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成本卷王。
总体来看,本次涨价潮涉及的品牌和车型还是比较广泛的。
“分化”是全年市场主旋律,消费升级与电动化趋势显著。
曾经要加价、排队,才能买到的BBA,如此大幅、如此扎堆的降价,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特斯拉的降价魔法失灵了。
日系六大品牌受影响最大,其中本田和日产销量分别下滑32.9%和25.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高度重视,建议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台暂缓调价。
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的具体销量表现如何?展望2023年,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在2019年拿下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第二的成绩后,威马开始走下坡路。
开年就涨价,车企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