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武器
对话纳韦德·凯尔曼尼:穿越东欧大地,沿着壕沟和坟墓前行

出于对文化意义上的欧洲,作为形容词的欧洲以及作为政治理想的欧盟的热爱和担忧,凯尔曼尼决定开启一趟并不轻松的旅程,深入地观察、记录和思考这片土地。

不平等是如何被制造并强化的:从男权说起

史蒂芬·平克等心理学家声称父权制是“自然”的,但父权制的历史根本没那么悠久。

谁在控制emoji?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把言论甚至是思想的领土割让给巨头公司了。

论文海量严谨有限:我们正在催生坏的科学?

我们目前的研究趋势和21世纪初的金融泡沫非常类似。

谁被谁占有:究竟是我们拥有物,还是物拥有我们?

人心里似乎住着一个恶魔,在其哄骗之下,我们不仅对自己的财物心有戚戚,更会为追求物质财富铤而走险。似乎我们才是被占有的那一方。

从冲绳到金门:被选定的动荡之地

大江健三郎为什么要在冲绳寻找“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的答案?50年后,孙歌怎样将冲绳、金门与韩国联系了起来?

当全球化威胁我们的生存根基

人们的信息安全正遭受着愈来愈严峻的考验,全球贫富差距亦不断增加,如果这些被视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那么“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身究竟意味着什么?

被压迫与被凝视的:我们该如何想象杀人的女性?

女性杀人的题材在影视剧与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在现实中人们也并不缺乏对女性罪犯的关注,甚至对女性杀人犯有着浓烈而特别的兴趣。

【专访】戴锦华:电影正越来越依赖技术、远离文化 | 从李安新片说起

“长久以来我们很容易想象《1984》作为一种幽暗未来的恐怖,却很少去如此想象和理解《美丽新世界》,而现在看来,后一种未来正在成为可能。”

【莱辛诞辰百年】“在沸腾的骚乱或党派热情中,一个人永远学不到任何东西”

“回望过去,我不再看到那些巨大的集体、国家、运动、体系、信念、信仰,只看到个体,我年轻时会看重这些个体,但并不以为他们能改变任何事情。回望过去,我看到个体可以施予多么大的影响。”