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股市“黑色星期一”之后,美国股市周一开盘暴跌,道指下跌超过1000点。中国经济正在急速放缓的担忧在近日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抛售潮。
充其量来说,中国经济相关担忧只是全球金融市场下跌的导火索,而不是主要原因。
股价暴跌对大宗商品无疑是雪上加霜,具体表现为大宗商品期货呈现全线下跌状态。
一场涉及全球股票、外汇、商品、债券市场的巨变已经开始。但对于中国来说,明斯基时刻不会到来。
全球股市似乎集体进入了“股灾”模式,但总的来说,当前全球股市的动荡更多缘于情绪上的波动,而并非是实体经济出了大问题。相应的,此次动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主要股市均遭遇重挫,世界顶级富豪一天之内损失上千亿美元。
货币波动、股市受挫、商品下跌,让许多投资者想起了1997年和1998年间重创亚洲的金融危机。但摩根士丹利说这一次不会那么严重。
阿里巴巴财报不理想,美股中概股低迷,过于依赖国内经济,全球化受阻都是原因。虽然马云和蔡崇信发布了4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但效果并不明显。
中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美股盘前,标普、纳斯达克和道琼斯股指期货均跌逾5%,触发熔断机制,目前美国三大交易所期指暂停交易。
继中国股市“黑色星期一”之后,美国股市周一亦暴跌,道指下跌一度超过1000点。
上证综指早盘一度狂泻逾8%,跌穿各方预期。而上周全球股市也出现了暴跌,全球最富有的400人一共损失了1820亿美元。中国最富有的26人损失188亿美元,其中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损失35亿美元。
人民币贬值后,随着投资者开始对中国及其他大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产生忧虑情绪,美国始于2009年的漫长牛市也面临着就此告终的威胁。
本周全球是股票普遍大跌,市场悲观情绪渐长。而越是在这个时候,普通投资者越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和情绪。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个人理财专家Jason Zweig提出的五点建议。
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对提振A股效果有限,却对近期因人民币贬值、国际原油市场低迷,及担心中国监管层是否继续救市而暴跌的全球股市产生了明显的提振作用。目前A股市场回升基础不稳,震荡中枢将继续下移。
上证综指在连续6个交易日累计暴跌1000点后,央行降息降准大招再度齐发,今日早盘沪深两市纷纷出现“大逆转”。
广东、辽宁、北京、浙江等地近期接连破获多起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地下钱庄案,成功打掉一批地下钱庄窝点,有效遏制了地下钱庄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同时,在案件背后,如何对猖獗的地下钱庄违法犯罪予以进一步打击治理,从而更加有力地维护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令人深思。
在中国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外媒如何看中国央行降准降息?
央行8月25日晚间宣布,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实施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第五次降息和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
今日沪指跌破3000点。但证监会依然处于静默状态,8月24日正常下班,并未像上次股市大跌时那样连夜加班并释放消息来刺激市场。证监会目前似乎并不打算在救市上继续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8月25日,国泰君安以19.25元低开,截至中午收盘报19.53元,跌破了发行价19.71元。
A股正在经历断崖式下跌,使市场重新回到救市前的恐慌情绪中。昨夜,美股暴跌,道琼斯指数开盘秒跌至6.16%,最终收跌3.57%,创18个月新低。股市暴跌警钟已在全球敲响。
8月24日,本周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挫8.5%,创下八年之最,迎来上证综指的“黑色星期一”。发酵数月的股市暴跌开始蔓延到国际市场,周一上午,欧洲股市开盘急跌,出现大幅亏损。
如果除金融业之外的服务业继续维持扩张趋势,中国经济也许能在制造业放缓和股市下跌的背景下实现软着陆。
今日资金净流出额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重工、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其净流出资金额分别为5.67亿元、5.24亿元、4.40亿元。
A股从前期的去配资、去杠杆,已经转为“去泡沫”。持续性单边下跌已经不再是“阵痛”,市场早已对“慢牛”没有了期待,而开始担心是否已经进入熊市。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最新出炉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修订版在投资股市上限、投资范围等核心内容上并未作出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