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武器
HR小史:从父母般关爱到暴君般压迫,人力资源是如何角色“反转”的?

人力资源在解决劳资矛盾的需求之下不断发展,也反映着每个时代更广阔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关系变迁。

霍布斯《利维坦》的卷首图里藏着哪些秘密?

在这幅充满神秘气息的图里,我们能看到顶端巨大的人造政治体,以及环绕着标题的一个国家要面对的种种死敌。

技术时代的怕与爱 | 2019年科技事件盘点

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人们也恐惧地发现,自己已经逐渐陷入科技的控制中,任其摆布。

被剥夺的童年 | 2019年,儿童经历了什么?

今天孩子的健康、快乐、自由、平等就是人类未来的健康、快乐、自由、平等,每一个成年人都责无旁贷。

过劳的年代 | 2019年,劳动者经历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里,劳动者要如何应对工作制度的结构性变化,重新找回彼此的联结,共同对抗制度性不公?

我们像“透明人”一样暴露在科技面前:《硅谷》和人类泄漏隐私的危机

“尚未被商品化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私密的人生经历是仅存的处女地。”

中国学者为什么没能写出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世界史著作?

日本世界史学者用繁复的细节与精彩的故事,吸引大众阅读世界史,中国学者离他们还有多远?

与其说李子柒是文化输出,不如说她是击中了我们时代怀旧心理的软肋

对当下生活的普遍不满和对未来的悲观是怀旧心理的养料。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子柒的爆红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警钟。

樊尚·考夫曼:当文学作者抛头露面只求关注,居伊·德波的“景观”已然改变

经历了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今天的我们在被什么新东西剥夺?

思想界|《爱尔兰人》:批评漫威的马丁·斯科塞斯过时了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新片《爱尔兰人》与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