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些满是年味儿的春节习俗,无一不带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印记。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年俗已经成了儿时的记忆,85后、90后、00后新生代群体对中国年俗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其实,年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现在,华为邀请你来一场发现中国年俗之美的“旅行”,穿越时空俯瞰历史,品味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一 春节那些事:
春节的历史悠久,每个朝代的“春节“名字和习俗有所不同。你知道春节的历史演变及“年”、“祟”的传说吗?属相是否以除夕为界?福字为何倒贴?春节又是从何时算起以何时结束?
二 春节的那些人: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正月初五接财神“、”大年三十贴门神“你可知民间为何在春节祭祀各路大神?灶神、门神、财神有着怎样的故事?钟敬文、莫言、梁秋实、冰心,这些文人笔下又记录着哪些春节趣事?
三 舌尖上的春节:
饺子,又有“交子、扁食“等之称,是北方人春节饮食中的重头戏。年糕,汤圆则是我国南方过春节的主食。你知道南北春节餐桌上的饮食文化有何不同吗?南京歌谣《南京风俗景》、北京童谣《正月歌》、天津河北的《春节习俗歌》、吉林的《盼年》又唱出了中国东南西北的哪些年俗?
四 过春节,有讲究:
中国餐桌饮食文化悠远漫长,从除夕到初一有很多讲究。年夜饭怎么吃?压岁钱有什么寓意?古人为什么要守岁?如何给领导、长辈拜年?春节有哪些习俗又有哪些禁忌?这些你都清楚吗?
五 “八方”春节习俗:
中国地大物博,东南西北春节习俗各不同,河南人年前蒸馒头,湖南湖北一带做糍粑、腌腊肉,天津人贴“吊钱儿”。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远在祖国大洋彼岸的中华儿女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年俗传统。看“八方”儿女如何过大年!
六 春节必不可少的物件:
“家中贴、手中拿、心中燃、口中吃”,关于旧时我国年俗中的“老四件”的事你还记得吗?“网络、手机、红包、旅行”为什么被叫做“新四件”,它们的来源是什么?
活动讨论
已有23条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