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武器
读自传,只为谴责作家不够完美的良心?

从日记、自传或自传体小说里,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人们能否通过这些自叙寻找到作者的真我?读者有权力据此谴责伍尔夫的追逐名利之心和克瑙斯高的暴躁执拗吗?

【专访】英国哲学家伊莎贝尔·米勒:把人工智能视作女性化的原始力量

作为精神分析学者,米勒提醒我们:当前主导人工智能产业的驱动力是极其男性化的、与资本主义同构的,但人工智能其实有着非常女性化的力量。面对加沙冲突,当前这个世界多出的一大隐忧,便是人工智能的它与工业战争机器的合谋。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哪里治愈了?

比起轻率地说出旷工、旷课,也许人们更加害怕自我解放,或将之视为一种自我流放。

“明天更好”与“危机空前”共存,博物民族志如何帮助人类理解世界?

“以人为本”的不平等叙事的结果只有一个——人类所描述的自然生物景观的“美好大厦”正在日益坍塌,这也是人们在反省“发展”时增添了“可持续性”的原因。

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淡化一个女学生的死,在何种情况下,成为了一种必要取舍?

买彩票抽小卡,是年轻人的自得其乐还是买椟还珠?| 编辑部聊天室

赌博只是为了继续玩下去,为了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沉迷“迷境”是原子化时代里每个个体的命运缩影。

从冥想正念到灵修,“身心灵”是解放还是陷阱?| 编辑部聊天室

“科学无法彻底取代宗教,理性无法完全压制情感,人类终究逃不脱死生的循环重启。”

我们为何总试图分辨谁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从Lisa疯马秀争议谈起

当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可欲的标签、几乎每一位女性名人都可被称为“女性主义者”时,女性主义的内在矛盾愈发难以掩饰。而在我们身处的语境中,这一矛盾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拒服美役,远离婚恋:排斥男性是好的策略吗?

在今天,强硬地“排斥结婚”甚至“排斥已婚女性”,并不一定能让女性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可能忽略或者无视了其他的因素。

关于为什么读大学,我们应该相信张雪峰还是颜宁?

现实:不仅学生在乎“性价比”,“务实”已经成为全球高校竞争的关键因素。理想:高等教育的使命是鼓励智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