久,小男孩所在的贝尔法斯特某街区就爆发严重冲突,商店被洗劫一空、车子被引燃烧毁、门窗被击碎,尽管后来强化安保,依然流血事件频发,打砸抢烧引发的不安也成为压垮一家人的最后稻草。

为什么作为北爱尔兰首府的贝尔法斯特如此混乱不堪呢?我们需要追溯到北爱尔兰冲突的根源——宗教。

主角一家饭桌上讨论到宗教问题,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在爱尔兰,多数人信仰天主教,而北爱尔兰的大多数居民信仰新教。爱尔兰岛从5世纪起开始接受天主教,为纪念基督教传教士圣帕特里克,爱尔兰设置了圣帕特里克节,后来这一天成为国庆日;爱尔兰的国花三叶草,也与这一背景有关。可见,天主教在爱尔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当英格兰在爱尔兰岛推广新教时,受到了重重阻力。

宗教改革在爱尔兰并未成功,但是大批信仰新教的不列颠移民来到爱尔兰岛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他们侵占了爱尔兰人的土地,将天主教徒赶到荒凉的西部。由此,该地区的新教徒移民超过了本土的天主教徒,主流宗教由天主教变成了新教,双方的诉求变得不可调和:

在北爱尔兰的新教徒看来,在整个爱尔兰岛,他们是少数派,遭到天主教徒环伺和威胁,只有加入同样信仰新教的不列颠变成多数派,才能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于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而言,他们在北爱是少数派,因此更有必要加入天主教徒为主的爱尔兰共和国。

获得平等地位对天主教徒而言更为迫切,因为他们受到更多不公正的待遇,北爱尔兰在政府层面将天主教徒视为次等公民。新教徒在住房和就业方面得到政府的特别照顾,这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政界和经济界任职的也通常是新教徒;天主教徒通常更为贫困,从事底层工作。基于教派的就业歧视在北爱尔兰也随处可见:

在20世纪30年代北爱尔兰一起臭名昭著的事件中,国会大厦里的一名天主教园丁被以明显的宗派原因解雇。他是不列颠军队的退伍军人,不列颠王位继承人威尔士亲王亲自推荐他担任这一职务,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因其天主教徒的身份,他遭到怀疑并被解雇。这一事件反映了北爱尔兰对天主教徒的态度,也是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经常面临官方和非官方歧视的缩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天主教徒试图改变现状。20世纪60年代末,更年轻一代的天主教徒试图通过非暴力的社会运动促使政府进行有意义的改革,结束宗派歧视,实现社会公正。但是,他们主导的民权运动遭到了新教忠诚派(支持与不列颠合并的派系)的敌视与暴力回应,新教徒占绝大多数的皇家阿尔斯特警察部队(电影中出现的B Special就是它的特别警备队)的职责本是保卫城市安全,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新教忠诚派的一边。

19698月,形势开始超出政府的控制,新教忠诚派开始有组织地攻击贝尔法斯特和德里的天主教社区。

贝尔法斯特街区爆发骚乱,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电影正是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新教徒越发不能容忍天主教徒的存在,在贝尔法斯特,激进的新教徒冲上街头,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暴力威胁天主教居民。B种特别警备队用冲锋枪扫射,发射催泪弹,追赶天主教骚乱者。原本支持非暴力运动的年轻天主教徒用石块和自制汽油瓶予以回击。两派在街上封堵道路、建立防御工事,冲突不断。大量房屋和汽车被烧毁,在两个夜晚的骚乱中,六人被杀,其中包括一名九岁的男孩。

这是一场不是我们就是他们的对立,所以在电影中,身为新教徒的巴迪一家,不断被激进的新教徒邻居逼迫着站队。

巴迪一家被新教徒邻居逼迫站队,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北爱尔兰日益严重的骚乱导致不列颠从1969年中开始向北爱尔兰派驻军队,但军队很快就站在了天主教徒的对立面。他们支持新教徒的暴力行动,并且在贝尔法斯特天主教徒居住地区蛮横搜查武器装备,后来还开展了专门针对天主教社区的拘捕行动。不列颠军队的介入使北爱尔兰的对立更为尖锐。

但这些暴乱仅是拉开了北爱尔兰问题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流血星期日”以及更多的平民伤亡事件。直到90年代爱尔兰与联合王国签订《贝尔法斯特协议》,双方宣布停火,北爱问题才告一段落。持续了几十年的北爱尔兰冲突在英语中被称为Trouble(麻烦),可以看出该冲突的复杂与棘手。冲突带来的伤亡是惨重的:

北爱尔兰冲突爆发的最初几年是最为动荡的。截至1999年,在冲突中丧生的3636名受害者中有一半(1876人)是在1977年以前被杀害的。工人阶级居住地区首当其冲。不同地区的伤亡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例如贝尔法斯特北部——出现了严重的伤亡。最糟糕的是1972年,有496人死于骚乱。

激烈的冲突让爱尔兰家庭备受煎熬,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03 他们为什么对伦敦的“花花世界”心存芥蒂?

厘清爱尔兰的宗教对立状况,我们就可以回到本文开头的“灵魂拷问”:为什么巴迪一家(尤其是巴迪的妈妈)自始至终对经济繁荣的伦敦顾虑重重?既然伦敦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受像定时炸弹一样不断发生的暴力也不愿离开巴尔法斯特?

如果说60年代贝尔法斯特骚乱是北爱尔兰冲突的一个缩影,是迫使巴迪一家远走的导火索;那么,北爱尔兰冲突可以说是英爱五百年关系的一个缩影,是让巴迪一家犹豫不决的根源。

五百年来,爱尔兰一直处于英国的阴影之下,她的所有历史就是不断反抗不列颠的历史。爱尔兰的原住民是凯尔特人,15世纪,英格兰开始向爱尔兰殖民,受压迫的爱尔兰不断发起针对新教殖民者的反抗。17世纪中期,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在爱尔兰实行严厉的刑罚制度,没收新教徒的土地,在政治经济上压迫、歧视爱尔兰人,激起爱尔兰民众更为强烈的反抗。

1801年,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成立“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根本解决民众的对立,爱尔兰的受歧视地位促使他们掀起空前激烈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19年,民族主义者爱尔兰共和军在都柏林发动起义,不列颠疲于应对,最终双方于1921年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南方二十六郡组成爱尔兰自由邦,北方六郡在一个月内自愿选择是否留在联合王国。北方六郡大多是信仰新教的英格兰移民后代,他们最终选择留下,组成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49年,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成立爱尔兰共和国,斩断了与英国的最后联系。

至此,爱尔兰岛分为两部分,北部虽然与不列颠岛隔海峡相望,却是同一个国家;同处一岛的南部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复杂的英爱关系让爱尔兰人始终对近在咫尺的不列颠心存芥蒂——口音歧视、宗教矛盾、排外情绪、就业偏见,每一个令人不适的细节都足以击穿爱尔兰人的自尊心。

巴迪妈妈对移居伦敦顾虑重重,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尽管百般不情愿,经历了恐怖的街区骚乱后,巴迪一家最终还是决定移民至英格兰——那个会给他们提供三倍工资并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的地方。而他们并非孤例。

1969年夏天,大约2000个家庭(大部分是天主教徒)逃离了贝尔法斯特。但向外移民并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几百年来,每当爱尔兰经济不佳,或者民众受压迫严重时,都会发生大规模向外移民。

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无奈,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1931年,每4个在爱尔兰出生的人当中就有1个居住在海外。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不再是美国,而是不列颠:战后重建和经济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而且,和依旧保守的爱尔兰社会相比,灯红酒绿的不列颠都市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但经济依旧是移民的主要动机,和以前一样,爱尔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末,记者约翰·希利调查了他曾经就读的当地学校的23名学生在1944年毕业以后的去向,并据此对梅奥的查尔斯敦因移民而遭受的损失做出了一份令人沮丧(尽管有些戏剧性)的评估:“在随机抽取的23名学生中,只有3名留在了镇上,他们为当地带来了4个子女。这个班级为北美贡献了24个子女,为不列颠和都柏林分别贡献了10个和7个孩子。不论怎么排列,爱尔兰都损失惨重……难道需要在镇外竖立一棵被截去顶端的树,作为这个小镇的象征,来反映这个事实吗?”

这些移民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身在不同的目的地,爱尔兰早期移民在生活上却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下,往往以体力劳动者的身份寻找工作,而且经常是偏见的受害者。

但是,随着爱尔兰人在目的地国的奋斗,爱尔兰移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美国的46位总统中,有23位拥有爱尔兰血统,包括肯尼迪、布什、奥巴马,以及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人口普查局进行的2019年美国社区调查中,约有3200万美国人(占总人口的9.7%)被确定为爱尔兰裔。作为自传式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思·布拉纳移民至英格兰后,进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并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

电影最后,导演说:献给那些留下的人,献给那些离开的人,以及那些迷失的人。纵观爱尔兰历史,他们一直犹疑、彷徨,选择过离开或留下,但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要继续前行,就像电影所说:不要回头。

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来源:新民说

原标题:为什么你读不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你读不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要解开关于《贝尔法斯特》的困惑,我们必须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了解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经济困境、宗教冲突、移民潮……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格外冷清,引发大范围关注和转发的,似乎只剩下威尔·史密斯突如其来的掌掴。但金像奖终究有些分量,抛开戏剧性的花絮,电影本身依然值得被更多人欣赏和讨论。可惜的是,暂且不论入围影片的国民度如何,即便是获奖电影,国内也鲜有资讯,深度分析更是寥寥,《贝尔法斯特》就是其中之一。

获得7项提名并最终捧回最佳原创剧本奖杯的《贝尔法斯特》,豆瓣评分仅有6.8,国内观众似乎对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自传式的书写并不买账,不仅无法共情黑白画面里流动的乡愁,反而对故事充满疑惑:不仅可以升职加薪还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这一大家子人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

01 顶着最佳原创剧本的光环,《贝尔法斯特》的剧情真的不合逻辑吗?

要解开这层困惑,就不得不回到人物所生活的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了解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经济困境、宗教冲突、移民潮……这些电影里轻描淡写的时代碎片,无疑比富有年代感的服装和置景更为重要,足以解释一个爱尔兰家庭的情感羁绊。

今天,暂且把电影的艺术性争议放在一旁,结合《爱尔兰简史:1500-2000》一书,仅就故事的历史背景做一个概述,或许,这会有助于读懂这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爱尔兰简史:1500-2000》
[爱尔兰]约翰·吉布尼 著 潘良 译
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 2021年

02 为什么贝尔法斯特一言不合就发生打砸抢烧

电影开始不久,小男孩所在的贝尔法斯特某街区就爆发严重冲突,商店被洗劫一空、车子被引燃烧毁、门窗被击碎,尽管后来强化安保,依然流血事件频发,打砸抢烧引发的不安也成为压垮一家人的最后稻草。

为什么作为北爱尔兰首府的贝尔法斯特如此混乱不堪呢?我们需要追溯到北爱尔兰冲突的根源——宗教。

主角一家饭桌上讨论到宗教问题,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在爱尔兰,多数人信仰天主教,而北爱尔兰的大多数居民信仰新教。爱尔兰岛从5世纪起开始接受天主教,为纪念基督教传教士圣帕特里克,爱尔兰设置了圣帕特里克节,后来这一天成为国庆日;爱尔兰的国花三叶草,也与这一背景有关。可见,天主教在爱尔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当英格兰在爱尔兰岛推广新教时,受到了重重阻力。

宗教改革在爱尔兰并未成功,但是大批信仰新教的不列颠移民来到爱尔兰岛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他们侵占了爱尔兰人的土地,将天主教徒赶到荒凉的西部。由此,该地区的新教徒移民超过了本土的天主教徒,主流宗教由天主教变成了新教,双方的诉求变得不可调和:

在北爱尔兰的新教徒看来,在整个爱尔兰岛,他们是少数派,遭到天主教徒环伺和威胁,只有加入同样信仰新教的不列颠变成多数派,才能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于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而言,他们在北爱是少数派,因此更有必要加入天主教徒为主的爱尔兰共和国。

获得平等地位对天主教徒而言更为迫切,因为他们受到更多不公正的待遇,北爱尔兰在政府层面将天主教徒视为次等公民。新教徒在住房和就业方面得到政府的特别照顾,这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政界和经济界任职的也通常是新教徒;天主教徒通常更为贫困,从事底层工作。基于教派的就业歧视在北爱尔兰也随处可见:

在20世纪30年代北爱尔兰一起臭名昭著的事件中,国会大厦里的一名天主教园丁被以明显的宗派原因解雇。他是不列颠军队的退伍军人,不列颠王位继承人威尔士亲王亲自推荐他担任这一职务,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因其天主教徒的身份,他遭到怀疑并被解雇。这一事件反映了北爱尔兰对天主教徒的态度,也是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经常面临官方和非官方歧视的缩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天主教徒试图改变现状。20世纪60年代末,更年轻一代的天主教徒试图通过非暴力的社会运动促使政府进行有意义的改革,结束宗派歧视,实现社会公正。但是,他们主导的民权运动遭到了新教忠诚派(支持与不列颠合并的派系)的敌视与暴力回应,新教徒占绝大多数的皇家阿尔斯特警察部队(电影中出现的B Special就是它的特别警备队)的职责本是保卫城市安全,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新教忠诚派的一边。

19698月,形势开始超出政府的控制,新教忠诚派开始有组织地攻击贝尔法斯特和德里的天主教社区。

贝尔法斯特街区爆发骚乱,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电影正是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新教徒越发不能容忍天主教徒的存在,在贝尔法斯特,激进的新教徒冲上街头,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暴力威胁天主教居民。B种特别警备队用冲锋枪扫射,发射催泪弹,追赶天主教骚乱者。原本支持非暴力运动的年轻天主教徒用石块和自制汽油瓶予以回击。两派在街上封堵道路、建立防御工事,冲突不断。大量房屋和汽车被烧毁,在两个夜晚的骚乱中,六人被杀,其中包括一名九岁的男孩。

这是一场不是我们就是他们的对立,所以在电影中,身为新教徒的巴迪一家,不断被激进的新教徒邻居逼迫着站队。

巴迪一家被新教徒邻居逼迫站队,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北爱尔兰日益严重的骚乱导致不列颠从1969年中开始向北爱尔兰派驻军队,但军队很快就站在了天主教徒的对立面。他们支持新教徒的暴力行动,并且在贝尔法斯特天主教徒居住地区蛮横搜查武器装备,后来还开展了专门针对天主教社区的拘捕行动。不列颠军队的介入使北爱尔兰的对立更为尖锐。

但这些暴乱仅是拉开了北爱尔兰问题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流血星期日”以及更多的平民伤亡事件。直到90年代爱尔兰与联合王国签订《贝尔法斯特协议》,双方宣布停火,北爱问题才告一段落。持续了几十年的北爱尔兰冲突在英语中被称为Trouble(麻烦),可以看出该冲突的复杂与棘手。冲突带来的伤亡是惨重的:

北爱尔兰冲突爆发的最初几年是最为动荡的。截至1999年,在冲突中丧生的3636名受害者中有一半(1876人)是在1977年以前被杀害的。工人阶级居住地区首当其冲。不同地区的伤亡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例如贝尔法斯特北部——出现了严重的伤亡。最糟糕的是1972年,有496人死于骚乱。

激烈的冲突让爱尔兰家庭备受煎熬,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03 他们为什么对伦敦的“花花世界”心存芥蒂?

厘清爱尔兰的宗教对立状况,我们就可以回到本文开头的“灵魂拷问”:为什么巴迪一家(尤其是巴迪的妈妈)自始至终对经济繁荣的伦敦顾虑重重?既然伦敦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受像定时炸弹一样不断发生的暴力也不愿离开巴尔法斯特?

如果说60年代贝尔法斯特骚乱是北爱尔兰冲突的一个缩影,是迫使巴迪一家远走的导火索;那么,北爱尔兰冲突可以说是英爱五百年关系的一个缩影,是让巴迪一家犹豫不决的根源。

五百年来,爱尔兰一直处于英国的阴影之下,她的所有历史就是不断反抗不列颠的历史。爱尔兰的原住民是凯尔特人,15世纪,英格兰开始向爱尔兰殖民,受压迫的爱尔兰不断发起针对新教殖民者的反抗。17世纪中期,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在爱尔兰实行严厉的刑罚制度,没收新教徒的土地,在政治经济上压迫、歧视爱尔兰人,激起爱尔兰民众更为强烈的反抗。

1801年,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成立“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根本解决民众的对立,爱尔兰的受歧视地位促使他们掀起空前激烈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19年,民族主义者爱尔兰共和军在都柏林发动起义,不列颠疲于应对,最终双方于1921年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南方二十六郡组成爱尔兰自由邦,北方六郡在一个月内自愿选择是否留在联合王国。北方六郡大多是信仰新教的英格兰移民后代,他们最终选择留下,组成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49年,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成立爱尔兰共和国,斩断了与英国的最后联系。

至此,爱尔兰岛分为两部分,北部虽然与不列颠岛隔海峡相望,却是同一个国家;同处一岛的南部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复杂的英爱关系让爱尔兰人始终对近在咫尺的不列颠心存芥蒂——口音歧视、宗教矛盾、排外情绪、就业偏见,每一个令人不适的细节都足以击穿爱尔兰人的自尊心。

巴迪妈妈对移居伦敦顾虑重重,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尽管百般不情愿,经历了恐怖的街区骚乱后,巴迪一家最终还是决定移民至英格兰——那个会给他们提供三倍工资并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的地方。而他们并非孤例。

1969年夏天,大约2000个家庭(大部分是天主教徒)逃离了贝尔法斯特。但向外移民并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几百年来,每当爱尔兰经济不佳,或者民众受压迫严重时,都会发生大规模向外移民。

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无奈,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1931年,每4个在爱尔兰出生的人当中就有1个居住在海外。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不再是美国,而是不列颠:战后重建和经济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而且,和依旧保守的爱尔兰社会相比,灯红酒绿的不列颠都市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但经济依旧是移民的主要动机,和以前一样,爱尔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末,记者约翰·希利调查了他曾经就读的当地学校的23名学生在1944年毕业以后的去向,并据此对梅奥的查尔斯敦因移民而遭受的损失做出了一份令人沮丧(尽管有些戏剧性)的评估:“在随机抽取的23名学生中,只有3名留在了镇上,他们为当地带来了4个子女。这个班级为北美贡献了24个子女,为不列颠和都柏林分别贡献了10个和7个孩子。不论怎么排列,爱尔兰都损失惨重……难道需要在镇外竖立一棵被截去顶端的树,作为这个小镇的象征,来反映这个事实吗?”

这些移民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身在不同的目的地,爱尔兰早期移民在生活上却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下,往往以体力劳动者的身份寻找工作,而且经常是偏见的受害者。

但是,随着爱尔兰人在目的地国的奋斗,爱尔兰移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美国的46位总统中,有23位拥有爱尔兰血统,包括肯尼迪、布什、奥巴马,以及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人口普查局进行的2019年美国社区调查中,约有3200万美国人(占总人口的9.7%)被确定为爱尔兰裔。作为自传式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思·布拉纳移民至英格兰后,进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并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

电影最后,导演说:献给那些留下的人,献给那些离开的人,以及那些迷失的人。纵观爱尔兰历史,他们一直犹疑、彷徨,选择过离开或留下,但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要继续前行,就像电影所说:不要回头。

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来源:新民说

原标题:为什么你读不懂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